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小短文分析方法、答题技巧与案例

2024-11-23 07:52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50人

一、分析方案

  1. 主题剖析

    • 明确题目给定的主题,确定涉及的历史时期、地域、事件类型等关键要素。例如,如果主题是 “两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就要围绕两次世界大战的时间范围,分析其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关系方面的变化。

    • 挖掘主题背后隐含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对比关系、传承关系等。对于 “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这一主题,要理解工业革命是因,其推动生产力发展,进而促使世界市场形成这一果。

  2. 材料解读

    • 仔细分析题目中提供的材料(如果有),提取关键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包括时间、人物、事件、观点等。比如材料提到 “19 世纪 60 年代,俄国、日本进行改革”,就要抓住时间 “19 世纪 60 年代” 以及 “俄国改革”“日本改革” 这些信息。

    • 思考材料信息与主题之间的联系,判断材料是作为论据支持主题,还是需要进一步拓展或对比分析。若主题是 “近代化的改革”,那么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材料内容就是核心论据。

  3. 要求分析

    • 研读题目要求,确定答题形式,如是否需要进行对比分析、阐述影响或原因等。如果要求是 “分析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不同影响”,答题重点就是对比两者在不同方面的影响。

    • 注意字数要求、评分标准等细节。一般来说,字数限制决定了内容的详略程度,评分标准则提示了答题的重点和得分点,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等方面的分值分配。

二、答题技巧

  1. 拟定提纲

    • 根据对主题、材料和要求的分析,列出短文的大致提纲。例如,对于 “古代中国科技对世界的影响” 这一主题,可以拟定提纲为:开头点明古代中国科技的辉煌成就;中间列举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等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具体影响;结尾总结古代中国科技对人类进步的重大意义。

    • 提纲应体现清晰的逻辑结构,如按照时间顺序、因果关系、重要性程度等来组织内容。

  2. 开头引人

    • 短文开头要简洁明了地引出主题,吸引读者(阅卷老师)的注意力。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如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文艺复兴运动如同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欧洲从中世纪走向近代的道路”;也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或提出问题的方式开头,如 “你知道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如何连接东西方文明的吗?这一伟大的贸易通道有着深远的影响”。

  3. 史论结合

    • 在论述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具体的历史史实来支撑观点。例如,论述 “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 这一观点时,要列举 “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激发了农民积极性”“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等史实。

    • 对史实的叙述要准确、简洁,避免冗长和繁琐。每个史实后要适时地给出相应的结论或分析,使史实与论点相互呼应。

  4. 逻辑连贯

    • 使用适当的连接词和过渡句,使短文内容连贯、逻辑清晰。如 “首先…… 其次…… 最后”“一方面…… 另一方面”“不仅如此…… 而且” 等。在阐述因果关系时,可以用 “由于…… 因此”“之所以…… 是因为” 等。例如,“新航路开辟不仅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其原因在于,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通过殖民掠夺获得了大量财富,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同时,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5. 结尾有力

    • 结尾要对短文内容进行总结或升华,呼应开头和主题。可以强调主题的重要意义,如 “总之,丝绸之路的开辟是古代东西方交流的伟大创举,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也可以提出一些思考或展望,如 “回顾工业革命的历程,我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也为我们在当今时代继续探索科技进步之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案例

案例一:题目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在世界航海史上,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都有着重要地位。

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从 1405 年开始,先后七次下西洋。其船队规模宏大,船只众多且先进,航行远至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所到之处与当地人民和平贸易、传播文化。

哥伦布于 1492 年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开始航海,船队规模较小。他的目的是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获取财富。哥伦布到达美洲,开启了欧洲对美洲的殖民掠夺。

二者都是伟大的航海壮举,但目的和影响不同。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友好与文化交流,而哥伦布航海虽有地理大发现之功,却也带来了殖民侵略的灾难。

案例二:题目 “辛亥革命的意义”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1911 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从经济上看,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在社会生活方面,辛亥革命后,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相继出台,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总之,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经济近代化和社会风俗的变革,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案例三:题目 “古代罗马的兴衰对当今的启示”

古代罗马从一个小小的城邦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最终又走向衰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罗马共和国时期,通过一系列对外战争,不断扩张领土。在政治上,逐渐形成了元老院、执政官和公民大会相互制衡的政治体制,保证了国家的稳定发展。随着版图的扩大,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在其繁荣时期,罗马的法律、建筑、文化等都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然而,罗马帝国后期,政治腐败、经济衰退、民族矛盾激化等问题不断涌现。日耳曼人的入侵更是加速了它的灭亡。

古代罗马的兴衰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必须要有良好的政治制度、稳定的经济发展、和谐的民族关系和有效的军事防御。这些启示对当今国家建设和国际交往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