散文审题和答题四项要点:划分题型→辨析概念→分清主次→用准语言

2024-11-23 12:01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133人

首先需要解释一下“散文”,这是一个广义上概念,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都属于散文的范畴。学生怕散文,其实指的是狭义上的“景状物散文”和“抒情性散文”。本文归纳的答题要点,是针对景状物类散文而言的。


当然,学生怕散文的另一个原因,恐怕平时用作练习的某些散文写得有问题,明目张胆地故弄玄虚,莫名其妙地抒发情感,毫无逻辑地情景交融,大概如是。时代催生了一批这样的写作者,查查简历就会发现,这类人物要么在某个文化单位干了个不上不下的差事,没有抛头露面的机会,搞点小文章,整点小名气,以便能被发现——这是古训,终南捷径就是这个意思,上不去怎么办?就去西安南边的山上写诗,完了找个童子偷偷摸摸地送到宰相门前,看能不能赏个一官半职。当代某些散文家和去终南山写诗的,用心其实差不多。不过从哲学角度看,两者还是有高低之分。去终南山写诗的,喜欢玩一套“真得看淡了的假把戏”,不少诗写得很逼真,作者似乎看透了世事,只想云游山海,潇洒一生。李白王维就玩了很久这个游戏。实际上,这是孙子的策略,“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翻译成现代大白话说,就是心里其实想要,嘴上偏往不要上说,境界一下子就出来了。所以从艺术成就来看,走终南捷径的人中,还是有不少好诗的。当代散文的境界就大不同了,不太清楚是领导欣赏水准太低,还是作者写作水平不够,要么玩的是跪舔,要么玩的是意淫,要么不知道在玩什么,一本正经地装疯卖傻。


很容易观察到这些特征——大凡黎民有事,知识分子就会集体噤声,像是商量好的。偶尔出一两个有良知的,比如政法界的劳东燕女士,新闻界的黄志杰先生,永不了几天就被封号,或者莫名其妙地销声匿迹。


扯远了哈,还是说正事——景状物散文审题和答题的要义,即要有四种意识,要能准确划分题型;要能辨析题干中的概念,分清其内涵和外延;要认准主次,景状物散文无论怎么写,总有一个主要物象,还有一堆次要物象,哪个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要有起码的认知;组织语言,就要依靠上述的几项认识。

1、划分题型

我主张从题干的研究对象出发去观察题型,语文和数学一样,总有小题大题压轴题。所谓小题,研究体量小而已,涉及的考点少而已。赏析字词、赏析句子、含义类题、情节梳理和内容归纳,基本上都算是小题。字词句子的体量,充其量就是一句话,很明白是小题;含义类如果问的是字词或者某个句子,也是小题。如果问标题或者核心抒情议论句,那还是要小心一点,因为要弄清标题或者中心抒情议论句,可能涉及到全篇了,那就变成了大题。情节梳理和内容归纳,看起来像是大题,无论表格式还是箭头式,当然是从全篇角度梳理的,但每个局部相互不干扰,各得各的分,又是小题了。

凡是题干的研究对象变成了段落,或者段落之间的关系,那必然是大题。

题干所示的对象一旦扩大到段落和段落以上,最起码就会引发出“结构”和“表现手法”两个知识系统来,考点就会迅速扩大,难度自然增加,分析思路当然就要全面。一不小心,就会惹出思路不全的重大缺陷。

大题小题还有一个最笨拙的辨析方法,就是看分值,一道题一旦达到3分以上,你就要小心了,把题干反复推理,看清楚题型再答。别读了三五个字就提笔洋洋洒洒地写,玩的就是心跳,到最后一看,写了一堆,居然才答一点,还有两点还没答呢——没地方写了。所以不要急,不要像功夫熊猫阿波爬山,搞了半天,才爬了三个台阶。

2、辨析概念

题干,是什么玩意?题干就是一堆概念的集合体,就是美食比赛中的菜名——你看见一个名字,然后运用所学,主动准备食材,发挥技能,做出一趟美味把评委拿下,把金牌拿回来,就是这个过程。菜名都不看清楚,就敢颠勺,胆儿也太大了。甚至说,选手不会指望评委过来帮你分辨白菜的萝卜的区别?

一道题目的题干,必然包含了解这道题所有的细小概念,这些概念被集合在一起变成一个问题的时候,实际上答案的范围、答题的角度、分析的思路,都已经充分地包含在里面了。不能辨析题干中的概念,不能发觉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就达不到基本的审题要求,也可以说,审题能力还不过关——审题能力关乎方向,出发点一错,后面振幅就太大了,不知道会摇摆到什么地方去。

3、分清主次

阅读散文,其实和阅读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或者小说一样,别看里面人多,总有主次之分,不少孩子读小说的时候,一眼就看出谁是主人公,谁是次要人物。读景状物散文,不小心就忘了主次。以至于在组织语言的时候,满篇围绕次要的东西说来讲去,不得要领,造成无畏的丢分。

景状物散文,一般都要围绕主要物象叙述,主要物象在哪儿呢?大部分情况就在标题里,如果标题是个虚题,没有任何物象,那您就去详写的部分找——也就是段落最大的那部分找,无论一篇散文写了一堆景还是几个器物,就去详写的、段落最大的那个地方,那就是主要物象的安乐园,它肯定就在这里呢。

主次不分,说小了叙事视角不明,说大了是逻辑出问题了——逻辑就是要分清主次,分清现象和本质,分清整体与局部,分清特殊和一般,分清具体与抽象等等。

4、语言组织。

题型划分清楚了,概念辨析完成了,逻辑关系清晰了,然后再组织语言,就不会有重大遗漏。应试考试不是写日记,你想写几页就写几页,反正写完往抽屉一锁不给别人看。应试考试的答案,必须拿出来给人,必须有足够的说服力——一个小小的细节是,答题卡就那么大,一道主观题,充其量给你留三道横线或者四道横线,胸无成竹之时,一旦开始写,就很容易抓芝麻扔西瓜,或者把芝麻撒在西瓜上,轻重不明,层次不清。

有孩子可能觉得,咦?我全都写到了呀,为什么扣分?


我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吧——你把衣服全穿上了,也可能像个弱智呢。比如把裤子套在脑袋上,把T恤穿在大腿上,把内裤穿在最外面,手上套着袜子,脚上塞了双手套,然后把鞋还穿反了——我们不能说这不是把衣服全都穿上了,确实是全都穿上了,但不伦不类,不成体统了。别人会说,这孩子脑子秀逗了。


举个大例子说明上面的问题吧,用学生答过的一篇散文《黄山夜月》为例,一起体会这种感觉:看起来答得不错,怎么会丢分这么多?

黄山夜月

①少有人谈及黄山的夜月。奇松可留影,怪石可留影,云海可留影,日出可留影,夕照可留影,唯有夜月难以留影。

②听说过西湖的月色、秦淮河的月色、二泉的月色,却不曾听说过黄山的月色。水面的月,跳跃,耀眼。山间的月,含蓄,幽静。邂逅黄山月,要近农历十五,要有一个晴好的晚上,要有澄明的心境……导游说,上黄山能否看到云海得看缘分。是的,能看到怎样的黄山得看缘分,有人邂逅了黄山的云雾,有人记住了梦笔生花,有人爱那迎客松,而我邂逅了黄山月。

③黄山半山腰入夜是阴冷的,山脚下是初夏的天气,半山的气候却是初春。晚霞敛尽了余晖,山色如墨,湿冷的山风飒飒地在林间穿行。游客或已下山,或已躲入温暖的旅馆里,鸟也已归巢,这时,农历十三将圆未圆的明月朗朗地照着。

④走在那连路灯也没有的石路上,松柏暗影森森,再走几步,竟看到了宝石蓝的夜空。路两旁的树还没长出叶子来,细长的枝条向夜空舒展着,一点半吐的嫩芽都没有,却缀着点点晶莹的星星。对面山峰上的月亮像一面寒光四射的镜子,把树影斜照在石径上。横着疏疏的影儿的石径像雪白宣纸上的写意水墨画。空气是莹洁的,人走在这样的月光里似乎也要变得玲珑通透。月光越来越明澈,地面上的黑白也越来越鲜明。路边的树林中偶有一棵木兰,花朵被月光照得皎洁如雪,映在地面的花影轮廓清晰。最初是惊喜的,心慢慢被这月光浸润了,不再说什么话,只由着手机里的钢琴曲叮叮咚咚地流淌着。

⑤再走到傍晚看群山夕照的地方,风物已迥异。那夕阳里带着醉颜的群山已洗尽了铅华,静穆着,苍青里泛着银蓝的光泽。脚下的大石在月光里像一块巨冰。躺下去,像躺在东山魁夷的画中。头顶是夜空,一半是清碧的,银月挂映;一半有微云,疏星闪烁。远远听到山谷里清音阵阵,女伴问:“那嗖嗖声是泉水声或是瀑布声吗?”“不,那是松涛。”倘若不是松涛,那定是山灵的低语。我们不再言语,只静静听着月下起伏的清响……

⑥在月光里,我没有想起任何名家诗文,没有诗文形容过我见到的黄山月下的花影、山色。自己写下了四句诗:“霞散苍山冷,松深白石寒。无言花影落,生宣写木兰。”但我知道无人会解此诗,因为它记下的仅仅是我眼中瞬间的黄山,我邂逅的花影、山色、松涛,也许未曾被前人邂逅过,也许也将无人再次邂逅。只是,我邂逅的难于留影的黄山夜月,以独一无二的明暗、色泽、节奏,又实实在在地存在过。

这篇散文有这么两道题,第一道是问:1.文章开头写黄山的松、石、云及西湖、秦淮河、二泉的月,对描写黄山的月有何作用?(4分)

一位语言素养很不错的学生是这么答的:

1728449293144569.png

很明白,学生对题干所涉及内容概括是完整的,其中措辞部分用了“独一无二”和“被文人墨客遗忘”的说话,足见是概括能力比较强——不幸,这道题会被扣掉一半分数。


审题的时候,有两个点没注意到:

1、“文章开头写云云”,开头是哪部分?把松、石、月、西湖、秦淮河、二泉等物象往段落里一归位,就会发现,是第一段和第二段——唉呀,这是考察第一段和第二段的作用呢。

2、“对描写黄山的月有何作用”是什么意思?文章哪儿“描写黄山的月”了?很明显,第一段第二段只是引出“黄山的月”,还没开始描写呢,描写要去后面寻找。这自然就引发了一个问题,既然“描写黄山的月”的段落在后面,又问“开头”对“描写黄山的月”有何作用,自然牵扯到结构分析了。

3、考察段落作用,能不考虑作者的情感因素吗?不能,既然语文老师整天在念叨“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只要写,就要注意情感部分。

所以答案需要这样组织:

1、文章开头写黄山的松、石可留影,而月难留影,并通过对西湖、秦淮河和二泉月的介绍,引出遭遇黄山月是作者珍贵的缘分,表现了黄山月的独一无二,表达了作者对观赏黄山月的独特体验的美好回忆和喜爱之情。

2、开头部分的介绍,引出了描写对象黄山月,又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具体描写黄山夜月的具体景象做了铺垫。

第二道题这么问的:2.作者说“能看到怎样的黄山得看缘分”。作者有了怎样的缘分?看到了什么样的黄山?(3分)

学生是这么答的:

1728449300355512.png

很不幸,这道题又被扣了一半分数。其中对“缘分”的解读不充分,扣掉0.5分;对“什么样”的黄山概括出现偏差,扣掉1分。


什么是缘分?平时人们的口语中,也常常说“有缘无分”之类的话术,实际上是口语对本质最形象的理解。换成另一个术语说,就是因缘,内因外缘,心中有所想,外部有对应的遭遇,就是有因缘,有缘分了。作者和黄山月的缘分,有外部的遭遇吗?有,就是“邂逅黄山月,要近农历十五,要有一个晴好的晚上”,有心中所念念的情感部分吗?也有,就是“要有澄明的心境……”,所以,在对词语的解释中,不要随便省略,省略了东西,极可能是对概念外延把握不准确的缘故。


为什么写作者看到了“山色如墨、松柏森森、静穆苍青的如梦山景”是不准确的?

这就要依靠逻辑了——看标题:黄山夜月——很明白,作者主要是观赏黄山夜里的月亮来了,不是观赏其他东西的,山、松涛、云雾……不管还有什么,这不是作者的核心用意,要不标题应该改掉,叫“黄山月夜”好了。既然物象有主次之分,语言组织当然要抓住和围绕主要物象的特征去归纳提炼(文中标识红色的部分)。


所以答案可以这么组织:

1、作者与黄山月的缘分表现在将近农历十五去黄山看月,要有一个晴好的夜晚,还有有澄明的心境。

2、作者看到黄山夜月的景象是,寒光四射,树影被夜光斜照在石径上,影影绰绰如水墨画;明澈的月光使空气莹洁,人变得玲珑通透;花朵被月光照得皎洁如雪,花影轮廓清晰。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