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学与文化》哲学部分新高考命题情境探析

2024-11-23 07:42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125人

一、缘起

    高考是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评测,高考命题是评测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工具,其内容来源是课程标准及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教材,但根本是课程标准。研究高考命题不仅仅在于找到命题规律,为高考复习和教学提供方向,同时更重要的是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帮助教师理解课程标准,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表现,提高教学的实效。高中思想政治试题情境是评价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平台,其能够为学科任务的执行提供背景和依托,其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研究高中思想政治高考命题除了从知识的视角主攻之外还可以就命题情境角度入手。高中政治每个模块的高考命题情境有自己的特殊性,分析研究每个模块情境的特点,为复习备考提供一个新视角。

二、哲学新高考命题情境的特点

    对哲学部分高考选择题的情境进行归纳和总结如下表:

 

1729386825295428.png

微信图片_20241020091247.png

   首先我们要注意到的是,新高考哲学的命题情境和其他模块的情境是不一样的,哲学的命题情境我总结的特点是“平淡、古意盎然”

   所谓“平淡”就是指如果拿到一道哲学的选择题,如果只看见题干没有看见题肢,那么不太容易知道他是一道哲学的试题,但是其他模块的试题则不同,经济的题经济发展的味道浓、政治题主体味道浓,选必一国际味道浓,法律逻辑也有各自的特点。但是哲学往往是生活中的小事,平平淡淡。

   比如:(山东2024)11. 1979年,互花米草作为保滩护堤的卫士引入我国,对固滩、消浪起到一定作用。然而,互花米草繁殖力强,抢占了盐地碱蓬、海草床等的生存空间;根系发达,将底栖生物困死其中。鸟儿因无处觅食而飞走。2022年,我国启动全国范围内互花米草的防治专项行动。从引入到防治,说明(   ①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把握事物联系多样性才能正确认识事物 ③认识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  ④真理要经过认识、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获得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在山东这道题目中用的互花米草就是如此。当然在情境选择的时候是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但是这种平淡就体现在不会把其他模块的味道发挥出来。比如24年山东的县域小城文旅情境,在介绍完背景之后没有拐向经济出经济味、拐向政治主体出主体味。

   第二个特点就是“古意盎然”所谓“古意盎然”就是运用了大量传统的东西,这是哲学文化融合的趋势的一个表现之一。首先这是对文化知识的补偿,毕竟在统计的22年到24年的29套新高考题中哲学考查了84道题,文化只考查了47道题,这还不是完全统计,相对于老高考文化的题目是下降了的。其次其实传统文化的融入体现了《哲学与文化》教材设置的初衷,文化自信,特别是新教材将文化具体的表现内容部分比如老教材提的传统文艺、建筑、思想等等具体表现删除,取而代之的是直接给的更加宏观的观点之后,高考题的命题情境为此做了补充,对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是有帮助的。最后,哲学用传统文化的命题情境本来一直都有,只是现在将其数量增加了。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将哲学新高考选择题命题情境分为六种类型:科技类、传统类、日常类三大类、热点类、名言类、漫画类三小类。

三、科技类与传统类

1.科技类

   本来科技类是传统哲学高考命题的主要类型,甚至可以说其是代表哲学命题的味道。比如:22年甲卷“启明星”21年山东“天问一号”19年Ⅰ卷“孤岛现象”等等,可以看出老高考就爱考。科技类应该全称为科技创新类,其命题情境中常常以科技发展成果、科技创新理念成果展现。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都爱考。其实科技类题目的难点不在科技本身,在于科技创新事物的新颖上,一是学生在生活中真正见的少,特别是不发达地区,学生将其与知识点联系迁移难,再者是科技创新类的会有一些新名词,这些名词学生理解困难,最后在理解情境中心意识时出现偏差。所以科技类情境的难点在对情境的理解上,有点类似于语文的说明文的题目上难点不在设问,在对材料的理解上。

    比如:(新课标2024)7. 2023年春节期间上映的中国科幻影片《流浪地球2》引起热烈反响。影片中的行星发动机与中国环流器二号实验装置具有视觉相似性;运送核聚变燃料的巨车,让人联想到中国生产的巨型矿车;展示太空天梯的长镜头,折射出中国在太空设备上的最新发展。这表明(   )①任何意识包括幻想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②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自觉的和创造性的③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与客观存在相符合、相一致④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是人自由选择的,与意识的内容无关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这道题目上就将《流浪地球2》上面的一些物件和现实生活的物品进行对比,其中的“行星发动机”、“中国环流器二号实验装置”、“运送核聚变燃料的巨车”,“巨型矿车”、“太空天梯”这些对学生来说就比较陌生,学生不能很轻松的就理解,加之考试时间有限导致做题时遇到新词就慌,这样理解起来比较难。

2.传统类

   传统类顾名思义,就是将传统文化的景观、文化作为考查的命题情境,会涉及到传统文化的传统人文景观、传统建筑,传统文艺的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传统思想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道德观念、传统习俗等等,为主进行考查。将其与科技类放在一起是因为其与科技类难舍难分,其考查的难点与科技创新类是一样的,因为不管是新发展的还是传统的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其难点都是在于会出现一些学生陌生的事物,加深了对材料的理解难度,甚至传统类还会考查对语文古诗词的理解,对语文差的学生就更难了。

  比如:(广东2024)11. 中国名贵古典家具常以黄花梨、紫檀等木材为原料,其结构源于建筑,线条取于书法,气韵近于雕塑,劲势法于武术,格调承于诗赋,历受追捧。假名人之手或经历史事件的洗礼,文化价值就更加凸显,受到收藏界的青睐。由此可见(   )①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须保留旧因素②实践的目的是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③价值判断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④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广东的这道题就用了传统的中国古典家具,其中“黄花梨”、“紫檀”、“建筑”、“书法”、“雕塑”、“武术”、“诗赋”、“假名人之手”、“经历史事件”、“收藏界”。这些意境用下来满满的“古意盎然”铺面而来,虽然不难但是对于学生理解上是加深难度的。

    再如:(湖北2023)15.苏轼是北宋的治水能臣,在西湖边留下了以湖面小石塔为标界来监测水位和水面种植区域的“三潭印月”(如下图)。针对“吴中”之地“居民与水争尺寸,以故常被水患”,他主张“让地与水”,提出“堤防省(注:减少)而水患衰”的理念。苏轼治水的理念启示我们(    ①传统治水理念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社会实践  ②要合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利民生福祉发展③要突破自然条件制约,积极主动推动矛盾转化  ④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材料当中:“居民与水争尺寸,以故常被水患”这句文言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学生是比较陌生的,所以容易忽视。而这句话恰恰是理解题目当中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体现,忽视了这句话,做这道题有难度。

3.面对这两类题目的训练思路

    第一步:要注意勾画出材料当中的意象。在这一步是在读题目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将重要的事物、名词勾画出来。

    第二步:结合题肢看出考查的知识点是哪些。首先在题肢中能够提高知识错误排除掉的直接排除,然后余下的题肢提炼出考查的知识点。

    第三步:根据知识点去分析材料中的意象,这里如果不清楚具体的内容是什么,注意归纳总结,归纳成一类。

例如:(北京2024)3. 将青山唤作“翠微”,“十里楼台倚翠微”;将信使唤作“鸿雁”,“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将日月星辰唤作“曜灵”“望舒”“白榆”……天地万物,草木摇落,飞禽走兽,稚子鱼虫,多有其雅称,富有诗意。这说明(    

A.人们的精神世界归根到底是由语言文字塑造的

B. 雅称是人们想象出来的观念,是一种个体意识

C. 事物的美感来自于自然界本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 雅称呈现了意境之美,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

  这道题,第一步大概了解材料当中的名词有哪些,第二步结合题肢看出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依赖物质的,所以在材料当中一定有一类词代表物质,一类词代表意识。结合材料可知,材料的“天地万物”是物质,“雅称”则是意识。这样对题肢的意象进行翻译:“精神世界”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雅称”是意识,但是是社会意识;“美感”是意识,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所以选D。

  再如:(新课标2023)8.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研究成果,月球最“年轻”玄武岩年龄为20亿年,表明月球在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岩浆活动时间延长了约8亿年。该成果深化了人类对月球演化历史的认识,可见(    )①科学研究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②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前人认识的过程③在继承基础上不断超越是真理发展的客观规律④科学理论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首先将材料大概勾画,既展示了应该关于月球的研究成果,这个研究成果里面会有些专业  名词“玄武岩”、“岩浆活动”、“月球样品”。第二步看题肢发现考查的是认识论,那么我们就要注意实践与认识,看看材料中哪些属于认识,哪些是实践。发现“针对嫦娥五号带来的样品进行研究”是实践,而成果则是认识。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哪些专业名词根本不需要知道他们是什么。第三步把题肢的词换成知识点:“科学研究”是实践,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对。②选项本身说法错误;④选项“科学理论”是认识,不能检验真理,所以错误。

  所以总结下来,做好这类题有以下注意点:

  ①知识理解是关键,只有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清楚了,才能区分清楚材料当中的体现。这里要注意的是其实在做题的时候不难看出不同知识点的大概念的影子。唯物论的关键概念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所以做题是对材料的出来会先将材料当中的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熟练清楚,做题就方便了。认识论要处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题目当中同样如此。

   ②遇到科技类、传统类的难点既读不懂词的时候不要慌,因为大多数时候你都不需要知道这些词具体是什么,你能知道这类词代表什么知识就可以了,不用大张旗鼓的在弄。同时如果题干难度加大,题肢的难度会降低,大多数会采用直接知识表述错误的方式进行。比如2024年广东卷,中国名贵古典家具这道题题肢选项就能直接排除。

   ③值得注意的是,文言翻译的传统类题目,大多数学生是不能绕开翻译的,这时候要求学生进行认真的翻译即可。

四、日常、热点类

    1.特点

      日常类和热点类放一起说,因为热点类可以归纳成日常类,只是热点类情境是有一定热度,在复习的过程中有所了解。其实将哲学选择题情境分成传统、日常、科技,是按时间来分类的,传统是过去,日常是现在,科技创新代表将来。日常类和传统、科技类的不同点在于难点不同,日常类一般不会有难的词语,但是其难在情境中往往将哲理隐藏在该事件具体做法或具体描述上。所以解决日常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指出题干事件描述的字、词所蕴含的哲理。

比如:(山东202410. 2024年,浙江安吉、福建平潭等地旅游市场表现亮眼,彰显出县域小城文旅的巨大潜力。梳理这些表现亮眼之地发现,这些地方都凸显出底蕴”“个性化”“性价比三个关键词。从哲学上看,探索县域小城文旅火热的密码,是因为(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可以指导具体实践

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借助抽象思维获得理性认识,能够揭示事物自身的规律性

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把不同事物的矛盾区分开来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24年山东的高考题,就是日常类的典型代表,其实也可以把它归纳为热点类,因为在20232024年,文旅本身就是一个可以预测到的热点。对于这题第一句话,其实只是交代了事情的背景,没有重要信息。后面一句话打引号的这些字词就可以和相应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了,然后通过这些关键词就可以分析出知识点。

        通过与科技类和传统类进行对比,我们发现日常类虽然也是要靠这些重要的关键词和信息找出对应的知识点,但它的难点是要低于前面两类的,因为至少在语言或词汇的理解上,学生是不存在障碍的。而热点类和日常类的区别就在于热点是可以在复习时加以预测和练习的,再不济对这一方面的事件的背景在复习时也应该有所了解,这样热点类题目的难度更是降低,因为学生对于背景材料的情境是熟悉的。

      2.做法提示

     对于日常类和热点类题目的做法,首先要注意的是训练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在材料分层的基础上,将干扰信息、无关信息剔除,提取与做题有益的关键词和信息,再加以对知识的理解。其次可以和科技和传统类的做法一样,在题肢中寻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然后再带入到题干中,与关键词进行匹配,加深知识与材料之间的联系,提高做题的效率。

五、名言类、漫画类

     1.名言类

     这里的名言类指的是名人说的话作为背景材料来命题的一类型题目。这些名人一般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作家与国家领导人。不过新高考随着传统类的增加,使得名言类的命题占比有所降低。

   比如:(河北202310.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可见( 

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任何社会意识都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受生产方式制约

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这道题就是以恩格斯经典论述作为命题的情境,解这道题的关键是能够理解恩格斯指出的内容的中心意思。

    在面对名言类的题目时,解题的重要方法是整体理解名言的中心意思,然后再联系知识点。许多名言类题目须要从整体去把握,而不能在具体的字词上获得解答该题的重要信息,这是名言类区别日常类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样这一种特征在漫画类也会显示出来。

      2.漫画类

     漫画类一直是高考哲学命题的重要题型,其将命题者要考察的信息蕴含在漫画中,需要做题者将漫画中的信息读取出来,再结合题目的要求选出适当的选项。漫画类题目的难点在于,做题者对于漫画信息的解读和把握的能力,这种能力既有对漫画的图案或文字信息的获取与正确解读的能力,同时也有对知识点的理解的能力。有些漫画题为了加深难度还将题肢换成一些俗语、诗句或成语,以比较隐晦的方式来表达哲学知识。这种题型需要在把握完整漫画中心意思的基础上对题肢的内容进行解读,寻找与之相对应的选项。

         解答漫画题的关键有两步,第一步:准确的解读出漫画的中心意思。完成这一步需要解答者认真的观察漫画的内容、标题以及注释,这些信息中往往蕴藏着漫画的中心意思,这中心意思的内容是所学的哲学原理或方法论,而反映的形式是褒或贬,褒既漫画的行为符合或者体现出哲理,而贬就是漫画的行为没有按相应的哲理办事。同时也可以结合题肢考察的知识点,用知识点对漫画信息进行解读。第二步就是结合题目的要求,对题肢进行解读,将知识错误的排除,对与漫画意思符合的进行选择。

比如4.(广东202410. 如图两幅漫画共同蕴含的哲理解读,最贴切的是(   

 

1729386678384805.png

 离开了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

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主体的利益需求

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忽略了矛盾的特殊性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相伴而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答这道题,我们先看第一幅漫画,首先我们找到漫画的标题叫《码上办》,漫画的画面有:一部手机、一匹马、4个人。其中这4个人中前面的三个人骑着一匹马,而这匹马所指的应该是标题的码,也就是二维码。然后再看每个人的头上的语言分别是点个餐停车缴费开张发票,这些都是具体的可以做的网上办事项目。再看这三个人和另外一个人相对比,这三个人明显更为年轻。然后再看旁边的另外一个人,他说的话是我想买米咋办?形象是一个老太太。由此可以解读出漫画反映的内容是,现在的购物方式都是通过手机扫码或者网上购物的方式来进行,对于一些特殊群体,没有关注到他们而对他们的生活造成的不便,即没有考虑到特殊的、个别的人。再联系题肢,可以看到的知识点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没有解读出客观存在和意识也没有看到真理的相关知识。

     然后看第二幅漫画,漫画的图案由一个小孩和许多袋子构成,有文字,分别是注释:孩子除了钙奶,还应补充什么?这是一个问题。往下每个袋子上画了一个爱心和写着爸爸的爱妈妈的爱爷爷的爱儿童钙奶。可以看出漫画所反映的是:家人的关心都是以儿童钙奶的方式出现的,再结合作者的提问,得出结论是我们在传递爱的时候应该要结合被给予者的需求来进行表达。再结合题肢,同样没有看出一选项和四选项相对应的知识点,但是二选项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主体的利益需求明显是与漫画相一致的,特别是从不同角度思考这几个字。

    

      对哲学命题的具体题型从命题情境的角度进行分类就讲完了,其实这些只是从命题情境的特殊性去解读,他的普遍性是对哲理的深度理解和把握,是对命题情境中的信息进行获取和正确的解读。它们既考查了对必备知识的理解和把控,也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关键能力。而在调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解答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展现的是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水平。所以万变不离其宗,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训练是必要的。没有很多花里胡哨的捷径和方法,必要的训练和知识的理解,在任何时候都是非常重要的。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