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雕虫也要雕龙
程红兵
语文可以朴实又丰富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字词句段篇,要对文章做鉴赏性分析,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语文教师更多地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语文的细节上,精雕细刻,谓之雕虫。有的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思想名著、文学名著,批判性吸收,谓之雕龙。我以为在语文教学中雕虫和雕龙不可或缺,由于很多人主要是在雕虫,所以我倡导教师要多花点时间雕龙。作为语文教师,我在自己的自留地(自己任教的班级)里实践自己的主张;作为校长,我带领语文教师积极开发相关课程,引导学生广泛吸收中外名家思想精华,打开视野,开阔胸襟。
我在自己的班级里开展了很有意思的实验,让每个学生每个月读一本文化名著。我认为,现在的学生文化积淀太少,文学感受力在下降,批判性思维能力正在弱化,知识面越来越窄,无法和教师产生共鸣。文化积淀太少,学不好语文,也妨碍学生个人的成长。
语文是什么?人们常常把它复杂化,其实语文本来很朴实。学生爱读书,勤思考,会用语文表情达意,这就是学好语文了。我让孩子们读书: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房龙的《人类的故事》、李辉的《风雨中的雕像》、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思朵夫》、卢梭的《爱弥尔》、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宗白华的《美学散步》……就这么一本一本地读下去。我要求学生每周写书摘笔记,写眉批感想;每月写一篇书评或读后感,然后抽一两节课时间来讨论,互相交流、碰撞,不时有思想的火花闪耀出来。在我看来,这就是文化的积淀、思想的熏陶和人格的升华。
在我的课堂上,每节课由一名学生(按学号轮流)介绍一首小诗,然后全班学生用三分钟左右的时间把它背下来,其时我和学生一起口中念念有词。兴致上来,我会诵读表演,摇头晃脑,作得意状,引来满堂喝彩。一个月一本书,一节课一首诗,这就是人生的文化基石。基础教育不就是为孩子们的人生奠基吗?
担任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期间,我组织该校语文教师自编了语文必修教材。这个教材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是经典性。其中的“大师系列”是其他教材没有的,精选文学史上著名的大家作品让学生重点研读。在我看来,人的培养最重要的是气质的培养,气质的养成是需要大师作品熏陶的。所谓大师,其灵魂超凡脱俗,其思想深刻悠远,其作品大气磅礴,其文字蕴含无限张力。孔子的《论语》,司马迁的《史记》,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小说、散文、杂文,莎士比亚的戏剧,托尔斯泰的小说,自有一种气质魅力启人心智,摄人心魄。当下社会有一种文化,消解崇高、消解伟大、消解深刻,平庸化、低俗化、娱乐化,视无聊为有趣,津津乐道于一地鸡毛的琐屑,这种思潮需要我们警惕。学校教育应该培育对真善美和伟大与深刻事物的欣赏,对假恶丑及渺小与平庸事物的厌恶。
其二是自主性,这套语文教材给学生大量留白,留出空间,学生可以旁批、点评,也可以剪贴自己喜欢的作品。同时我们还专设自主学习模块,包括自然情怀、人文修养、科学教育、社会文化四部分,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示范之下自主学习。这样一来,教材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本化,每个学生的语文教材都是不相同的,都带有个人的兴趣爱好,都带有个人的理解体验。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语文课程,实现了教材的个性化。
从更广阔的视角反思课程
中国人非常擅长模仿,人家发明了什么,我们立刻学习模仿什么,有时还能做得很好。中国的应用能力来自哪里?主要来自美国的创新能力。美国的创新能力又从哪里来呢?它和欧洲的思想能力有着内在的关联。思想从哪里来?思想从思想中来。思想来自我们对思想的学习,来自我们对思想的咀嚼,来自我们对思想的吸收,来自我们对思想的批判。换句话说,我们今天还处在应用能力上。中兴这么大的企业,美国人禁售相关核心技术立刻就要倒闭,原因何在?值得思考。我们的学校能不能从今天开始,做一点有益的改变?
世界银行《2018世界发展报告》中“学习以兑现教育的承诺”部分,第一次针对教育发展展开专项讨论,提出如何确保学校教育带来真正的学习。有人认为,今天的学校里,很多学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而是“伪学习”。为什么这样说?其逻辑是什么?我们能不能重返教育的价值观来审视这些问题?比如,我们的学习是不是需要重新定义?有人说,很多语文教师只盯着语文教学,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仿佛世界变化跟自己没有关系。这样做,仅仅抓住了雕虫,忽略了雕龙,对学生的人格养成是十分不利的。
担任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校长期间,我们一开始就进行系统化的学校课程建设、课程内容重构、学科课程重组以及课堂模型重建。在初中开设了“中国文化原典阅读”课程,把中国历史上对中华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的重要作品拿来学习,从“女娲补天”到“夸父逐日”,从《论语》《史记》,到梁启超、胡适、鲁迅、毛泽东的重要作品,都组织学生学习。高中阶段开设了“西方思想文化名著选读”课程,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共产党宣言》……在我看来,人类历史上对人类文明作出卓越贡献的伟大人物,至少应该让高中学生多少了解一点皮毛,于是我们组织学生学习他们的作品,进而让一些有兴趣的孩子从此能够找到相关的路径,自己再进一步深入学习。经典的学习,哪怕是一个篇章、一个节选,至少让孩子们知道星星在哪里。在基础教育阶段,如果学生没有接触这些伟大的名著,也许一辈子就和它们擦肩而过了,再也不会去看这些东西了。让孩子们了解这些在人类文明史上产生过卓越影响的精神财富,对他们的精神发育很有意义。
追寻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
我以为,语文教学的确需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但更为重要的是应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围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我撰写并发表了系列论文《语文人格教育论纲》《培养语文能力同时塑造健康人格》等,先后在《中国教育学刊》《语文教学通讯》等多家刊物发表90多篇论文。我曾应《语文学习》编辑之邀,主持“青春书架”专栏,旨在为中学生采一束阳光,添一羽金黄。我们设想,每个月让中学生读一本好书,无论是哲学的还是文学的,只要是充满爱心的;无论是人文的还是科普的,只要是能启迪智慧的……这样,一年就有12本,6年就是72本。对人的一生来说,固然不多,但却是中学生成长中的72块文化基石!当中学生长大成人,蓦然回首的那一刻,他们会记得与老师曾经共享的一段读书的美好时光,会闻到书页中散发的缕缕芳香……
作为语文教师,当然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语文学科本身的研究上面,但是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把眼界扩开一些?看看2017年新修订的课标,会发现其某些方面与世界经合组织、世界银行所提到的主旨有异曲同工之处。中国课程发展经历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从能力立意到素养立意的过程。面向问题,注重整体,讲究整合,这是语文新课标体现出来的语文教学策略,与过去的教学模式有内在的区别。新课标强调,有文本,但不以文本为纲;有知识,但不求知识的系统与完备;有训练,但不能把训练当作纯技巧分解训练。语文阅读正在走向多元而丰富,我们应当追求的是多元化、多层次、多视角、多关联的阅读领域,追求递进式、交互性、立体性、融通性的阅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