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之变:杨贵妃身死之谜

2025-01-18 12:58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239人

公元756年,大唐天宝十五载六月十四日,马嵬驿大门口。

一个须发皆白、身形佝偻的老人,拄着拐杖缓缓走出大门。他的衣着华丽却污渍满身,神情威严,眼神中却又透着惊恐。

因为此刻门外站着里三层外三层的禁军士兵,个个眼露凶光,杀气腾腾,很多人的盔甲、兵器上都沾满了鲜血——那是被士兵杀死的前宰相杨国忠留在这世界的最后痕迹。此刻杨国忠的脑袋正挂在大门外,用自己的死亡宣告了兵变的发生。

就在此时,就在此地。

而这个老人正是执掌天下三十多年的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本人就是搞兵变的高手,只不过以前都是他搞别人,现在轮到他被别人搞了而已。精通此项业务的皇帝太清楚兵变的可怕了,这些造反的士兵一旦杀红了眼那是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所以唐玄宗第一时间选择承认既成事实,表示杨国忠我早就想杀啦,你们这是帮我省事了哈。既然如此,大家就散了吧。

没人接茬,也没人说话,气氛有点尴尬。

上千人粗重的呼吸,伴随着兵器的撞击、盔甲的摩擦,隐隐汇聚成有规律的噪声,像一道道涌浪,不断拍击着逼仄的驿站,也一下下撞击在老皇帝的心上。

这只能说明一件事——士兵们的要求并没有被满足,这场兵变还远没有结束!

饶是经验丰富、见识过无数大风大浪的唐玄宗此刻也有点慌了,他赶紧让心腹宦官高力士去问:为什么皇帝都发话了,大伙还拒绝执行命令啊?

不一会儿,高力士就替皇帝找到了答案,四个字——“祸本尚在”。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引发这场兵变的罪魁祸首还活着。

此人是谁?正是鼎鼎大名的杨贵妃杨玉环。

不得已,唐玄宗只能命高力士将杨贵妃勒死在驿站佛堂前的梨树下,一代绝世美人就此香消玉殒。贵妃死后,兵变平息,仿佛一切都恢复了正常。这场深刻改变唐玄宗个人命运和大唐王朝历史走势的离奇兵变,史称“马嵬之变”。

白居易的《长恨歌》里说:“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泥土中为何不见“玉颜”,是因为后来唐玄宗派人改葬杨贵妃时,不见完整尸骨,只有一个香囊犹存。

所以这两句诗,就引发了后世的无限遐想。

民间传说当时死的其实是杨贵妃的侍女,真正的杨贵妃出家当了道士;甚至有人说她一路东行,最终到了日本。20世纪80年代有一位著名的日本影星山口百惠就自称是杨贵妃的后代。

那么,杨贵妃有没有死在马嵬之变中呢?

答案是肯定的。

马嵬之变是必然中的偶然,但杨贵妃的死却是偶然中的必然。

公元755年,唐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迅速攻占了东都洛阳等大片地区,兵锋直指大唐都城长安东面的门户潼关。

杨国忠,是杨贵妃的远房堂哥,靠着裙带关系上位。此人是太子李亨的铁杆反对派,也可以说是逼反安禄山的催化剂。

盛唐的崩塌当然不是杨国忠一个人的责任,但从安史之乱爆发到马嵬之变发生,他就是公认的罪魁祸首。

本来安禄山被挡在潼关之外,只要大唐的边防军及时回防,还是有希望在短时间内扑灭叛乱的。但守卫潼关的老将哥舒翰是杨国忠的政敌,所以杨国忠就怂恿唐玄宗逼哥舒翰主动出击,宁可败坏整个平叛战争的局面,也要实现他借刀杀人的私欲。

最终的结果就是,哥舒翰败了,潼关失守了,长安也保不住了。这种拉着所有人一起倒霉的混账操作,让朝中上下都对杨国忠恨得牙痒痒。

负责唐玄宗安保工作的右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早就看杨国忠不顺眼了,恨不得杀之而后快,只不过还没来得及动手,他就被另一项紧急工作给耽搁了,那就是护送皇帝跑路。

没错,唐玄宗虽然表面上装得英勇无畏,高喊着要御驾亲征与叛军决一死战,其实却瞒着所有人,秘密调动禁军护卫自己逃亡四川。

虽然唐玄宗提前派人通知沿途官员准备接待,但皇帝都跑了,还能指望着底下的官员能尽忠职守地在原地待着吗?

所以从六月十三日离开长安,到十四日抵达马嵬驿,短短两天时间,平日里养尊处优的那些皇室成员、高官显贵、禁军将士,那真是全方位无死角地体会了一把什么叫人间疾苦。

吃的是不管饱的杂粮糙米饭,睡的是梆硬的大野地,那真是狼狈如丧家之犬,惨得不能再惨。于是大家把自己遭遇的所有不如意都算在了杨国忠的头上,这仓皇出逃的一路上,恨杨国忠、想杀他的人与日俱增。

尤其是负责安保的那几千禁军士兵,他们本来就因为家人和产业被丢在长安而怨声载道,这两天,一路走来又累又饿,愤怒和不满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

统领禁军近半个世纪的陈玄礼敏锐地发现了军队的骚动。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将迅速做出了判断——兵变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无非就是在什么地方发生、在什么时间发生的区别而已。

既然无法避免,唯一能做的就是给士兵们找一个情绪发泄对象,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附带伤害。

这个目标很好找,眼下还有谁比杨国忠更适合来当这个活靶子呢?

但陈玄礼身为禁军将领,还是担不起挑动兵变、诛杀当朝宰相这么大的罪名。俗话说天塌下来有个儿高的顶着,陈玄礼也需要找一位大佬为自己背书。于是他秘密联系太子李亨的心腹宦官李辅国,向太子传达了自己的意思。而太子李亨对此的反应很有趣,史称“太子未决”。

未决,就是没有决定,没有回应。表面上看似乎是太子拒绝了陈玄礼。

但政治上的事并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则彼的。看破不说破,朋友还能做。太子的确没同意,但是他也没反对啊。

默认,也是一种态度。

陈玄礼当下心领神会,立刻开始引导情绪带节奏,表示咱们今天混成这个惨样那都是杨国忠的锅,是男人就应该有怨报怨,有仇报仇!

士兵们一听,纷纷表示同意。至此,陈玄礼成功地把士兵的怒火指向了杨国忠,尽可能地避免了让皇帝唐玄宗陷入危险之中。

杨国忠并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当时正好有几个吐蕃的使节拦住杨国忠投诉待遇问题,这时突然有人喊了一嗓子:“杨国忠勾结胡人谋反啦!”

当年是谁在马嵬驿喊出了这句话,现在已经没人知道。唯一可以明确的一件事就是——喊出这句话的人真的太懂拿捏人心了。

安史乱起,马嵬驿中,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还有什么比“胡人”“谋反”更炸裂的关键词呢?

这就像是一颗火星掉入了火药桶,瞬间就引爆了所有人的情绪,士兵们一拥而上,把杨国忠砍头分尸,甚至连杨国忠的肉都被割下来吃光了。同时被杀的,还有杨国忠的儿子、姐妹、情妇和一众党羽,可以说是一锅端。

对于马嵬之变是否有人主使,史学界历来有争论。陈玄礼、太子李亨、宦官高力士,甚至皇帝唐玄宗本人,都成了被怀疑的对象。

一般认为,这是陈玄礼和太子李亨达成默契后,在明知兵变不可避免的情况下,顺水推舟,因势利导地将兵变的矛头对准了当时的全民公敌杨国忠。

这是面临突发状况时的紧急应对,而不是什么深谋远虑的精心策划。

既然如此,杀了杨国忠之后这事不就结束了吗?为什么还要包围驿站,逼皇帝杀死杨贵妃啊?

只能说,杨贵妃虽然有点躺枪,但也不是完全无辜。

在传统史书里,杨贵妃被描述为败坏大唐江山的“红颜祸水”,她死于马嵬之变不能说罪有应得,也算是死有余辜。

到了近现代,随着史学理念的更新,男女平等观念的普及,人们对杨贵妃的评价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她只是古代男权社会的牺牲品,是一个从不干政的无辜女子。

很遗憾,这两种观点都不够准确。

杨贵妃的确没有政治野心,但不代表她没有干政行为。

杨国忠这么一个人品败坏、无德无才的小人能当上一朝宰相,固然和他会溜须拍马、讨皇帝欢心有关,但全天下会钻营、不要脸的人多了,杨国忠要不是靠着杨贵妃的裙带关系,恐怕就是想当奸臣也轮不上吧。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国忠的发迹,就是杨贵妃参与政治的体现。

也因为杨贵妃集“三千宠爱在一身”,那些想要升官发财的人都想方设法地讨好贵妃,也因此获得了梦寐以求的高官厚禄。所以当时老百姓都传唱歌谣:“生男勿喜女勿悲,君今看女作门楣。”意思就是生儿子有啥用,你看老杨家不就是因为生出杨贵妃才飞黄腾达的吗?

还有著名的安禄山,为了讨皇帝欢心各种装傻充愣,卖力表演。年长十几岁的他甘愿认杨贵妃为干妈,而杨贵妃还真配合他,甚至整出了一场婴儿“洗三”的仪式。

你想想安禄山一个二百多斤的胡人大胖子,浑身横肉,满脸褶子,毛发浓密,却被包在锦缎制成的襁褓里,嘟着大嘴捏着嗓子学小孩哭闹,那画面要多辣眼睛有多辣眼睛。

安禄山这么做无非是想借讨好杨贵妃来博取皇帝的宠信,实现个人的野心。但杨贵妃如此配合安禄山的表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助长了安禄山的势力扩张,这难道和政治无关吗?

如果说以上行为还可以解释为杨贵妃的无心之举,那她深度介入杨国忠和太子李亨的权力斗争,怎么也不能算是“毫不干政”了吧?

自从太宗李世民搞出了“玄武门之变”后,大唐宫廷内各种父子相残、兄弟反目的皇室内斗就没停过,兵变夺权之类的戏码也跟连续剧一样演起来没完。

人都说“虎毒不食子”,但对于唐玄宗来说,儿子再亲也亲不过皇帝宝座。他废过一个太子,还在一天之内弄死过三个亲儿子。现任太子李亨也被他无数次地敲打过,以至于李亨不得不两次主动离婚来自保,人到中年就满头白发,未老先衰,精神头儿比七十多的唐玄宗还萎靡。

在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对太子李亨非常防范。但随着战局恶化,他不得不放权给儿子。毕竟还有一句俗话叫“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嘛。

安禄山刚起兵时,唐玄宗的打算是自己御驾亲征,让太子李亨留守长安监国。但这让一直和太子李亨有矛盾的杨国忠如临大敌。杨国忠清楚自己已经把太子得罪惨了,如果太子掌权,那自己的下场恐怕比安禄山打进长安来还惨。

所以杨国忠立刻找到妹妹杨贵妃去做公关,最终杨贵妃“衔土请命于上,事遂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杨贵妃嘴里含着泥土去求皇帝,唐玄宗这才收回了让太子监国的命令。

“衔土”在古代是臣下请求死罪的一种表态,就像负荆请罪是请求他人原谅的道歉一样。杨贵妃“吃土”,就是用自己的性命相威胁,那意思就是您要是不改主意,我今儿就死给你看。

此前有关太子监国的任命已经正式颁发,这不仅是涉及平叛战争的重大布置,也是有关大唐最高权力归属的严肃问题。但这么重要的政治决策,却在杨贵妃的以死相逼下被取消,朝令夕改,如此儿戏,可见杨贵妃的政治影响力有多巨大。

这件事太子知道,百官知道,天下人都知道。

杨国忠是祸害,但他之所以能获得荼毒天下的权力,恰恰是因为杨贵妃。如果杨国忠是病症,那杨贵妃就是病根,只杀杨国忠,那就是治标不治本,所以兵变士兵们在杀死杨国忠这个祸首后并不能安心,他们还必须除掉杨贵妃这个祸本。因为这些士兵也害怕,他们害怕遭报复,被翻旧账。

聚众哗变,以下犯上,不经请示就诛杀当朝宰相和皇亲国戚,无论哪一条拿出来都是谋逆大罪。就算皇帝迫于现实,亲口认可了兵变的合法性,但只要杨贵妃还留在皇帝身边,一旦风头过去,她凭借着自己的宠信吹点枕边风,分分钟就能翻案。到时候杨国忠就成了为国捐躯的烈士,参与兵变的人谁也活不了。

这是事关所有人身家性命的大事。所谓斩草除根,除恶务尽,哪怕杨贵妃没有主观上作恶的意愿,但只要她具备客观上作恶的条件,那她就必须死!

唐玄宗虽然是皇帝,但此刻的他已经别无选择。无论是禁军统领陈玄礼,还是服侍自己多年的老奴高力士等人,全都劝他答应士兵们的要求,那话说得都已经不能再直白了。

杀贵妃,意味着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事后追究的可能性,士兵们也能相信皇帝翻篇儿的诚意;不杀贵妃,那就代表皇帝在未来依然有可能旧事重提,士兵们又怎么可能老实听话,继续效忠?到时候,被逼到绝路的士兵们只剩下一种选择:

换一个不会追究的皇帝。

太子李亨在镜头外默默地点了个赞。

贵妃有没有罪重要吗?不重要。

安抚将士们的不安才重要。否则,不“安”的可就是唐玄宗自己了。

要么舍了贵妃,要么把自己和贵妃一起舍了,就这么简单。

杨贵妃是被唐玄宗亲口下令勒死的,行刑的就是高力士。然后皇帝把以陈玄礼为首的禁军士兵叫进来验尸。不久后传来消息,说杨国忠其他逃走的亲属和党羽也都被诛杀,兵变的禁军这才跪倒请罪,高呼万岁,重新恢复了应有的秩序,继续护卫着皇帝西去。

三十八岁的杨贵妃,就这样殒命于马嵬驿,被草草埋葬于路边。

两年后,随着局势的好转,唐玄宗一行人踏上了返回长安的路途。当又一次路过马嵬驿时,唐玄宗睹物思人,令人祭奠杨贵妃,还下令要为她改葬。

毕竟当初掩埋得太匆忙,该有的哀悼环节和丧葬仪式全都没有,现在也该补上了。

但礼部侍郎李揆立刻表示了反对:当初杨国忠谋反,被禁军将士诛杀,现在要是大张旗鼓地改葬贵妃,恐怕将士们会有别的想法啊。

简单来说就是,改葬杨贵妃很容易被人理解为要对“马嵬之变”翻案,别忘了当初搞兵变的那群人,和现在护送咱们回家的可是同一群人啊!

这说明哪怕杨贵妃已死,有关她的问题仍然是极度敏感的政治事件,处理不好就会导致政局动荡。

贵妃都死了两年多了,这事的后劲儿还这么大。这说明了杨贵妃之死不是对不对的问题,而是该不该的问题。也可见在马嵬之变时,如果唐玄宗等人敢在杨贵妃生死这件事上搞小动作,将面临多大的风险。

在贵妃不死、兵变不止的情况下,有没有可能发生奇迹呢?

要弄清这个问题,就要从两个角度来思考。

首先,唐玄宗爱杨贵妃吗?

当然爱。

原本唐玄宗的后宫中有一项持续多年的博彩游戏,那就是大家下注赌皇帝今天会宠幸哪个妃子,就跟今天买彩票一样,有庄家,有赔率,有人输,有人赢。

但自从杨贵妃入宫,这个娱乐活动就取消了。因为没什么可猜的,每次都是杨贵妃陪皇帝,连个意外爆冷都没有,那还赌什么啊?

但唐玄宗最爱的是杨贵妃吗?

未必。

唐玄宗一生中最爱的女人应该是武惠妃。武惠妃死后,唐玄宗郁郁寡欢,高力士把当时的寿王妃杨玉环推荐给唐玄宗,而唐玄宗也就臭不要脸地收下了自己的儿媳妇,从此才又振奋了精神。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杨贵妃有点武惠妃平替的意思。当然,在武惠妃死后,唐玄宗的后半生中,最爱的女人无疑就是杨贵妃了。

唐玄宗爱杨贵妃不假,但他却更爱自己。

今天的文艺作品中描绘杨贵妃死前夫妻俩又是难舍难离,又是撕心裂肺的,什么“君王掩面救不得”“不忍见其死,反袂掩面”,各种生离死别,感人至深。

其实史书里的记载超级简单,就六个字——“不获已,与妃诏”。

皇帝不得已,所以贵妃您就老实去死吧。

所谓的夫妻深情,所谓的神仙眷侣,应该只存在于文学描述里。唐玄宗对杨贵妃的爱,没有超过对帝王权力的眷恋,也没能超越对个人生命的贪求,远没浓烈到能冒着把自己搭进去的风险去搞小动作的地步。

其次,在当时的情况下,杨贵妃有机会假死逃走吗?

很遗憾,没有。

有史料记载,杨贵妃被勒死后并没有死透,而是陷入了一种类似昏迷的假死状态。当缠绕在脖颈处的锦帛松开后,气道重新打开,杨贵妃又恢复了呼吸。

然后,她又被勒死了一次。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人在窒息后的确有小概率能恢复呼吸。但这么小的概率下,就算恢复了呼吸,再被勒一次,你觉得她再复苏一次的概率有多大?更何况,第一次没勒死,第二次难道不应该下手再利落点,确定对方没有生还的可能吗?

至于杨贵妃东渡日本的说法,也只能说是胡扯。要知道著名的鉴真东渡,耗时十多年,东渡六次才成功,那真是九死一生,差点把命都搭上,足见当时海上交通的危险。杨贵妃就算活了过来,一个弱女子要如何跨越千里、远渡重洋呢?

所以杨贵妃应该是死了,死得透透的。

民间之所以有那么多她假死的说法,其实更多的是人们出于对杨贵妃的同情而产生的联想。在唐朝时,杨贵妃就已经成了故事传说中的热门人物,自带流量和吸引力。

据说马嵬驿的一个老妇人曾捡到了杨贵妃穿过的一只花袜子,她就靠出租这只花袜子给过路游客参观发家致富了。可见杨贵妃在百姓心目中的知名度有多高。

(摘自《野史未必假》 王磊/著 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