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典诗歌创造了中国文学的辉煌。它以高贵的形式,华彩的节奏,典雅的词汇,隽永的意境,造出了充满魅力的诗意世界。音乐、色彩和非凡想象力的综合,传达着古老文明的神韵。寄情于田园,流连于山水,微风中的燕子,细雨中的游鱼,大漠的孤烟,春江的花月,在露水的晶莹中颤动的花枝,在深深庭院中无望的等待……这一切,经过无数代诗人编织而成的永久的心灵声音,是这个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古老民族的骄傲。
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灾难,促使人们对原有的一切产生怀疑。当时的普遍想法是,苟能救亡图存而宁肯抛却一切。中国诗界更是如此。打破山林宁静,装进工业时代的喧嚣,由经典的节律和音韵造出的完美受到轻蔑。五四时代,人们要做的事,就是竭力把他们新发现的白话诗,做得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圆润剔透的古典诗。用当时流行的话说,就是“要把诗做得不像诗”。这里有一种“破坏”,也有一种从头做起的创造。
新诗的最初实践者,他们为寻求诗与人们的现时生活状态的契合而创作,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个人以外的社会群体。新诗的纪元几乎就是从书写个人以外的社会生活开始的。郭沫若《女神》集中,那些凤凰再生美妙歌唱,那些要把日月吞下去的天狗狂呼,诗人有时用“我们”,有时用“我”,代表的都是时代和时代的人们。一个从封建时代中解放出来的“我”,在为一个解放的时代而召唤和欢呼。闻一多说《女神》:“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底时代的精神。”
新诗在它的草创期也留下了许多弊端。人们面对新诗普遍忽视诗性的现象,一直有一种“眷念的失落”的情绪。几乎在新诗草创同时,一些诗人便感到新诗艺术表现方面存在匮缺,开始了关于诗的艺术的思考与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