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尼采
距离2025年高考还有二百三十几天。凡事没有基本的时间做保证,是很难完成与见效的。高三备考工作也是如此。如何让这将近八个月的备考时间切实用在刀刃上,真正发挥出效益,还得讲究一定的方法与策略。高考年年进行,尽管每一届的教学对象不同,但就备考工作而言,仍有一些共性及实用性的举措必须坚持。
第一,紧盯目标人群。从理论上说,每一位考生都有可能脱颖而出,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们应该根据高三每一次模考数据,深入分析,逐渐锁定相关目标人群,比如有望冲刺985、211或双一流高校,以及本一、本科批次的学生,这些人无疑是有效人群。一般地,每一届高三会有3到4次大规模考试。可以结合当地模拟划线,对目标人群进行跟踪分析。同时,结合本校实际,将高考预测上线目标尽快分解到每一个班级,每一门学科,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人。只有时时紧盯这些目标人群,才能确保他们不掉队、不后退,你追我赶,整体推进。
第二,落实个性辅导。在实际情形中,真正全面发展、每一科都很优秀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凤毛麟角。大部分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弱势科目。尽管如此,这些学生同样比较优秀,其发展后劲以及提升潜能很大。这就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针对性、个性化辅导,而不是面面俱到、流于形式。比如某一位学生哪一门学科,哪个模块内容比较弱,问题到底出在哪,怎么解决,如何突破等,教师要给学生具体可操作性,以及切实可行的帮扶提升方案,做到按部就班,有条不紊,辅导到位。
第三,抓实过程管理。有一种观点认为,随着高考日益临近,高三年级一些常规性的工作,比如卫生、早读、课间操、晚自习、考勤等,可以不做要求、适当放松。其实不然。越是高三,越要抓实常规。殊不知,管理一旦松懈,备考氛围与士气斗志也最容易散漫,那样随着时间推移,最终不利于发挥出最佳水平。因此,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必须一如既往地按照学校以及年级组工作要求,统一行动,一招不让,不搞特殊化,扎扎实实抓好教学过程管理。只有行政管理团队敢于较真,全体师生才会认真当真。
第四,加强考试研究。学会考试,也是一种能力。既然是能力,就必须深入研究与反复训练。比如目前哪些内容已经考过了,是从哪几个角度考的,还有可能怎么考等,这些看似大海捞针、无从下手,其实都是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在备考过程中,依据课标与教材,反复研究近几年的高考真题,从中发现归纳出一些规律性与共性的命题特征,以此精准有效指导我们的备考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其实,加强考试研究,并非只有写论文、做课题,而是真正静下心来,科学务实地备考教学与主动应对。实践证明,考试能力与应试技巧需要反复抓,抓反复,才能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高考也是考试,但又有别于平常的考试。作为一次终端显示,总有一些不可控因素。只有把备考过程中的常规性工作做到位、落到实处,才有可能朝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抓实过程,结果才会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