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一轮复习:一篇文章讲透高考散文的考点

2025-01-18 15:52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144人

散文知识要点


文体特点

形散神聚:理解 “形散” 是指散文的取材广泛,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结构自由灵活。例如,一篇散文可以从眼前的景色联想到过去的回忆,再到对未来的憧憬。“神聚” 是指散文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中心思想,所有的材料都围绕这个中心来组织。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内容涉及地坛的景色、自己的经历、母亲的身影等诸多方面,但都紧紧围绕着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母亲的怀念这一主题。

意境深邃:体会散文通过描绘具体的形象或场景,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情感共鸣。比如郁达夫《故都的秋》,通过描绘北平的秋景,如秋槐、秋蝉、秋雨等,营造出一种清静悲凉的意境,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恋和落寞之情。

语言优美:散文的语言往往富有文采,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它可以是简洁质朴的,也可以是华丽典雅的。比如沈从文的散文语言简洁清新,而徐志摩的散文语言则华丽浪漫,善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感染力。

明确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文学体裁,它可以叙事、抒情、议论。根据内容和主题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等。例如,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像朱自清的《背影》通过回忆父亲在火车站送别的场景,展现父子深情;抒情散文则侧重抒发作者的情感,如冰心的《繁星・春水》满含对母爱、童真等的赞美;哲理散文注重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像周国平的散文常常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修辞手法:熟练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在散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例如,比喻能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把叶子比作舞女的裙,生动地描绘出叶子的形态;排比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感,“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通过排比增强了对爱心作用的赞美力度。

表达方式:理解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这五种表达方式在散文中的综合运用。记叙是叙述事件的过程,描写用于描绘人物、景物等,抒情是表达作者的情感,议论是阐述观点,说明则用于解释事物的特征等。如在鲁迅的《藤野先生》中,既有对在日本留学经历的记叙,又有对藤野先生外貌、言行的描写,还有对藤野先生高尚品质的赞美抒情和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议论。

常见结构类型:熟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等结构。例如,总分式结构在散文开头提出主题或中心观点,然后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像茅盾的《风景谈》开头总述 “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之后分别从不同的场景来具体展现人类活动的伟大。

过渡与照应:学会识别文章中的过渡句、过渡段,以及前后照应的地方。过渡句能使文章的层次更加连贯,照应则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比如在一篇回忆性散文中,开头提到的一个物件,在结尾再次提及,形成首尾照应,增强文章的整体性。

材料的选取:认识到散文材料的丰富性,包括生活琐事、自然风光、历史故事、人物事迹等。如梁实秋的《雅舍》,作者从自己居住的简陋房屋 “雅舍” 的位置、环境、陈设等诸多生活细节入手,展现了自己在困境中的豁达心境。

材料的组织:掌握散文组织材料的常见方式,如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情感变化顺序等。以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为例,文章以雨为线索,时空交错,从台湾的雨联想到大陆故乡的雨,按照作者的情感思绪来组织材料,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主题的挖掘:学会通过分析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以及关键语句来把握主题。例如,标题常常是文章主题的窗口,如《白杨礼赞》,从标题就可以看出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进而挖掘出对白杨树所象征的抗日军民的歌颂这一主题。同时,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抒情议论的段落也往往指向主题。

主题的多样性:了解散文主题可以涉及人生感悟、社会现象、自然之美、亲情友情爱情等诸多方面。例如,鲁迅的《野草》中有许多篇章是对黑暗社会的抗争和对自我精神的探索;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主题则侧重于个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绪抒发和对宁静美好的自然景观的欣赏。

标题类题目

内容方面: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如《记念刘和珍君》标题就表明文章是为了纪念刘和珍而写的。

结构方面: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像《背影》,“背影” 这一形象在文中多次出现,串联起作者对父亲的回忆和情感变化。

主题方面:揭示文章的主题,如《白杨礼赞》赞美白杨树的同时,歌颂了抗日军民的精神品质,标题就点明了主题。

手法方面:运用修辞等手法,增强标题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把耳朵叫醒》运用拟人手法,引发读者的兴趣。

读者方面: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

表层含义:通常是标题的字面意思,与文章的内容直接相关。例如,《故都的秋》表层含义就是北平的秋天。

深层含义:包括象征意义、比喻意义、双关意义等,往往与文章的主题相关。如《囚绿记》,“囚绿” 表层是作者把绿色的常春藤囚禁在房间里,深层含义则象征着作者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以及在困境中不屈服的精神。

内容本身的作用:考虑内容对主题表达、人物塑造、情节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比如在描写人物的散文中,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可能体现其性格特点,推动情节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主题的展现。

内容在文中位置的作用:开头部分的内容可能起到引出下文、奠定基调等作用;中间部分的内容主要是承上启下、推动情节;结尾部分的内容则常常是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照应开头等。

方法:学会提取关键信息,根据题目要求,梳理文章的情节、人物、事件等。可以按照时间、空间、人物活动等线索进行概括。例如,概括一篇叙事散文的内容,可以先明确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简洁地表述出来。

注意事项:概括要全面、准确、简洁,避免遗漏重要信息或加入自己的主观评价。

概括内容要点:

分析内容作用:

人物形象类题目

对主题的作用:人物形象往往是主题的载体,通过人物的经历、情感等来揭示主题。例如,在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形象,通过展现他的迂腐、善良等复杂性格,揭示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这一主题。

对情节的作用:人物的行为和选择推动情节的发展,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是情节展开的重要因素。

从人物描写入手:通过分析文中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来把握人物形象。例如,从 “他的脸上满是皱纹,眼睛深陷,却透着一股坚定的光芒” 可以分析出人物饱经沧桑但意志坚定的特点。

从人物事迹和环境入手:人物在具体事件中的表现能体现其性格,同时,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也会影响人物形象。如在一个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人物的坚韧、勇敢等品质更容易凸显。

人物形象特点分析:

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结构思路类题目

结构技巧:包括开头结尾的写法(如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等)、中间的过渡衔接(如过渡句、过渡段)、行文线索(如以物为线索、以情感为线索等)、照应(如首尾照应、文题照应等)。

作用分析:结合具体的结构技巧,分析其在使文章条理清晰、结构严谨、主题突出等方面的作用。例如,开头开门见山的写法能直接点明主题,引起读者的注意;过渡段能使文章的层次更加自然流畅。

划分层次方法:根据文章的内容变化、表达方式转换、时间空间的转移等标志来划分层次。比如,从记叙转为抒情议论的地方可能是层次的划分点,或者从一个场景转换到另一个场景的部分可以划分层次。

概括层次内容:在划分层次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梳理出文章的行文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层次:

结构技巧及作用分析:

语言赏析类题目

风格类型:常见的语言风格有质朴平实、华丽典雅、清新自然、幽默风趣、深沉凝重等。如汪曾祺的散文语言风格是清新自然、质朴平实,而余秋雨的散文语言风格则较为深沉凝重、富有文化底蕴。

赏析方法:通过分析文中的词汇选择、句式运用、修辞手法等来确定语言风格,并结合文章内容体会这种风格对表达主题、营造氛围等方面的作用。

修辞手法角度:判断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按照 “点明修辞手法 + 结合内容分析表达效果 + 表达的情感或主题” 的思路进行赏析。例如,“那棵树像一个忠诚的卫士,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树比作卫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的挺拔和守护姿态,表达了作者对树的赞美之情。

句式特点角度:分析句子的长短句、整散句等特点。长句表意严密、精确细致,短句简洁明快、节奏紧凑。整句形式整齐、音韵和谐,散句自由灵活、富有变化。如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短句和反复的运用,增强了语气,表达出作者对春天的急切盼望之情。

表达方式角度:从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角度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描写句可以营造意境,抒情句能够表达情感,议论句有助于揭示主题等。

用词角度:分析句子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对句子表达效果的提升作用。

从词语的含义入手:分析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意思,包括其本义和在文中的临时意义。例如,“这花红得有些嚣张”,“嚣张” 本义是放肆、跋扈,在这里用来形容花的颜色,赋予花一种强烈的、富有冲击力的形象。

从表达效果入手:考虑词语对描绘形象、表达情感、营造氛围等方面的作用。如形容词可以使描写的对象更加生动形象,动词可以使描写更具动态感。

三、阅读训练与总结反思

阅读训练

选材广泛阅读:选择不同类型、不同作者、不同主题的散文进行阅读,包括经典散文和高考真题中的散文。如古代散文可以阅读唐宋八大家的作品,现代散文可以阅读鲁迅、朱自清、老舍等作家的作品,当代散文可以关注毕淑敏、迟子建等作家的散文。通过广泛阅读,熟悉散文的各种风格和题材。

模拟题练习:按照高考的要求和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模拟题练习。在练习过程中,严格控制时间,提高阅读速度和答题效率。做完题目后,认真对照答案,分析自己的答题思路与标准答案的差异,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

总结反思

错题分析:对于做错的题目,仔细分析错误原因,是因为对文章内容理解不准确、答题技巧不熟练,还是知识漏洞导致的。例如,如果是对文章主题把握错误,就需要反思自己在阅读时是否忽略了关键语句或没有从整体上理解文章;如果是答题技巧问题,就针对相应的题型,复习答题方法。

知识巩固与拓展:根据错题分析的结果,对薄弱的知识板块进行巩固复习。同时,对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新的知识点、新的表现手法等进行拓展学习,积累文学常识和答题素材。例如,如果在阅读中发现了一种新的修辞手法或结构方式,就深入研究它的特点和作用,并记录下来,以便在考试中能够灵活运用。


【例文】

水银花开的夜晚

        迟子建

猫冬让北方人筋骨疲弱,所以当积雪消融,埋藏在雪下的枯草出狱似的,瑟瑟缩缩地出现在阳光下时,人们以为摸到春天的触角了,奔向户外的漫步者不在少数。寒风虽是强弩之末,但威力尚存,我不幸被击中,有一日傍晚从江畔回来,咳嗽流涕,身上阵阵发冷。

我便取放在玄关托盘上的体温计,想看看自己是否发烧。我取体温计的时候,不慎将外壳的护帽朝下,这一竖不要紧,由于对接处咬合不严,护帽叛徒似的落地而逃,将体温计彻底出卖了,它随之坠落,摔成两截。

它这一跌,我家的黑夜亮了。

从玻璃管内径流溢而出的水银,魔术般地分裂成大大小小的珍珠状颗粒,像一带雪山巍峨地屹立在我面前。我先是拿来一块抹布擦拭,以为它们会像水滴一样,迅速被吸附,①岂料它们欢欣鼓舞地一分二、二分三、三分四地遍撒银珠,泻地水银非但未少,反而如满天繁星,在白桦木地板上,朝我眨眼。它们近在咫尺,却仿佛远在天边,不可征服。

我少时数理化不灵光,对水银的了解,竟来自当时广为流传的一本小人书《一块银元》,主要情节围绕一块银元展开,写了穷人的苦,地主的恶,其中最让人惊悚的情节,是一个地主婆死了,她的儿子竟让一对童男童女为他老娘殉葬。他们给童男童女灌注了水银。故事浓墨重彩的是那个身世凄惨的童女,在出殡的行列中,她端坐在莲花上,手持一盏纱灯,双目圆睁,虽死犹生。她的亲人在路旁声声唤她,可她无法应答了。那个画面给我幼小的心灵,带来了浓重的阴影,恨地主,也恨水银。水银是毒蛇,它要了如花似玉的姑娘的命!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水银制品,除非是在镇卫生所。我那时感冒了,发烧了,抗拒去卫生所,骨子里是恐惧水银体温计。总觉得我的腋窝藏着火苗,会将爆竹似的它引爆。它灿烂了,我就黑暗了。体温计是恶魔,这在看过《一块银元》小人书的同学心中,根深蒂固。以至于我们憎恨一位班主任老师时,私下议论要是小人书中被灌注了水银的是她,而不是那个女孩,该有多好。好像我们真的掌握了水银,都会沦为施恶的地主婆的儿子。这位班主任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她中等个,微胖,圆脸上生满雀斑,厚眼皮,眼睛不大,但很犀利。她不是本地人,住在学校的板夹泥宿舍里。因为没有食堂,她得自己弄吃的,所以我常在清晨去生产队的豆腐房买豆腐时遇见她。因为怕她,又因为豆腐房总是哈气缭绕,人在其中如在雾里,面目模糊,我假装没看见她,溜之乎也。

我们为什么怕这位老师呢?她严厉起来不可理喻。她有一杆长长的教鞭,别的老师的教鞭只在黑板上跳舞,她的教鞭常打在学生手上。期中期末考试总成绩不及格者,是她惯常教训的对象。她会让他们伸出手来,这时她的教鞭就是皮鞭了,抽向落后生。痛和屈辱,让被打的同学哇哇大哭。这种示众的效果,倒是让所有的学生不甘落后,刻苦学习了。但大家心底对她还是恨的,她头发浓密,梳着两条粗短的辫子,我们背地就说她带着两把锅刷;她脸上的雀斑,被我们说成耗子屎;她擦黑板上红红白白的字时,粉笔擦不慎碰着脸,成了大花脸,我们在底下偷着乐,没一个提示她的。

她管理班级严格到什么程度呢?要是教室的泥地清扫不净,值日生的苦役就来了,会被罚连续值日。最让我们难堪的是检查个人卫生,我们上课前她会手持碎砖头,高傲地站在门口,我们则像乞丐一样朝她伸出手去,如果我们的手皴了,或是指甲里藏污纳垢,她会扔给你一块碎砖头,让我们出去蹭掉手上的皴,抠出指甲里的泥,砖头在此时就成了肥皂了。如果春夏秋季,拿了砖头的学生会去溪边洗手,冬天时只能用积雪清理了。我有一次也被检查出手上有皴,不允许我进教室,我一赌气,到了溪边,把她那堂课都消磨掉了。看山看水,看花看草,不亦乐乎。我面临的惩罚,可想而知了。这位班主任老师看上去跋扈,但她业务好,很敬业,也有善心。有的同学家贫,她家访时会带上她买的作业本,她还帮助交不起学费的学生交费,并带我们进城,去照相馆拍合影。当然,她还常在我们下午该放学时,给我们加一小节课,讲那些经典的励志故事。如果是冬天,天黑得早,讲台就点起一根蜡烛。烛火跳跃着,忽明忽暗,她的脸也忽明忽暗,那也是她最美的时刻。她不用教鞭,脸上的雀斑看不见了,语气温柔,面目平和。

她离开我们小镇,似乎没有任何预兆。突然有一天,她要调到黑龙江东部的一个小城去,说是她恋人在那儿,是去结婚。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她是一个女人,是个有人惦念的人。

她要离开了,按理说我们是奴隶得解放了,该同声庆祝的,可大家突然都很沮丧,因为她一点狠劲都没了。她带着偿还之意,将自己所用之物,分给常遭她鞭打的人,那多是家庭困难的同学,我听说的就有书本、衣物、脸盆。在她走前,有天我在小卖店碰见她,她还买了一双雨靴送 我。从此后她离开的风雨时刻,穿着雨靴走在泥水纵横的小路上,总会想起她。而她带我们拍的合影,成了同学们最美的珍藏。

四十多年了,我没有她的任何消息,也极少想起她来。但水银泄地的这个夜晚,也过了半百之岁的我,却很热切地思念起她来。不知她是否还在她当年嫁过去的小城。按她的年龄,应是儿 孙满堂,颐养天年了。

我不知当年的这位班主任老师的长辈,是否有出自旧学堂的,她的一些教育方式,私塾痕迹明显,教育为主,体罚为辅,在今天可能会遭到众口一词的谴责。但试想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个荒僻的山镇,一个有抱负的教师,面对着一群天性顽劣的野孩子,她最直接有效的教书育人方式,也许就是恩威并施。她用教鞭打了那么多孩子,可没一个因之受伤,可见她心里是有轻重和尺度的;当她把砖头抛向你,让你蹭掉手上的皴时,尽管你满心不快,但至少让你从此后注意个人卫生,时常用温水泡手,让它们散发出我们那个年龄的手,本该有的鲜润光泽。

再回到体温计碎裂的那个夜晚吧。我关了厅里的灯,打算回卧室休息一下。借着卧室的微光,我突然发现刚清理过的地板上,仍有水银珠一闪一闪的。我不相信,取了手电筒照向那里。呵呀,这分明是一个微观花园么,我发现了无数颗更加细小的水银珠粒,在白桦木地板的表面和缝隙,花儿一样绽放着。

这不死的花朵,实难相送,那就索性不送,我不相信就凭它们,会让我性命堪忧———②将其当花来赏又如何!权当它们是腊梅的心,是芍药的眼,是丁香的小袄,是莲花的罗裙!

因为在黑夜面前,所有的花朵都是无辜的。(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高考散文常考题型示例:

一、散文标题

标题作用分析

从内容来看,叙述的主要事件是发生在水银温度计摔断的夜晚,为故事发生提供背景。

从手法来看,文章采用双关的手法,表层指水银在夜晚的美丽,深层指班主任严厉管教中的可爱。

从读者来看,诗意化表述,引发读者的想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示例:本文以 “水银花开的夜晚” 为标题,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解析要点:标题作用常包括概括文章内容、揭示文章主旨、突出人物性格、贯穿情节线索、吸引读者注意、运用修辞(如一语双关、比喻、拟人等)等。答题时需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不能只罗列术语。

二、插叙的作用

插叙内容及作用分析

结构上,这一故事与上文水银温度计摔碎相照应,也为下文引出少年时憎恨的一位像水银一样恶魔般的班主任做铺垫。

丰富了文章内容。补充、交代了 “我” 少年时憎恨水银的原因,充实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运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表达了 “我” 对黑夜中孤独而美丽地绽放的水银花的赞美。

增加了文章情感的变化,使得文章情节曲折,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示例:从全文看,作者在文中第三段插入《一块银元》这本小人书的故事内容,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解析要点:插叙的作用主要有对情节结构的补充完善(如与上下文的照应、铺垫等)、丰富文章内容、表现手法的运用(如欲扬先抑)以及对情感表达和文章感染力的增强等方面。

三、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特征分析

原则性强,柔中有刚。坚持让学生洗手,讲究卫生;管理班级值日制度严格;傍晚讲课时也有语气温柔,目光平和的一面。

爱岗敬业,有抱负。鞭策学生不甘落后,刻苦学习;快放学时加一小节课,讲那些经典的励志故事;班级管理和教学业务很好。

心地善良,有爱心。家访贫困学生时会带上她买的作业本;她还帮助交不起学费的学生交费,并带我们进城,去照相馆拍合影。

示例:文章在刻画班主任形象时,突出了她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5 分)

参考答案:

解析要点:分析人物形象要从人物的言行举止、事件经历等方面入手,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并结合文本具体事例进行分析阐述。

四、散文的结尾

结尾段作用分析

内容上:一是表达了对水银花的赞美。二是表达了对老师的理解和怀念。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个荒僻的山镇里的一个教师会有那样严厉的教育方式也情有可原。

主旨上:突出了文章主题,达到了卒章显志的效果。在黑暗的环境和时代里,一切美好都是无罪的。

结构上:照应了文章开头部分,水银散落分裂在地,如银珠如星星,美丽纯净又活泼可爱,我家的黑夜亮了。这使得文章更加严谨、连贯。点明了文章标题 “水银花开的夜晚”,使文章结构严谨的同时突出文章主旨。

示例:请结合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段话的作用。(6 分)

参考答案:

解析要点:结尾段作用通常有总结全文内容、升华文章主旨、与开头或前文相照应使结构严谨、表达情感等方面,答题时需全面考虑并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五、重要句段的含义艺术特色


句子赏析(含艺术特色分析)

作者用欣赏的眼光,把水银当作是腊梅的心、芍药的眼、丁香的小袄、莲花的罗裙,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银洒落在地上的美丽场景。

营造了一种诗意的美感,与文章开头对水银的恐惧感形成鲜明对比。

深化文章主题,看似夺人性命的东西也有它的美丽可爱的一面;让我们憎恶的惩戒教育也有它温情的可敬的一面。

长短句交错使用:“岂料它们欢欣鼓舞地一分二、二分三、三分四地遍撒银珠” 是长句,“反而如满天繁星,朝我眨眼” 是短句,长短句的交错使用,使得句子错落有致、富有变化,读起来起伏跳跃、生动灵活。

拟人修辞的使用:它们 “欢欣鼓舞”“朝我眨眼” 等句,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水银以 “人” 的俏皮,写出了撒在地上的水银滚动得灵巧活泼。

比喻修辞的使用:“它们遍撒银珠”“反而如满天繁星” 等句,将水银比作 “银珠”“繁星”,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泻地水银之多、之繁、之亮。

示例:请赏析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①“岂料它们欢欣鼓舞地一分二、二分三、三分四地遍撒银珠,反而如满天繁星,朝我眨眼”。

参考答案:

示例:结合上下文,请赏析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②“将其当花来赏又如何!权当它们是腊梅的心,是芍药的眼,是丁香的小袄,是莲花的罗裙!”

参考答案:

解析要点:句子赏析一般从句子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句式特点(长短句、整散句等)、表现手法(对比、衬托等)以及表达的情感和对主题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要结合文本具体内容阐述其效果。

句子含义理解

“黑夜” 一语双关,既是指时间上的黑夜,也是象征比喻认识或观念上的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某些蒙蔽,影响了对真实的判断。

“花朵” 不但是指真实的花朵,也是指水银花和比喻为班主任老师。

“都是无辜的” 表明从本质上看,花朵、水银花、班主任老师都有属于自己的优点和美好,只是被 “黑 夜” 掩藏了。若摒弃某些蒙蔽,从新的角度看,就可以发现事物的优点。

作者在黑夜的微光中感受了水银花生命的顽强与姿态的绚烂,而触发了对少时班主任老师的思念与理解,从生活的小事中以小见大,表现了生活中的哲理。

示例:如何理解文章结尾 “在黑夜面前,所有的花朵都是无辜的” 这句话的含义?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 分)

参考答案:

解析要点:理解句子含义要从关键词语的内涵、句子的修辞手法、象征意义以及与文章主题、人物情感等的联系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其深层意义。

六、散文的内容

作者认知变化及用意分析

认识阶段:从恐惧水银的毒性,到坦然接受它,最后到欣赏它的独特的美。(2 分)

用意:

内容上,作者对水银认知的变化实际上是写作者对于这位班主任老师的感情的变化的。从一开始怕这个老师,甚至想给她灌水银,再到老师离开时对她的不舍,四十年后重新反思她的教育方式,变得 “热切地思念她”。(2 分)

结构上,对水银的认知的变化是文章的线索,使得文章的结构脉络清晰。文章虽然在时空上跳跃很多,跨越了 40 年的时间,但由于有了这个线索,文章的脉络就清晰了,过渡也显得自然了。(2 分)

示例:根据全文,概括作者对于水银的认知经历了哪三个阶段?作者写对水银认知的变化有何用意?(6 分)

参考答案:

解析要点:概括认知变化要准确提炼不同阶段的特点;分析用意要从内容(如与人物情感、主题表达的关联)和结构(如作为线索串联全文)等方面考虑。

作者情感变化过程分析

老师用恩威并施的方法教育学生,严厉时,学生憎恶她。温和时,老师的业务能力、敬业、善良,受到学生喜爱。

老师离开时,不严厉了,还带有偿还之意,让学生感到沮丧,不舍。

四十多年后,热切地思念老师,对她心怀感激,认为她虽严厉,但惩戒有尺度,在困苦的环境中,出于真诚和善意来爱护和教育学生。

示例:纵观全文,作者对老师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简要概括分析。

参考答案:

解析要点:梳理情感变化过程要依据文中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描述、事件经历等内容,分阶段准确概括情感特点并简要分析原因。

七、散文的艺术特色

特色手法分析(如想象)

由自然景观引起想象。如看到积雪消融后瘦弱的枯草把它们想象成 “出狱似的,瑟瑟缩缩地出现在阳光下”。

由生活中的事物引起想象。如 “我” 把撒了满地的水银想象成 “珍珠颗粒”“满天繁星”,水银也让 “我” 联想到了童年看过的民间故事《一块银元》,表达了儿时的 “我” 对水银的畏惧。

由神话故事引起想象。正因为 “我” 看过民间故事《一块银元》,“I” 想象体温计是恶魔,当 “我” 感冒发烧时很恐惧水银体温计,“我” 想象 “我” 的腋窝藏着火苗,“会将爆竹似的它引爆”。(一点 3 分,回答任何两点给 6 分)

示例:想象大胆奇特而又自然贴切是迟子建散文的一大特色,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特色?(6 分)

参考答案:

解析要点:分析特色手法要找出文中运用该手法的具体事例,阐述其如何体现该手法的特点以及对文章的作用(如丰富内容、营造氛围等)。

整体艺术风格分析

从作品的内容来看,作者以日常生活的体验为切入点,叙述了 “我” 幼小时对水银的恐惧和憎恨,和现在的平常心,乃至欣赏,是一次心灵上的和解,充满了温情。

从作者的情感角度来看,“我” 通过水银对童年生活以及班主任的追忆,既有此时此夜的独自一个的孤独,也有对人间亲情的眷恋,哀而不伤。

从作品的形象来看,作者将水银艺术化,将 “水银溢出” 艺术化为 “水银花开”,富有想象力,作者笔下的水银充满诗意。

从作品的语言来看,作者以细腻而饱含深情的笔触,运用 “微观花园”、“花儿一样绽放着” 等词语,将日常生活的体验形象化、文学化,充满诗意。(①②③④四点任意答三点 6 分)

示例:有人说迟子建的这篇散文 “充满温情而富有诗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参考答案:

解析要点:分析整体艺术风格要从内容、情感、形象塑造、语言运用等多方面入手,找出体现该艺术风格的具体元素并进行阐述。

八、散文物象

物象与人物关联及作用分析

从结构上说,“水银花” 是贯穿全文的线索。(1 分)

“水银花” 隐含喻意,水银有毒但能做成有大用的体温计,班主任 “恩威并施” 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们有潜移默化的正面作用。(1 分)

从情感表达上说,“水银花开” 引起作者对儿时班主任的回忆,流露出作者对儿时班主任的眷念。(1 分)

深化主题。“水银花” 象征班主任的教育方式。作者对班主任 “教育为主,体罚为辅” 的教育方式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认同,与现代人对此教育方式 “众口一词的谴责” 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引起人们对现代人教育方式的反思。“在黑夜面前,所有的花朵都是无辜的”,时代在进步,观念在改变,但不变的是积极投身教育事业,为学生健康成长付出的真心。任何教育方式只要是基于学生健康成长考虑的都具有借鉴意义。(2 分)

示例:“水银花” 是本文构思的关键。作者为何从 “水银花” 想到儿时的班主任,两者有何相似之处?其中蕴含的作者的何种情感与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 分)

参考答案:

解析要点:分析物象与人物关联要从结构(是否为线索)、象征意义、情感表达以及对主题深化的作用等方面进行,要结合文本详细阐述。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