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异同类非选择题的做题方法—以2024年新课标卷42(1)为例

2024-10-26 07:53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44人

比较异同类的试题,在全国卷、新课标卷中隔三差五的光顾。此种类型的试题,综合性特别强,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快速的理解材料、准确的提取信息,又要进行信息的对比融合和清晰的概括表达,考生需要在阅读材料的同时运用大脑调动不同时空的知识进行解析,综合完成多项任务,所以此题的难度较大,思维强度较一般性试题要高。但它确实是考查学生能力素养的较好的一种方式,所以此题的突破一直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难点之一。

  本文尝试以2024年新课标卷421)为例,探索此种类型试题的做题规律。

2024年新课标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在同一块耕地上连续耕作,重视水利灌溉、粪肥使用及田间管理,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特征。先秦出现的连作制在两汉发展成熟。魏晋南北朝时期冬小麦种植的推广,为豆类作物与大、小麦的轮作提供了条件,麦类作物收获量为播种量的44~200倍,唐代北方麦豆两熟制普及。宋代南方水稻育秧、插秧技术推广与提升,普遍实行稻麦轮作,同时圩田、梯田等大量出现。明清随着美洲作物的传入、双季稻的推广,轮作物种更为丰富,山地、丘陵等得到进一步利用。传统农业的不断发展,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提供了经济支撑。

                                                 ——摘编自赵德馨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等

材料二   罗马帝国时期,农业中普遍采用轮作制。4世纪后,法兰克人从罗马人那里掌握了二圃耕作方式,轮流耕种全年耕地的1/210世纪起,重犁的采用以及长达300年的大垦荒运动,扩大了耕地面积。三圃制逐渐流行,耕地依自然条件划分为三大块,分别进行春播(大麦、燕麦等)秋收、秋播(小麦、黑麦等)夏收和休耕。耕地收割完毕和休耕的土地成为"敞地",作为公用牧场。13世纪,豆科植场加入轮种,谷物收获量为播种量的3~4倍。1415世纪,粗放农业开始向集约农业过渡,农业与畜牧业进一步结合,葡萄、啤酒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增,近代西欧农业的许多特征逐渐形成。

                                           ——摘编白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与西欧古代农业在土地利用方式上的主要差异。

  比较类型的试题,不管是历史现象、历史事件还是历史人物,既然能放在一起做比较,必然隐含着可以比较的共同着力点。

  现就本题的做题思路梳理如下:

  首先依据材料一,分层概括出材料的每层意思:

 (注意:在解读材料时,要逐句分析,仔细甄别、挖掘材料中隐含的不同意思。一句话里,可能隐含两层意思;两句话中,如果使用同一个主体,可能需要概括出一层意思。阅读分析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准确拿捏,既能一句辨两意,又能两句识一家。

 下面,我们来梳理材料一的信息:

 为了阅读方便,我把材料中的每句话再呈现一次:

  第句:在同一块耕地上连续耕作,重视水利灌溉、粪肥使用及田间管理,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特征。

  从第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信息:连续耕作和精耕细作。(符合一句话中隐含两层意思)

   第句:先秦出现的连作制在两汉发展成熟。

  这句话是对连作制度发展情况的进一步解释:先秦出现,两汉成熟。

  综合中的信息,我们可得知:中国古代的农业主要采用连作制度(第句话的内容,延续了第句话的意思,符合两句话中如果使用同一个主体,可以概括为一层意思。)

   第③④⑤句:③魏晋南北朝时期冬小麦种植的推广,为豆类作物与大、小麦的轮作提供了条件,麦类作物收获量为播种量的44~200倍,唐代北方麦豆两熟制普及。④宋代南方水稻育秧、插秧技术推广与提升,普遍实行稻麦轮作,同时圩田、梯田等大量出现。⑤明清随着美洲作物的传入、双季稻的推广,轮作物种更为丰富,山地、丘陵等得到进一步利用。

  这三句话,是描述农业纵向发展的一些变化,我们通过材料的表述可以梳理变化的历程,从而概括出来最终的结论:

  梳理信息一:

 唐代北方麦豆两熟普及——宋代南方普遍实行稻麦轮作—明清美洲作物传入、双季稻推广,轮作物种更为丰富

 得出结论1:多种作物轮作

 梳理信息二:

 宋代圩田、梯田等大量出现——明清山地、丘陵等得到进一步利用

 得出结论2:土地的利用方式多样

 注意:第 ③④⑤这几句话中,隐含着农业问题中的两条线索,两个不同方面的纵向变化。阅读材料时,必须要条分缕析,仔细甄别,打破句隔,才能归类准确,概括全面。

 第句:传统农业的不断发展,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提供了经济支撑。

 这句话与42(1)的设问没有关系,在做42(1)时,可以舍去。

  综上,材料一中与42(1)设问相关的信息全部分拣提炼出来,而当材料一中所有的信息被梳理清楚时,中西对比的共同切入点其实已经呈现出来。下面我们用表格将其更清晰的展示:

材料一(中国)

土地利用方式(设问)

材料二(西欧)

连作制度

耕作制度


精耕细作

经营方式


多种作物轮种

轮种谷物


土地的利用方式多样

  土地开发


红色字体为对比项的共同切入点

  当然,这个切入点,是笔者根据对材料的分析提炼出来的,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答题时,不需要将这些切入点呈现出来。笔者分析提炼的目的是想说明,对比类的试题,是隐含着潜在的对比点的,而且这个对比点伴随着对材料一的条分缕析,会逐渐清晰。那么,既然从材料一所分析出来的内容中隐含着对比的切入点,下一步,我们只需要以材料一的分析结论为主体,对材料二的信息进行提炼归类即可:

  下面,我们对材料二进行分层概括,分类提炼:

  第句:罗马帝国时期,农业中普遍采用轮作制。

 第②句:4世纪后,法兰克人从罗马人那里掌握了二圃耕作方式,轮流耕种全年耕地的1/2

  第③④句:10世纪起,重犁的采用以及长达300年的大垦荒运动,扩大了耕地面积。三圃制逐渐流行,耕地依自然条件划分为三大块,分别进行春播(大麦、燕麦等)秋收、秋播(小麦、黑麦等)夏收和休耕。耕地收割完毕和休耕的土地成为"敞地",作为公用牧场。

  这5句话中,句提出了“轮作制”的概念,②句中的“二圃制”和第③④⑤句中的“三圃制”,都是对“轮作制”的解释其中第句,是解释“三圃制”流行的原因,第句是对“三圃制”下土地使用情况的进一步说明。多句话纵贯一个主体,可以概括出来一层意思:

  即:就耕作制度来说,古代西欧的农业长时期以来,主要采用的是轮作制度,轮作制度下,普遍存在土地的休耕。

  同时“三圃制”下,“公用牧场”这一信息说明:除了农业之外,畜牧业也有所发展。

  第句:13世纪,豆科植场加入轮种,谷物收获量为播种量的3~4倍。

  根据这句话的信息,再结合第④句的内容可得出结论:古代西欧的轮种作物较少,主要以麦类为主。(因为豆类加入轮种的时候,已经是中世纪晚期了,说明古代的西欧主要是以麦类为主。)

   第句:1415世纪,粗放农业开始向集约农业过渡,农业与畜牧业进一步结合,葡萄、啤酒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增,近代西欧农业的许多特征逐渐形成。

  我们从这句话中可以得到的信息:

  第一:在14、15世纪,中世纪末期或者说向近代过渡的时期,粗放农业才开始向集约农业过渡,说明古代西欧的农业整体是较为粗放的。

  第二:在这时期,西欧的农业与畜牧业进一步结合,再联系第⑤句的“公用牧场”说明西欧趋向农牧并举。

  那么,综合以上分析,我们把所得出的这些结论分别对应填入表格:

材料一(中国)

土地利用方式(设问)

材料二(西欧)

连作制度

耕作制度

主要采用轮作制,长期存在休耕

精耕细作

经营方式

相对粗放

多种作物轮种

轮种谷物

轮种谷物较少,主要以麦类为主

土地的利用方式多样

  土地开发




趋向农牧并举

红色字体为对比项的共同切入点

  通过观察表格,我们发现材料二中得出的结论与材料一的结论大部分是可以对应着写的,但也会出现一两点结论,不能完全从材料的明线中获取,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再回首材料:

  材料一中,中国的土地开发利用出现了两次,但材料二中土地的开发利用未有提及,我们可以推断材料二隐含的信息便是:西欧的土地利用方式没有太大的变化,较为简单。

  同样,最后一点“趋向农牧并举”是从材料二中得出来的,所以以它为主体我们再回首材料一,会发现整个材料一中,文字的主要着力点都在农业,畜牧业只字没提,所以我们通过对比可以得出结论:中国主要以种植农作物为主,西欧则是从10世纪的“共用牧场”发展到14、15世纪农业和畜牧业的进一步结合,最终趋向农牧并举。

  由此,完善之后的表格便为:

材料一(中国)

土地利用方式(设问)

材料二(西欧)

连作制度

耕作制度

主要采用轮作制,长期存在休耕

精耕细作

经营方式

相对粗放

多种作物轮种

轮种谷物

轮种谷物较少,主要以麦类为主

土地的利用方式多样

  土地开发

土地利用较为简单

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农业结构

趋向农牧并举

红色字体为对比项的共同切入点

  以上的梳理,是笔者结合自己实际教学中的体会进行的总结,同时也依托官方的参考答案进行了一些复盘和推理,这样做,不是想充当所谓的事后诸葛,而是想从教学的探索和试题的复盘中推理出此种类型题的做答规律,现总结如下:

  比较类型的试题:

  第一步:紧扣设问的指向,对材料一进行分析解读、概括提炼相关信息,当材料一的信息梳理完毕,双方的对比点基本已经明确。

  再次提示:对比双方所依托的共同切入点不需要考生在考试中一一列出,笔者在表格中列出,只是想把此题的内在逻辑进行可视化的呈现,以此说明对比类试题是存在隐形的对比点的,也为了使对此题的解析更加明白易懂,可循之道更加清晰。

  第二步:以材料一所得的结论为轴,对材料二的信息进行分析提炼概括,然后分类和材料一的结论进行对应表述。

  第三步:若出现不能一一对应的落单的信息,可以再回首材料中与落单信息相关的内容,并结合材料进行合理的逻辑推论。或者落单的答案点也可单独列出,自成一项,至少可以拿到一部分的分值。

  最后:本文虽然是以42(1)为例来分析差异类试题的规律,实际上也隐含了异同类的答题思路,异同类的试题,只要按照以上所述三个步骤进行比较,比较所得出的结果,一样的结论就是相同点,不同的结论就是相异处。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