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读懂题干,明确要求
- 仔细阅读题目,弄清楚题目是要求对比人物形象、文章主旨、写作手法还是其他方面。
2. 回归文本,精准定位
- 分别回到两篇文言文原文中,根据题目所问,找到对应的关键语句和段落。
3. 逐一审题,逐一分析
- 对每个选项进行仔细分析,判断其表述是否与原文相符。
- 注意选项中的细节,如人物的行为、语言、态度,以及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
4. 对比差异,判断正误
- 将两篇文言文在相关内容上进行对比,看选项中关于两者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表述是否准确。
- 对于模棱两可的选项,要再次回到原文进行确认。
5. 排除干扰,选定答案
- 运用排除法,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缩小选择范围。
- 最终确定最符合原文意思和对比要求的选项。
例如,有这样一道对比阅读客观题:
甲文《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美好世界,乙文《小石潭记》则描写了清幽冷寂的景色。以下关于两篇文章作者情感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甲文作者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乙文作者则充满了喜悦之情。 B. 甲文作者充满了喜悦之情,乙文作者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C. 甲文作者和乙文作者都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D. 甲文作者和乙文作者都充满了喜悦之情。
解题时,先回到两篇原文,《桃花源记》确实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而《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被贬,文中更多的是忧伤孤寂。所以 A 选项正确,B、C、D 选项均不符合原文情感。
总之,解答文言文对比阅读客观题需要认真细致,结合原文进行准确判断。
《三峡》和《与朱元思书》为例的文言文对比阅读客观题解题技巧:
一、熟悉文本内容
1. 认真阅读《三峡》和《与朱元思书》,理解两篇文章的大意,包括山水景色的描写、作者的情感表达等。
二、分析题目选项
1. 字词理解
- 例如:“下列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需要逐一分析每个选项中加点词在两篇文章中的意思。
- 对于常见的实词和虚词,如“自”“绝”“奔”等,要准确掌握其多种含义,并结合上下文判断在文中的具体意思。
2. 句子翻译
- 遇到“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要注意关键词的翻译是否准确,语序是否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 特别关注特殊句式,如倒装句、省略句等。
3. 内容理解
- 像“关于两篇文章的写景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要对比两篇文章描写山水的角度、手法、特点。
- 《三峡》按季节依次描写三峡的水,突出其水势的浩大、湍急等;《与朱元思书》则从视觉、听觉等角度展现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
4. 作者情感
- 比如“两篇文章作者表达的情感相同的是”,了解《三峡》作者更多是客观描绘,《与朱元思书》作者则在描绘美景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三、运用排除法
1. 对于不确定的选项,先分析自己比较有把握的选项,通过排除错误选项来缩小范围。
2. 如果选项中存在部分表述明显与原文不符,或者过于绝对的表述,通常可以先排除。
四、回原文验证
1. 做完选择后,有时间的话再将所选答案带回原文进行验证,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例如:
以下对两篇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峡》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通过对比、夸张,突出了夏季江水的迅疾。 B. 《与朱元思书》中“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以动写静,展现了山的高峻。 C. 两篇文章都描绘了山水的美景,都表达了对山水的喜爱和归隐之情。 D. 《三峡》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三峡景色,《与朱元思书》则是先写水,后写山。
解题时,先回忆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三峡》主要是客观描绘三峡景色,作者情感并非是归隐;《与朱元思书》作者虽表达对自然的喜爱,但也不是归隐之情。C 选项错误。A 选项对《三峡》句子的理解正确,B 选项对《与朱元思书》句子的理解也正确,D 选项对两篇文章的写作顺序表述准确。所以答案选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