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概括主旨情感的321模式”

2024-11-23 08:29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19人
高考“散文概括主旨情感的321模式”例解

一、高考真题
例(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阅读文本见本考点考向一《“九一八”致弟弟书》)
2.对于弟弟先后在上海和山西的两段生活,“我”都放在周围年轻人的群体生活中来叙述,且有不同的感受。请对此加以分析。
答案 ①弟弟与流浪在上海的年轻人,虽然充满力量,但前路迷茫,使“我”感到“慌乱”和“忧郁”;②山西前线的年轻士兵,充满热情和生命力,是国家的希望,因此“我”感到“开心极了”,即便没见到弟弟,“我”也感到“放心”;③“我”的感受既出于对弟弟的深切感情,也寄寓着“我”对年轻人群体的热望。
二、知识梳理
主旨,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作者对人、事、景、物的认识和态度,以及由此表现出的感情倾向。
1、概括主旨情感的三个方法
(1)分析关键法。对文章的中心而言,文章标题、开头、结尾,文中的抒情议论句、某些情感倾向明显的描述词句等,或直接表露情感和观点,或暗含中心意思,都是关键部分,抓住了这些关键部分,就抓住了文章主旨。
(2)串联层意法。先归纳每段或每层的意思,再将每段(层)的中心联系起来,在整体上找出它们表达陈述的集中点,从而概括出文章的主旨。
(3)因文而异法。①写人叙事类:什么人,什么事,表达了什么精神、人格。要对人物做出评价或赞美,或揭示、评价事件的意义,或从人物事件中生发出对人生等问题的感悟和认识。②写景状物类:写了什么景、物,抒发了什么感情或阐发了什么哲理。③议论说理类: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表明了什么观点。
2、概括主旨情感的两个关注
(1)关注文本的“形”,由“形”悟“神”。根据文中所写的事件、景物、人物等,挖掘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写作目的,同时注意把握文章主要意象的特点及象征意义,从散文的“情、志、理”入手。
(2)有注解的一定不要忽视注解。注解对了解相关时代背景具有重要作用,可由此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
3.一个答题模板
概述文章内容(本文通过记叙……塑造了……形象)+写作意图(表达了……,抒发了……情感愿望)。
三、回归教材
研读《秦腔》第三段。贾平凹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人,作为一位作家,他对秦腔有怎样的认识和感情,说明了什么?
答案;(1)作者将从高高的土屋窗口飘出的雄壮的秦腔叫板置于“天幕下一个一个山包一样隆起的十三个朝代帝王的陵墓”的背景之下,使得秦腔充满了苍凉而厚重的历史感,作者由此感叹:“感觉自己心胸中一股强硬的气魄喷薄而出。”(2)在作者看来,“秦腔”不仅仅是秦地的剧种,更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持久不衰的生命力的象征。(3)此外,作者漫游在秦川大地上,联想到它悠久而雄壮的王朝历史,耳闻目睹了秦腔秦人,深深地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四、学以致用
阅读《汴京的星河》(叶文玲),回答问题。
根据全文,分析作者“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的深层意蕴。
答案:①庆幸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对城市发展新气象感到新奇。②有感于游人众多,人民生活富裕,精神焕发。③现代科技让汴京灯节重现历史繁华,实现了“我”的“星河梦”。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