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意义

2025-01-18 16:09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632人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精髓。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哲学依据。

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阐述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现代化是普遍性,中国式是特殊性,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现代化的共性特征,但更具中国特色的个性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一般现代化的共性特征


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所经历的经济和社会变迁的过程。
而所谓“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般特点,即现代化一般在经济上、政治上、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基本要求和共同特点。
中国式现代化,必然也是符合这些一般特点的现代化,也即必须要满足:

经济层面上


工业化、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高,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农产品种类丰富、质量高,城市化;

政治层面上


民主化、法治化;

社会层面上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和谐共存、公民整体素质高;

思想文化层面上


民主化自由化等等。

这些一般现代化的共性特征要求,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共性要求和反映。

中国式现代化更具独创的中国特色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特色。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向前推进的前提保障,没有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推动和顺利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我们党领导人民探索和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式”,从根本上讲就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形成的,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无从谈起。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全新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质的规定性,既反映在党的领导这个根本要求上,也反映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推动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征上。

这些特征是不同于一般现代化的独有特色,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独创性等的特殊矛盾,是个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全新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理论和实践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的独有特征和个性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这些本质要求,是矛盾特殊性原理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实践中的切实体现。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中,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中国特色。我们要走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要遵循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国情。

特别是要摒弃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以及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的野蛮侵略掠夺方式,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走共同富裕与和平共赢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

实践表明,从来就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通向现代化的道路绝不止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开辟了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功道路,同时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世界类似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和方案。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