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历史观为历史学科学习提供了多元视角。全球史观帮助我们跳出局部,理解世界的相互联系,像新航路开辟后的全球互动。文明史观聚焦文明演变,让我们领略文明多样性,如不同古代文明成就与交流。近代化史观能剖析社会转型,如工业革命推动各国近代化。社会史观从基层出发,展现生活变迁。唯物史观揭示社会发展动力,明确人民的主体地位。生态史观关注人与自然。革命史观则梳理革命进程,理解社会变革动力。它们让历史学习更全面深入。
1.定义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强调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它打破了以往以国家或地区为界限的孤立研究方法,关注跨区域的人口迁移、物种传播、技术交流、贸易往来等诸多因素对全球历史进程的塑造。
2.举例
新航路开辟:从全球史观角度来看,新航路开辟不仅仅是欧洲航海家寻找新航路的活动,更是世界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关键转折点。它使得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联系,引发了全球性的物种交换(如“哥伦布大交换”,包括动植物品种、疾病等的传播),改变了世界的人口分布和经济格局。世界市场开始初步形成,各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加速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也不仅仅局限于英国或欧洲。通过国际贸易和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的成果如机器生产技术、蒸汽动力等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世界其他地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这种全球性的经济互动促使全球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逐渐形成,并且进一步加强了全球的联系。
二、文明史观
1.定义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各种文明的演进史,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等多个方面。它关注不同文明的起源、发展、交流与碰撞,强调文明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与演变。
2.举例
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例如古代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这些文明在农业、建筑、文字、宗教等方面都有各自独特的成就。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是物质文明的杰出代表,同时其宗教信仰和象形文字体现了精神文明;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则是物质文明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典型例子,而儒家思想则代表了精神文明的辉煌成就,其科举制度等又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
文明的交流与碰撞:丝绸之路是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造纸术等传入西方,而西方的佛教、葡萄、苜蓿等传入中国。这种跨文明的交流丰富了不同文明的内涵。另外,历史上的十字军东征则是文明碰撞的体现,虽然战争带来了破坏,但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接触和交流,对欧洲和中东地区的文明发展产生了复杂的影响。
三、近代化史观
1.定义
近代化史观主要关注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和理性化等多个维度。它强调这一转变过程中的进步性、阶段性和全球性特征。
2.举例
经济领域:以英国为例,工业革命使英国从传统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强国。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制度建立,煤炭、钢铁等工业产业迅速崛起,英国的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同时,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这一系列变化标志着经济近代化的实现。
政治领域:法国大革命是政治近代化的重要里程碑。法国人民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传播了自由民主等进步思想,通过《人权宣言》等重要文件,确立了一些民主原则,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此后,法国逐步建立起民主共和制度,政治体制走向民主化,对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思想文化领域:启蒙运动是思想文化近代化的关键时期。启蒙思想家们倡导理性主义,反对封建迷信和专制统治。他们的思想如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等,为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文化观念的更新。
四、社会史观
1.定义
社会史观主要关注社会变迁,侧重于研究历史上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习俗、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它从社会基层和普通人的角度出发,展现历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举例
社会结构变化: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传统的社会阶层如农民和手工业者逐渐减少,而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崛起。这种阶层结构的变化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工人阶级的贫困化、劳资矛盾等,同时也促使了工会组织的出现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初步探索。
社会生活变迁:在近代中国,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从服饰上看,传统的长袍马褂逐渐受到西装、旗袍等新式服装的冲击;在交通方面,马车、轿子等传统交通工具逐渐被汽车、火车等现代交通工具所取代;在娱乐方式上,电影、舞会等新的娱乐形式开始流行,这些变化反映了社会生活在近代化进程中的变迁。
社会习俗变革: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许多变革。如废除缠足陋习,提倡男女平等,新式婚礼逐渐兴起,这些习俗的变化体现了社会观念的更新和社会进步的趋势。
五、唯物史观
1.定义
唯物史观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历史观。它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同时,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举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生产力主要以手工劳动和土地为基础,生产关系表现为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农民阶级依附于地主进行生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如工业革命带来的机器大生产,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无法适应新的生产力,于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应运而生。资产阶级通过占有生产资料,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这种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了社会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关系总和。以资本主义社会为例,其经济基础是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并通过雇佣劳动获取剩余价值。基于这种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如资产阶级议会制)、法律体系、思想文化(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观念)等。当经济基础发生变化,如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调整,上层建筑也会相应地发生变革,如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法律和政策的调整等。
人民群众的作用:在历史的诸多重大事件中,人民群众发挥了关键作用。例如,在法国大革命中,广大的法国人民,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平民等阶层,积极参与到推翻封建统治的斗争中。他们通过攻占巴士底狱、雅各宾派专政时期的群众运动等方式,推动了革命的进程,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六、生态史观
1.定义
生态史观强调历史演变过程中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关注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反作用。它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变迁、资源利用、生态危机等问题。
2.举例
古代文明与生态环境:古代玛雅文明的兴衰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玛雅人在中美洲地区发展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但由于过度开垦土地、砍伐森林等活动,导致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加上气候变化等因素,最终使玛雅文明走向衰落。
工业革命后的生态危机: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煤炭、石油等能源的大量开采和使用,以及工厂化生产的大规模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急剧加快。同时,工业污染如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对空气、水和土壤等环境要素造成了严重污染。例如,19世纪英国伦敦的“雾都”现象,就是工业污染导致空气质量恶化的典型案例,这也引发了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和反思。
七、革命史观
1.定义
革命史观主要从革命斗争的角度来研究历史,将历史看作是一系列革命运动的连续过程。它强调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重点关注革命的原因、过程、领导力量、革命对象以及革命的结果和影响等方面。
2.举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原因是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作为领导力量,联合起来反对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经过长期的斗争,包括议会斗争、内战等过程,英国资产阶级最终取得胜利,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这次革命标志着英国从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开辟了道路,同时也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中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背景是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封建专制统治腐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通过组织革命团体和政党,发动武装起义等方式进行斗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次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但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