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特点类”题目做题方法

2024-10-31 08:46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27人
特点、特征类:描述某一历史事物不同于一般事物的性质、特质、属性等;通过对个别或群体的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化分析,归纳其个性形态。

特点类材料题设问一般含有以下词语:主要特点、新特点、时代特点、基本特点、共同特点、不同特点、共同特征、不同特征等。
从历史事件的构成角度分析,根据构成要素概括特点,可从以下考虑:
1.时间
答题模板:

出现很早的时间/朝代
“起源早”“历史悠久”
出现持续性时间
“持续时间长”
出现多个阶段性时间
“分阶段、逐步、渐进性”

: ①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
图片

2.行为主体  

多次出现政府或者国家
某些鼓励性措施
“政府重视”、“...主导”
“国家推动”
很多人在做一件事情
“民众自发组织”、
“广泛参与” 多元多样;统一性

: ①我国古代天文学因其功能的重要,历代统治者都设立官员以司其事。
②小岗村18户农民为摆脱贫困,暗中自发将集体耕地包干到户。
③“根治海河”前期,每年用在水利建设上的劳动力达百万以上。

3.内容

内容面是否广泛
内容广泛”、注重…”
出现了法律或者法规
有法律保障”“注重立法”
出现了具体机构
设置相应机构”
出现了外国相关内容
学习西方…”“引进国外

:①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北洋政府设立防疫机构......为瘟疫控制提供实际指导。

4.过程

过程是否顺利
“发展迅速”、“过程曲折”
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措施的相关内容
服务于现实需要”
因事而异、因地制宜
继承与发展
“实事求是”、“根据...调整”
 

:1960328,利用苏制“PN2”发动机成功进行了首次初级点火
试车......716日,苏联决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814日,要决
心自力更生设计、制造出自己的导弹和试验设备......

5.范围
包括涉及地域、领域、人群等
①从地方到全国;从北到南;从东到西 ②涉及领域广;影响范围大;覆盖面广
③数量多;规模大;类别多 ④兼顾多阶层;涉及人群多
:①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唐宋时期的文献
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及岭南......
②伴随着中华文化在东亚地区影响力的扩大,外国来华使团在回国时带走
了大量的医学书籍和药物......

6.目的
为某个阶级服务或具有特定时代的目的
“为了......”“适应...”“服务于......”“现实需要出发”等
:①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
特点:服务于现实需要
②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
特点: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
【解题技巧该设问类型,就是要求在众多材料信息中找到本质的特征,并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从背景看:某事件发生前是否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如明清启蒙思想的产生背景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阶级力量(如十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是否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等(如近代中国的改革受到西方冲击)。

注意点:
一般不出现具体时间、人名、地点、文件名称、机构等,所以通常需要进行语言转换(材料:微观/具体→宏观/性质)。如:
1.人物:从具体人物上升到其代表阶级;如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
2.事件:从具体事件上升为同一性质的事件;如鸦片战争→列强侵华战争
3.时间:从具体时间上升为历史阶段(时期);如1765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牛刀小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对外开放新局面形成的特点。(3分)
特点:①逐步深入、稳步推进(或循序渐进);②由沿海到内地;③全方位、多层次、
宽领域;④立足国情;⑤因地制宜等。(1点1分,共3分)
2)据材料一,指出法国文学的特点。(2分
(1)成就巨大,人才辈出;文学作品折射时代特征。
(2分,每点1分,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3)2024年中考23题 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特点。(2分)
中国国际旅游发展迅速;东部沿海率先发展;空间布局逐渐改善。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古代环境变迁的特征。(3分
特征: ①毁林面积与人口增耕地数量长呈正比关系;②人地矛盾日益突出;③环境问题日益严重;④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背记模板
1.从时间看      
“历史悠久”;“分阶段”、“逐步...”渐进性、“持续时间长”;“出现在...之后”
2.行为主体  
“政府重视”、“...占主导”“国家推动” “民众自发组织”“广泛参与” 多元多样;统一性
3.内容
内容广泛”、注重…”有法律保障”“注重立法”设置相应机构”“学习西方…”“引进国外”  侧重于……(注重……);对……的继承发展(借鉴……)
4.过程  
“服务于现实需要”,因事而异、因地制宜 继承与发展,“实事求是”、“根据...调整”
5.范围
①从地方到全国;从北到南;从东到西;②涉及领域广;影响范围大;覆盖面广;③数量多;规模大;类别多;④兼顾多阶层;涉及人群多
6.目的
“为了......”“适应...”“服务于......”“现实需要出发”

注意点
一般不出现具体时间、人名、地点、文件名称、机构等,所以通常需要进行语言转换(材料:微观/具体→宏观/性质)。如:
1.人物:从具体人物上升到其代表阶级;如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
2.事件:从具体事件上升为同一性质的事件;如鸦片战争→列强侵华战争;
3.时间:从具体时间上升为历史阶段(时期);如1765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