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法非选择题解题技巧归类梳理

2025-02-22 01:02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459人

非选择题在道德与法治考试中举足轻重。非选择题通常由素材情景和任务要求两部分组成,考查内容综合,形式多样,设问灵活,难度较高,因此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非常必要。

解题步骤

1.审设问:抓住关键信息,如限定的材料范围、知识角度、设问类型和分值等。

2.审材料:依据设问要求,在对应的材料中圈画关键词句,将材料分层标记。

3.联教材:结合材料关键词句及各层内容,锁定教材相关知识。

4.组答案:紧扣材料,依据分值按点作答。一般来说2分一点,6分的题目至少答三点;答案尽量条理化,先写最直接体现的答案。

是什么类

Ø问题示例:

说明了/反应了什么问题/道理?

从中可得出什么结论?

体现了什么观点?

体现了教材中哪些知识?

是如何体现***的?

......

Ø解题技巧:

①析材料。圈画材料关键词句,分析主要反映的是什么问题、现象等。

②联教材。依据这些问题或现象,准确对应其体现的教材知识。

③组答案。将材料信息和所体现的教材知识一一对应作答。

【归纳/概括类】

Ø问题示例: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

材料所给漫画共同说明/反应了......

Ø解题技巧:

①概括。从整体和细节上对情景内容进行全面概括。

②总结。找出情景材料之间的共性,回归教材,寻找相关的知识或原理。

③作答。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述答案。

【为什么类】

Ø问题示例:

为什么......

请说明......的原因/理由/依据/意义/作用。

谈谈......的必要性/积极影响/有何价值?

......的相关依据是什么?

谈谈......的合理性?

Ø解题技巧:

此类问题作答是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具体分析:

①必要性:如从国情、政策、现状、事实等客观条件的角度分析。

②重要性:如从事件的作用、意义、影响、目的角度入手分析。

③可能性:如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等。

对于重要的分析可以从以下角度切入:

①主体意义:如对自身、他人、企业、社会、国家等的影响。

②范围意义:如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影响。

【论证类】

Ø问题示例:

请举例论证......

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请说明你的观点并运用相关事实加以论证。

......

Ø解题技巧:

此类问题依据以下步骤解答:

①道理论证题:明设问--联教材--陈观点。

②事例论证题:明设问--联生活--列事例。

【辨析类】

Ø问题示例:

结合所学道德与法治内容,对上述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Ø解题技巧:

此类问题依据以下步骤解答:

①亮明观点。明确辨析的问题,判断正误,并表明自己的观点。

②分析论证。联系所学知识和原理,论证题目观点(行为)“对在哪里、为什么正确(积极方面)”或“错再哪里、为什么错误(消极方面)”;另外,对于片面的观点要补充完整。注意分析过程要事理结合,联系材料。

③总结提升。回应题目话题,提出解决方案。

【评价类】

Ø问题示例:

如何看待......

......进行评价。

运用相关知识对......进行点评。

Ø解题技巧:

①定性。依据法律或道德等相关知识,对人物行为作出概括性结论。

②评价。探究人物的精神品质或行为影响(积极、消极)

③总结。总结说明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做。

【做法类】

Ø问题示例:

你有哪些建议?

我们应付诸怎样的行动?

请你出谋划策?

请你为他排忧解难?

请你开出合理的“处方”。

......

Ø解题技巧:

此类问题作答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明确主体:针对同一事件,个人、家庭、集体、学校、社会、国家等不同主体有不同的做法。

②明确角度:个人角度可以从思想和行动等方面结合实际给出做法;家庭、集体、学校、社会、国家的等角度需要依据具体问题或要达到的目的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理解/认识/启示类】

Ø问题示例:

谈谈你对......的理解。

谈谈拟的收获。

......对我们的启示时什么?

......给我们哪些借鉴?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拟的感悟。

......

Ø解题技巧:

此类问题作答时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具体分析:

①是什么:说明材料反应的问题和现象。

②为什么:说明材料反应内容的依据、原因、作用、意义、目的、影响等。

③怎么做:根据材料反应的现象或问题,提出相应主体今后应该怎么做。

【主题班会】

1.活动主题:主题的设计要紧密联系材料内容和题干要求,中心明确,句式简短。

2.活动目的:紧扣活动主题设定。

3.活动准备:确定人员和小组分工;收集并整理与主题班会相关的资料;写发言稿或提纲;提前准备班会会场布置用的物品并布置会场;确定主持人、发言人、参与嘉宾等。

4.活动步骤: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阅读/分析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请参与嘉宾或学生代表发言;分组交流讨论,选出小组代表进行发言。

5.活动收尾:进行活动总结、发出倡议等。

【社会调查】

1.调查主题:有关什么的调查(:一般的主题也可)

2.调查目的:依据主题确定。

3.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参观访问、网上调查、座谈会、观察记录、实地调查等

4.收集资料的途径:上网查询、查阅报刊资料、访问专家或老师、观察记录等。

5.活动准备:确定活动时间、地点;拟定调查问题;确定分组,明确任务;强调注意事项。

6.活动步骤:拟定调查提纲,明确各组的职责;采访有关人员、实地调查或参观访问;整理调查资料,就调查结果讨论、交流;④写调查报告,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倡议书】

写倡议书的一般要求:主题明确,中心明确,观点正确,说服力强。

倡议书要包含以下内容:

标题:通常只写倡议书三个字。

称谓:有明确对象的,写上倡议对象的名称,如同学们。

正文:包括倡议目的和事项。倡议目的包括倡议的原因、意义,理由要充分。倡议事项要具体、可行、简单扼要。

署名、日期

【研学旅行】

1.活动准备:确定研学主题;明确研学目的;分组讨论,确定研学目的地、时间;规划旅行路线;商议具体项目;准备好研学旅行所需的物品;了解活动纪律及注意事项。

2.活动开展:实地考察,研学采访,旅行采风。

3.注意事项:

(1)为达成效果:提前了解研学旅行目的地的风俗习惯、传统习俗等相关知识,并提出具体的行动要求;做好充分的研学准备,确保活动有序开展;在研学过程中认真听取讲解,做好记录;研学结束后对研学内容进行反思、杭理和总结。

(2)活动纪律:爱护文物古迹,不乱刻乱划;文明有礼,关爱和帮助同学;保证自身安全,不脱离团队;等等

【模拟法庭】

1.活动准备:分配角色、分析案例、撰写法律文书、布置法庭场地、悬挂国徽、准备法槌和桌子等道具。

2.审判长应具备的条件:熟悉相关法律条文;熟悉审判程序;坚持司法公正;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行。

3.活动收获/意义: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治信仰;了解法律程序,增强规则意识;体验司法公正,增强公平公正意识;增强公民法治意识,学会依法维权;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等等。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