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北京昌平初三二模)
(二)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完成11-12题。(共6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1.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3分)
送别前,来自南方的诗人用一个“ ① ”字,写出了见到北地雪景时的惊奇之情;饯别时,他面对“纷纷暮雪”,感受到了北地 ② 的特点;临别时,诗人用一个“ ③ ”字,表现了冰天雪地、路途艰难;送别后,他又借雪景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
12.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与本诗“山
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都写出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请仿照示例,从李白诗句中选择一个意象,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借助意象来表达情感的。(3分)
示例:岑参诗句中写到“马行处”,指的是马走过的痕迹。此时的马蹄印由近及远,逐渐消失在诗人的视野中。看到马蹄印就像看到友人渐行渐远的身影,离愁别绪涌上心头。诗人借助“马行处”传达对友人的惜别之意和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答案:
(二)(共6分)
11.答案:① 忽 /即 ②奇寒 ③满(3分)
12.答案示例:李白诗句中写到“长江”,江水滔滔不绝,流向天际,如绵长的情感。友人乘船已经远去,诗人凭栏目送,将依依惜别友人的不舍之情寄托在滔滔的江水之中。(3分。选择意象1分,意象特点1分,写出意象与情感的关联1分)
12 《木兰诗》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北京石景山中考二模)
(二)阅读《木兰诗》,完成第11~12题。(共5 分)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1.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2分)
本诗先详述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以及奔赴战场时①_________的心理,接着一笔带过木兰在沙场的征战生活,最后详述木兰拒官还乡、②_________的喜悦心情,一个感人至深的女性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12.本诗最后写木兰恢复女儿装束与伙伴相见的场面,读来风趣幽默。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这种风趣幽默是怎么表现出来的。(3分)
答:
答案:
(二)(共5 分)
11.答案: ①思念父母 ②回归女儿身/与家人团聚(共2 分。每空 1 分)
12. 答案示例:当伙伴发现木兰是女儿身时,都极为惊讶,感叹同行十二年,竟都没有发觉,具有很强的喜剧色彩;诗歌最后以双兔傍地,雌雄莫辨 的妙喻,解释木兰女儿身不被发现的原因,借以表现木兰的机智和 自得,读来让人会心一笑。(3 分)
13 《登贺兰山修赤木口》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届宁夏中考题)
(二)9.阅读回答问题。(4分)
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宁夏巡抚杨守礼奏请朝廷,决心修筑赤木口关墙,重新设防。赤木口关墙动工之际,杨守礼到现场巡视,并赋诗一首,记录了当时的情景,诗曰:
登贺兰山修赤木口
晓登赤木口,万壑怒生风。
良马犹惊险,衰身欲堕空。
筹边不计苦,净虏岂言功。
沙里三杯酒,出山见月东。
杨守礼(1484—1555),字秉节,号南涧,山西人,明朝正德六年(1511)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
(1)、下面对诗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首联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怒”字赋予风以人的情态,写出了狂风在群山万壑中奔腾的气势,突出了风的强劲。
B.颔联中的“惊”“堕”二字描写了在赤木口良马也受到惊吓,诗人也好像要坠崖,侧面描写出赤木口关地势的险要。
C.颈联用“不计苦”“岂言功”直接抒情,表明心意。尾联借用酒与月,将慷慨豪迈之中的悠然洒脱之情进行了抒发。
D.这首诗即景抒情,写筹建边关,表达抗敌的情怀。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情感悲怆,营造出了痛苦伤悲的苍凉之境。
(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赏析。(2分)
答案:
9.(1)D
(2)示例一: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心系国家的巡抚形象。他重修关口之志坚定,早出晚归,身涉险境,尽职尽责,为国操劳;诗人有豪情壮志,不计辛苦,不慕名利,令人感佩。
示例二:诗人杨守礼想要修建固若金汤的赤木口关,让外敌无法入侵国土。他是一个尽职尽责,不怕艰难,一心为国,不求回报的巡抚。
14 司空曙《发渝州却寄韦判官》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福建省中考题)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4~5题。(7分)
发渝州却寄韦判官 司空曙
红烛津亭夜见君,繁弦急管两纷纷。
平明分手空江转,惟有猿声满水云。
4.这是一首赠别诗,请写出分别的时间、地点和赠别的对象。(3分)
5.分别前后诗人的情感有明显变化,请简要概括。(4分)
答案:
(一)(7分)
4.(3分)分别的时间:平明。分别的地点:渝州津亭。赠别的对象:韦判官。
5.(4分)分别前:畅快。分别后:惆怅。
15 戴叔伦《过友人隐居》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题)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一)(4分)
5.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小题。
过友人隐居
戴叔伦
潇洒绝尘喧,清溪流绕门。水声鸣石濑①,萝影到林轩。
地静留眠鹿,庭虚②下饮猿。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
【注】①石濑:水被石激形成的急流,这里指石潭。②虚:空。
阅读全诗,梳理内容,完成填空。
眼前景 | 友人隐居处的环境 | 景象 | 特点 | 思考:诗歌中“_______”最能体现意境。 | |
庭院外 | 清溪绕门而过、_______、藤萝掩映着林间小屋 | 宁静清幽 | |||
庭院内 | 林鹿栖息庭院、猿猴下树饮水 | ||||
心中情 | 结尾以用典、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_______之情。 |
【答案】①.桃源 ②. 急流发出悦耳声音 ③. 对友人清静、闲逸、超脱的隐居生活的艳羡之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赏析。
(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诗人跨过溪水,来到了朋友隐居的庭院。庭院空旷而幽静,甚至能引来林鹿栖息,猿猴下树,这些平日机灵警惕的动物,在这里可以放下警惕,用纯粹自然的状态生活。诗人站在庭院中,回望门前的溪水,看到溪水两岸的春花正在盛放,姹紫嫣红,清香扑鼻,沿着溪流,绵延到目光所不及的地方。置身其间,诗人恍然如醉,觉得这里正如“桃花源”一般,远离红尘喧嚣,持守纯真恬淡,体悟天人合一。因此“桃源”二字,最能表现意境。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庭院外”的提示,找到“潇洒绝尘喧,清溪流绕门。水声鸣石濑,萝影到林轩”,结合诗意“超逸绝俗的你远离喧嚣的红尘,清澈的溪水在门前蜿蜒流去。叮咚水声由溪水冲击着石头发出;藤萝枝蔓掩映着林中的小屋”和题干“清溪绕门而过、_____ 、藤萝掩映着林间小屋”提示,可知,此处填:急流发出悦耳声音。
(3)本题考查思想感情。
首句“潇洒绝尘喧”可见友人隐居之所远离尘喧,非常清幽,体现友人居所与尘世喧嚣隔绝的特点,而“清溪流绕门”的绿水环绕居所的场景让人在美丽中又感受到清幽宁静。“水声鸣石濑”则以动写静,也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庭虚下饮猿”表现出空旷的庭院下猿猴饮水的场景,表现出自然的安闲。最后一句“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以用典和反问表示出:此景甚美,不必再去寻找桃花源的心情,强调此地胜过了桃源的意思。据此分析可知,表达了对友人清静、闲逸、超脱的隐居生活的艳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