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昆虫记》内容梳理(读背知识点汇总)

2024-12-27 00:47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265人
  • 作者介绍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博物学家、昆虫学家、科普作家。他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仔细观察昆虫的生活和它们为生存、繁衍所进行的斗争,然后将其观察所得写成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巨著《昆虫记》。《昆虫记》的成功为他赢得了“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的美名。

31915年10月11日,这位“以昆虫为琴拨响人类命运颤音的巨人”与世长辞。

二、作品介绍

《昆虫记》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一部关于昆虫的百科全书,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作者法布尔通过长时间的细致观察,获得了大量关于不同种类昆虫的特征、习性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将昆虫世界真实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昆虫记》分十卷,每一卷分17~25不等的章节,每章节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在该书中,作者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作者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观照虫性,又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重点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

《昆虫记》是一本讲昆虫生活的书,涉及蜣螂、蚂蚁、西绪福斯虫等100多种昆虫。

另外,此书不仅详尽地记录着法布尔的研究成果,更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和生活状况等。

《昆虫记》不仅仅浸溢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某种精神。那种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这就是法布尔精神。如果没有那样的精神,就没有《昆虫记》,人类的精神之树上将少掉一颗智慧之果。

三、创作背景

1823年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菜昂的一户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困,法布尔被送到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寄养,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媟与蝈蝈儿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15岁时,他只身报考阿维尼翁市的师范学院,并被正式录取。毕业后,法布尔获得一中学教员职位。课堂教学之余,法布尔阅读了一本昆虫学著作,从此做出了要毕生研究昆虫的伟大决定。那一年,他不足十九岁。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独自的、安静的研究,艰辛地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换来的是丰硕的果实。《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

四、作品主题

《昆虫记》以其瑰丽丰富的内涵,唤起了人们对万物、对人类和对科普的深刻省思。作者将昆虫多彩的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通过详细、生动地描绘各种昆虫的外部形态和生物习性,记录各种昆虫的生活和为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与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五、昆虫形象

歌唱家

蝉:

①动虫长期居住在地洞内,等到天气有利时就捅穿泥土,钻出地洞迎接蜕变,它在地洞内向前挖掘时,会用尿液把粉状泥土和成泥浆,压紧压实,以便顺利出洞

②蝉热爱歌唱,在炎热的午后,蝉的声音是一段一段的,中间有停顿,停顿时间取决于天气状况,但在阴天或很冷的天,蝉就不唱了。

蟋蟀:

①在和煦的阳光下欢唱,歌声饱满而洪亮,节奏明快,绵绵不绝。

②意大利蟋蟀在夜间活动,日落时分开始歌唱。只要稍有响动它的歌声就变得飘忽不定。

③完成交配后的雄蟋蟀就算不被雌蟋蟀弄死,也活不了多久,很快就会死亡。

“杀手”

螳螂:

①螳螂有着残忍的习性,它是直翅目食草昆虫中的例外,只吃活的猎物。它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②螳螂会同类相残,在交配的当天,最多到第二天,雄螳螂就会被雌螳螂吃掉。有时甚至在交配的过程中,雌螳螂就会把配偶吃掉。

黑腹狼蛛:

①狼蛛的洞穴深约一尺,直径约为一寸,先垂直然后拐个弯。洞口处内壁有层蛛丝,洞口上竖着保护墙。

②狼蛛在捕猎时会等待合适的时机给猎物致命一击,让猎物瞬间死亡。

绿蝈蝈:

①绿蝈蝈常在夜间捕食蝉,它钟爱蝉的肚腹,尤其爱吃那些没有坚硬盔甲保护的昆虫。

②绿蝈蝈间存在着同类相残的现象,即使食物并不短缺,它们也会吃死去的同伴。太阳落山后蝈蝈们便开始兴奋起来。

金步甲:

①金步甲是毛虫的天敌,是菜地和花圃的守卫者。

②雌性全步甲与雄性全步甲交配后,会残忍地将雄性金步甲杀死吃掉。雄性全步甲虽然身强体壮,却不做抵抗,任由自己被杀死。

萤火虫:

①萤火虫捕食时先将猎物麻醉,使之昏死过去,然后美餐一顿。进食时,萤火虫先把猎物变成稀薄的流质,然后再吸食。

②雌萤发光预示着其交尾期即将到来。萤火虫的发光器受呼吸器官支配,发光是氧化导致的。它能自己控制灯光,随心所欲地调节发出的光芒。

慈母

蟹蛛:

①蟹蛛是蜜蜂杀手,害怕寒冷,最喜欢的灌木是岩蔷薇。

②蟹渚选择在高处筑巢产卵,产下卵后住在由弯曲的叶尖做成的凹室里,为保护巢穴而活。这期间它仅靠母性的献身精神维持生命,留着最后一口气为孩子们咬开出去的大门。

西班牙蜣螂:

①西班牙蜣螂喜静不喜动,只要食物没吃完就不会回到地面,直到一点食物都没有了才开始在夜间觅食、挖洞。

②西班牙蜣螂为子女准备宽敞精致的住宅,认真制作好粪球后开始产卵。它宁可自己挨饿也不让子女缺少食物,产下卵后就一直守护孩子们。

象态橡栗象:

①象态橡栗象钻探橡栗时会缓慢而笨拙地绕着半圆钻探,先是顺时针方向,然后再反过来。

象态橡栗象会到处勘察,精心挑选最适合产卵的橡栗,保证幼虫吃到充足合适的食物。

隧蜂:

①醒蜂每年会生育两次,春天出生的全是雌蜂,夏季出生的雌雄都有。

②隧蜂母亲充当看门人,尽力保护后代。直到洞穴被关闭的那一天,它才会离开自己的家园,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度过余生。

智慧的生命

蝗虫:

幼虫感到自己已经成熟时,便会摆好架势,迎接即将到来的蜕变。从外皮开裂到肚腹末端解放、旧壳掉落、翅膀鞘翅完全展开,蝗虫向我们展示了强大、智慧、完美的生命。

天牛:

天牛幼虫极有远见,它会冒着生命危险为成虫提前准备好逃生之路;会在蛹室里铺满柔软的内衬以保护脆弱的蛹;会做一个矿物质封盖封闭洞口以免蜕变过程中遭受天敌侵袭;会在化蛹前选择头朝洞口的姿势以便成虫顺利爬出通道。

石蚕:

①石蚕生活在泥潭、沼泽中的芦苇丛中,平时隐藏在枯枝做成的小鞘内。

②小鞘是可以活动、随身携带的房子,是石蚕的防御工具,还能让石蚕在水中自由遨游。

隐居者

朗格多克蝎:

朗格多克蝎怕冷,它偏爱植被稀少的地方,住所间隔较远,远离人群。

②独居的蝎子喜欢在日照最强烈的时候待在石板下,它早晚都不外出,天冷就退到洞穴深处,变暖就回到洞口贴在被太阳烤热的石头上取暖。

克罗多蜘蛛:

克罗多蜘蛛一般在有岩石的山坡上安家,住所内整洁、舒适,住所外到处堆满了垃圾。

②克罗多蜘蛛没有高超的猎食技巧,看到有虫子在石块间跳来跳去或来到洞口就将其逮住美餐一顿。填饱肚子后就回到洞内静静地躺着。

认路

红蚂蚁:

①红蚂蚁不会哺育儿女,也不善于寻找食物,它们会抢劫附近不同品种的蚂蚁,使其为自己干活。

②红蚂蚁每次出征路线不一,但回来时一定会沿着原路返回。实验证明红蚂蚁认路靠的是视觉和精确的记忆力。

松毛虫:

行列里的松毛虫总是首尾相接,它们排列得相当整齐,没有间断。

②丝路为夜间觅食的松毛虫指引回家的方向。拿掉松毛虫行列里的首领,队伍没有任何变化;把行列中间的一只松毛虫拿掉,把它吐的丝也切掉,队伍会变成两列,不会会合。

非凡的求偶天赋

大孔雀蝶:

①大孔雀蝶为了繁衍后代而生存,它对进食一无所知,生命只有两三个晚上,刚好够它和配偶相识相遇。

②大孔雀蝶为了它生命的唯一目标--结婚,配备了非凡的天赋。它可以长途跋涉、穿越黑暗、越过障碍,发现自己的意中人。

小阔条纹蝶:

雌蝶会散发出一种气味吸引雄蝶前来,这种气味向远方的雄蝶传递信息并指引方向。气味不是一下就形成的,须慢慢积聚,才能充分地散发出去。

清洁工

圣甲虫:

①圣甲虫不停地搬运粪球、美化环境。它会用带锯齿的兜帽分开粪便,去掉一些纤维后把粪便团起来制成粪球。

②圣甲虫并不总是单独搬运粪球,常有同伴主动跑来帮忙,但这个同伴其实是来打劫的,一有机会便抢走粪球。

负葬甲:

①负葬甲通常将尸体就地掩埋在地窖里,其他昆虫会把干瘪的尸体留在地上,而负葬甲会把尸体整个处理掉,将这块地方整理得干干净净。

②在负葬甲的族群中,所有的父亲都尽心尽力地干活,或是为了自己的家庭,或是为了帮助别人。

粪金龟:

①一只粪金龟一夜大约能掩埋一立方分米的粪便。它会在黄昏来临之际外出觅宝,不断充实仓库。

②粪金龟为土壤的净化、公共卫生的保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植物以及因植物的连锁反应而连带的一大批生物也得益于它们的掩埋工作。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