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李东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好比一个人吃饭,如果没有食欲,勉强把饭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感到恶心和呕吐,最少消化不良,不健康。反之,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吞到胃里去,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的消化它。可见,作文教学应着力于使学生想吃,乐于表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下笔有神,乐写、善写作文呢?我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积累,充实仓库,迁移运用
现在有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苦沉浮斗以提高分数,“重理轻文”的现象较为严重,以致于有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理科书”,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言之有物,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积累思想,积累认识,积累文化,积累语言。而要有丰厚的积累,就必须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或熟读精思,融会贯通,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成为自己写作长流不息的清泉。
所以应向学生推荐诸如《诗经》《史记》《搜神记》《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没有任何借口》等语言华丽多彩、生动活泼,内容深邃,意义深远,值得学生学习、借鉴的文学作品。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教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随时积累写作素材。
另一方面,教会学生从社会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任何事,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尽可能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组织参观、游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使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写起作文来,无不随心所欲,内容应笔而生。
二、缘事而作,有感而发,积极为文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有许多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他们总认为要写有意义的事,要写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影响颇大的大事,而对于鸡毛蒜皮、琐碎小事则感到无必要写,没有内容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学生对生活缺乏体验,心中缺少对生活真切的感受。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要激发学生生活联想,形成生活积淀。生活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的宝库,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着不可计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到“日忆”,即每日一忆,对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一次回忆,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在脑海里演一遍电影——这是会想。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思考可以把它写成什么作文——这是记得。为了带动全班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日忆,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比赛,看看谁说得是数量多,质量高。
也有的学生觉得事情不少,可惜没有意义,不能写成作文。因为他对“有意义”理解很狭隘,以为只有好人好事才算有意义。其实不然,凡是对自己或他人具有教育作用,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有所提高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比如:因为“我”上课讲小话,插嘴,不遵守纪律,被老师批评了,这是坏事,但是有意义,他使“我”认识到我做错了;班里的两名同学打架,这是坏事,但是他使“我”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要求学生把这些事情记叙下来,积极动脑,写成一篇篇有血有肉,棱角分明的佳作。打破这些框框,学生纷纷开始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变得有意义起来,这就为作文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宝库,不再为无事可写发愁了。
三、激励为主,自主参与,交流合作
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最好的评定方法是打等级,学生修改后有进步的可升级。同时辅以“表扬信”等通知家长的形式,家校结合,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持久写作兴趣。
作文评改中,更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老师应该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点拨,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因为老师和学生毕竟隔着一层,老师的讲解学生有一种神秘感,理解起来就有化易为难的趋势,而处在同等地位的同学的一两句关键语句往往能轻易化解学生理解上的坚冰,“原来就是这样的啊!”不仅能使学生有茅塞顿开的感觉,而且能激发他的上进心,“其实挺简单嘛!我也会!”这是促使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主动探究的一个重要保障。
教师还可给优秀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使小作者通过面对全体学生朗读优秀习作,产生一定的成功感。教师可以把优秀习作发到有关网站,推荐发表,刊登。写作中存在毛病的学生通过交流合作,找到纰漏,就会仔细回忆,开动脑筋,认真写好自己的作文;而那些经常被教师、同学大力褒奖,作品又被推荐发表的学生,就会产生一定的成功感、荣誉感,会更有信心,争取继续写出佳作,并积极投稿。一时还没有习作发表的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练笔,作文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种喜欢作文的良好氛围。
“滴水穿石非一时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有了良好的兴趣,有了成功的感受,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为时还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