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两主三排四留意,术语敏感藏错词。
主观题:两主三逻四步骤,框架踩分关键词。
一、选择题。
1、两主:主体主题,是否涉及。
2、三排:排错排异排远。
根据术语原理敏感词排错;根据选项与题干是否同词复现排异;根据题干问题与选项是否匹配,是否答非所问,文不对题,排除跑偏远去了的答案。
3、四留意,术语敏感藏错词。
四留意,一留意术语,二留意术语要敏感,三留意错词,四留意错词贵在有一个“藏”的意识。
按照选择题优选优排的原则,排错是第一顺序,也是选择题主要解题方法,故强调一下术语敏感藏错词以排错。
政治选择题答题要用政治术语、政治原理,政治思维,不要用语文思维,特别要抓住政治术语敏感词。
举几个例子:
例1,逆回购是回放资金,不是回笼资金。术语原理敏感词是逆回购。
还有LPR下降(即降低了贷款市场报价的利率),扩大了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并不必然就提高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
就像单价×数量=总价一样,三变量乃至多变量产生的结果,不能用单变量变化来确定。
例2,税收、转移支付属于再分配,不是初次分配。
例3,市场定价,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政府定价。政府虽然不能定价,但是政府监管价格,如果说政府不能干预价格,那就是错误的。
藏错词关键在一个“藏”字,错点往往不显山不漏水,而是附上一层保护膜,隐藏在句子里面,悄无声息,不易察觉。我们可以通过先提取主干,再分析修饰成分,看搭配是否有问题,要字斟句酌,咬文嚼字抠字眼儿,慧眼识珠,找到这只披着羊皮的狼。习惯性方法是字字指读,圈点勾划,全程嘟囔,强化对术语原理词的敏感度。
例1,
上面选择题选项②全过程人民民主完全保障了人民的各项权利,是最真实,最广泛,最管用的民主。
最真实,最广泛,最管用,这是课本里的原话,这是没问题的。但是前面完全保障了人民的各项权利,是课本中没有的绝对项,这是错误的。这也是术语原理敏感词排错。
由此推而广之,我们各科都要警惕绝对项与夸大的错误类型。语文阅读中的选择题,历史选择题,地理选择题,绝对项与夸大,除了课本上有原文原话外,大多是不符合实际的,也就是错误的。
例2,
上面选择题,民主与专政,术语原理敏感词,人民民主不是全民民主,也不是公民民主。还要注意有无涉及的问题,如果材料里面不涉及民主,如上题设问,中国公安机关开展跨国追逃行动,只涉及专政,我们就不要答民主的事儿,①排除,②是因为对敌对分子的专政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不正确,因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看该判断,不直接说专政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而是说“对敌对分子的专政”多少有点隐藏错误,加上一层保护膜的意思。
例3,
上面选择题,①坚定理想信念,立足理论,提高执政能力。立足理论,立足梦想等说法,看似正确,实则不对,应为立足实践。我们高中政治哲学里面涉及立足的,术语搭配敏感词是立足实践和立足整体看部分。这样的判断,藏在句子里面,往往容易被人忽视。
例4,
上面选择题题干材料关键词是“协商”,而选项②通过基层群众自治实践形式的创新,提高基层治理民主化水平。其中政治术语敏感词“自治”与“治理”属于没有涉及,这里是术语原理敏感词排无。
二、主观题。
1、两主:主体主题,是为怎的。
是什么?名词解释;为什么?明白原因;怎么办?找到措施;怎么样?描述情况。
2、三逻:主观题答题的三大逻辑,问题逻辑、材料逻辑与知识逻辑。
1)、问题逻辑,通过题干设问,明确限定题型主体主题。
一是明确限定范围,答题角度。限定答题范围,看用哪一块的知识来回答。是用中特的知识,还是经济社会的知识,民主与法治的知识,文化的知识,哲学的知识,要区分清楚,该用哪块用哪块。
二是明确考查题型。
题型内含的答题要点常思考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办?
我们政治常考哪些题型?常考综合材料题,法律题,辨析题,开放题等。
综合材料题,包括影响类,意义类,原因类,措施类,结合课本原理提炼答题要点,根据不同问题,分别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中的一方面或多方面思考解答。
高三上10月月考26题措施类,材料三句话。第一句话,一个要点。第二句话前半句和后半句各1个要点。第三句话前半句和后半句各1个要点。五个要点主要是根据材料提炼的,材料为主,答题时考虑材料逻辑+知识逻辑。
综合材料题,不要大段反复抄材料,抄材料,那显得太low,老师一眼看破了你没有思路的破绽,后果很严重,他们知道这样的学生肯定不行,连思路也没有,光抄材料,随手给个低分。
如何解决没话说,抄材料的问题?可以将材料置换成课本原理。具体方法是保留关键词,添加修饰语。如完善要素分配,留要素两个字,修饰词改改,置换为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同意替换,置换成课本原理。
题型,除了综合材料题,还有辨析题,辨析题解题口诀:合理不合理,辩证又统一。
还有开放题,就像语文作文题,答题方法:观点+论据。
月考31题是道开放+辨析题,10分,我得了7分,这个题答得还可以。我答了三点。第一点答的课本原理挺多,内容包括我国钢材大量出口,融入全球的经济发展大势,开放式发展,这是正面的钢材出口有利的方面。然后第二点,分析弊端,钢材生产碳排放,污染环境,论据之后得出结论,提出钢材要适度出口。开放题必须有观点,有论据,两者不可偏废。我所阐释的钢材适当出口,就是观点。第三点我又综合了一下,我们要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促高质量发展。以上答题思路从利,从弊,从综合三方面回答。应了那句话,合理不合理,辩证又统一。先说合理,再说不合理,最后得出结论。
开放题,和写作文一样,要有观点,观点一是正确,二是切题,得符合生活实际与材料实际。31题钢材适度出口的观点就恰到好处,既符合实际,也切合材料。然后选择材料中给的相关论据,原理结合材料,进行论证,这和作文是一样的。
题中观点是片面的。
①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国钢铁行业的碳排量是制造业门类中碳排量最大的行业,一味扩大粗钢产量不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②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要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我国粗钢的重要原材料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很高,这要求钢铁行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促进钢铁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
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贯彻开放发展理念,构建起双循环发展格局。我国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高,且缺乏定价权。工B以治风险加大的情况下,我们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林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化解经济风险,实现合作共赢。
该31题上面参考答案就像一篇议论文,先有观点题中观点是片面的(即不能强调扩大出口),然后用了三个排比句,即三个分论点,分别是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论述条理,结构清晰,逻辑性很强。
除了刚才说的辨析题,开放题,相阳老师还讲了图表题、传导题,这两种山东高考不常考。
2)材料逻辑,材料分层,概括层意,明确区分观点和论据。
材料逻辑中,说个投机取巧的小窍门,小细节,若材料里面举了大量的例子,因为考场时间比较紧,例子可以不看,光看看前后观点就行了。因为例子就是说明观点的,光看观点就知道例子是干啥的,不用细看例子了。
再强调材料里的一个词“讲政治”,那必然要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是啥呀?讲政治就是讲方向、讲领导,讲大局。
3)知识逻辑,联系课本内容,明确原理所在的书本、章节及框题,即大中小切口。
3、四步骤:认真审题,找到思路,组织语言,规范作答。
1)认真审题是前提。
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工,七分审题,三分答题,审题就是答题。审题的目的就是明确答题的方向,防止南辕北辙,推倒重来,或答非所问,离题万里。
若审不好题,那么就会产生揪着辫子打一顿,原来还是个秃子的笑话,答题缺乏针对性,属于无的放矢,乱放一通,毫无意义,劳而无功。
审题审什么?审限定词,明确答题的角度,如要你用《民主与法治》的知识答题,你就不要用《逻辑与法律》的知识答题。
审题型,找到对应的答题套路。如问为什么我们要答原因;问意义,我们要答有利于;问影响我们就答谁对谁怎么样?问措施,我们就答应该怎么去做。问的角度不同,答题的侧重点就不同。
期中考试,一道主观题,审限定材料,要求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就是用哲学知识,而我用的经济与社会的知识。无的放矢,得了0分。这个教训是惨痛的,一定要汲取,先审题再答题。字字指读,圈点勾画,全程嘟囔,以这种方式倒逼自己认真审题,多感官审题,多感官答题,这样做,利于凝心聚力,专注有力效果好。
2)找到思路:问题逻辑着手,从拆分题干主体与主题中找角度找要点。材料逻辑着手,从材料分层概括层意及词句理中,找角度找要点。知识逻辑着手,从背诵的课本原理中,找角度找要点。
3)组织语言,尽量用政治术语答题,彰显学科素养深厚。
4)规范作答,各要点之间讲究条理性,逻辑性。逻辑性一般有总分,主次,因果,递进,承接,并列等。
4、框架踩分关键词。
答题,既有宏观上的框架思维,通过问题逻辑,拆分主体和主题,多角度找答题要点,踩分点,关注点。答题时,材料加原理,重点是答好关键词,用关键词来统领本条要点,通过关键词彰显踩分点。老师阅卷重点就是捕捉关键词,答关键词,就是抓得分点,这就是抓住重点,以重点论带动两点论,高效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