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小见大”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依据写作主题,广泛收集小材料
生活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库,其中的小事如同繁星般数不胜数。这些小事在表面上往往显得平凡无奇,就像路边最普通的石子,然而,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深入思考的心,便能挖掘出它们蕴含的深刻意义。每一个平凡之人,每一件平凡之事,都像是一座蕴藏着金矿的山脉,有着不平凡的精神品质等待我们去开采。
比如,在街头巷尾,我们时常能看到那些为了生活而辛勤奔波的小商贩。他们或许只是在简陋的摊位上售卖着一些看似普通的商品,但在这背后,是他们为了家庭努力奋斗的坚韧身影。无论是在炎炎烈日下,还是在寒风凛冽中,他们始终坚守岗位,这种对生活的执着和责任感,就是平凡之中的伟大之处。再看校园里,那位总是默默为同学修理桌椅的校工师傅,他手中的工具就像是魔法棒,将破损的桌椅修复如初。他的工作看似微不足道,但他对校园环境的维护和对学生的关爱,体现出的是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这些平凡人所做的平凡事,都如同熠熠生辉的宝石,有着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价值。
第二步:精心筛选新颖、典型的材料
尽管我们收集到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在选材时绝不能掉以轻心。每一个事件都像是一颗种子,我们要挑选出那些最有潜力长成参天大树的种子。在选择时,要考量事件是否具有打动读者心灵的力量,就像一首动听的歌曲能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同时,还要看它与文章主题的契合度,是否能像拼图的一块碎片那样,精准地嵌入主题的框架中。此外,更要关注这个事件是否便于我们深入剖析,是否能在思想的深度上挖掘出更广阔的空间。
例如,在写一篇关于“人性之美”的作文时,有许多小事可供选择。其中一个事件是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位年轻人主动为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让座,并且细心地搀扶老人坐下,还一直留意老人的状况,以防急刹车时老人摔倒。这个事件虽然简单,但它生动地展现了年轻人的善良和关爱,能很好地服务于“人性之美”这一主题。而且,通过对这个事件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善良的行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递温暖,影响周围的人,具有较大的思想挖掘空间。相比之下,一些过于平淡或者与主题关联不大的事件,就需要我们忍痛割爱了。
第三步:引述材料后适当分析议论,升华主题
这是“以小见大”写作法中画龙点睛的关键步骤,它贯穿于写作的实际过程中。当我们讲述完一个小故事后,不能让故事就此戛然而止,而要像一位智慧的导师,对这个故事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剖析,从特殊到一般,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观点。通过这种方式,将事件所蕴含的思想性像放大镜一样放大,使其与文章的大主题紧密相连,让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比如,在写一篇以“挫折与成长”为主题的作文时,我们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学习骑自行车的过程中,不断摔倒却又一次次勇敢地爬起来,最终学会骑车的故事。在讲述完这个故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小男孩在学骑车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就像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会遇到的各种困难。他每次摔倒后的重新站起来,象征着我们面对挫折时应有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能帮助我们学会骑自行车这样的技能,更能在我们的人生成长中,让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向着目标不断前进。通过这样的分析和议论,原本简单的学骑车故事就升华到了人生成长与挫折应对的高度,更好地扣住了文章的主题,使文章更具深度和内涵。
从以上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由于我们选取的是小事情,所以有足够的空间对其进行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我们可以深入剖析这些小事的每一个环节,将其内在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从而真正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像是为文章搭建了坚实的骨架,填充了丰富的血肉,有效避免了作文内容空洞无物、泛泛而谈的问题,让文章更具可读性和思想价值。
二、“以小见大”易出现的失误及防范
1.避免事件虽“小”却“俗”的问题
同学们要清晰地认识到,我们所选取的小事绝不是那些低俗、无聊的琐事。当我们把小事作为作文的素材时,不能仅仅满足于事件的“小”,而忽略了其本质的质量。在选材过程中,要始终将材料的新颖性和思想性放在首要位置,如同在挑选珍贵的珠宝时,优先考虑其品质。只有确保材料具有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再考虑其“小”的特点,这样选取的素材才能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吸引读者的目光。
例如,写关于“友谊”的主题,如果总是选取那些千篇一律的同学之间借文具之类的素材,就显得过于俗套。相反,如果选取在自己失落时,朋友通过独特的方式,如制作一本记录两人美好回忆的手账来鼓励自己的故事,就会显得新颖而富有情感深度。
2.避免只讲故事,忽略提炼主题
仅仅把一个故事完整地叙述出来,然后就认为完成了作文创作,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在考场作文中,讲述故事只是一种手段,通过故事传达一个深刻而有价值的主题才是我们写作的最终归宿。因此,同学们在完成故事叙述后,一定要对事件进行抽丝剥茧般的分析,就像从矿石中提炼出珍贵的金属一样,从小事中挖掘出能够让读者眼前一亮的主题。这才是小事在文章中真正的“灵魂”所在,只有赋予故事深刻的主题,才能让作文从简单的文字堆砌上升到思想的表达,从而获得高分。
比如,写一次旅行经历,如果只是描述了沿途的风景和遇到的趣事,而没有从中提炼出关于探索未知、珍惜自然或者自我成长等主题,那么这篇文章就会显得平淡无奇,缺乏深度和内涵。
3.避免片面追求主题“大”而失真
我们要明白,主题的“大”并非是要追求那种“假、大、空”的效果。这里所说的“大”,是指从一个特殊的事例中归纳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道理,但这个道理必须是真实可信的,而不是那种在任何情况下都牵强附会的泛泛之谈。有些同学在写作时,为了让主题显得宏大,往往会故意拔高主题,结果却适得其反,给人一种矫情、虚假的感觉。实际上,主题的“大”是相对的,我们要根据故事本身的内涵来确定合适的主题,做到主题明确具体、贴近生活,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主题与故事之间的紧密联系,这样才能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例如,写帮助邻居老奶奶搬东西这件小事,如果硬要将主题拔高到“拯救世界般的伟大善举”,就会显得非常荒谬。而如果将主题确定为“点滴善举传递温暖,邻里互助构建和谐社区”,就会更加真实合理,也能更好地体现故事的价值。
三、“以小见大”的适用范围
“以小见大法”主要适用于写人、记事类文章。对于那些擅长运用记叙文来展现生活、表达思想的同学来说,这是一种极为实用的写作技巧。通过巧妙地运用这一技法,同学们可以将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点点滴滴,转化为一篇篇生动精彩、富有内涵的作文,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以小见大的独特魅力,领悟到生活中的深刻道理。
1.选材之“小”。文章围绕着苹果这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展开,从妈妈削苹果、自己渴望吃完整苹果,到为生病的祖母削苹果这一系列小场景入手。这些场景是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片段,就像一颗颗细碎的珍珠,但作者却巧妙地将它们串联起来。如妈妈削苹果的细节描写,把削苹果这个小动作写得生动无比,让我们看到了平凡生活中的温馨画面,为后文情感的升华埋下伏笔。这些“小”素材真实可感,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因为每个家庭或许都有类似围绕食物展开的充满爱的瞬间。
2.主题之“大”。作者从这些小素材中挖掘出了深刻的主题——亲情与爱的传递。从简单的苹果分享和削苹果的动作中,展现出家庭成员之间浓厚的情感。祖母对妈妈削苹果的期待、作者对完整苹果的渴望、为祖母削苹果时的紧张以及祖母面对不完美苹果时的幸福笑容,最后作者接过削苹果的“接力棒”,成为传递爱心的“小天使”,这些情节层层递进,体现出亲情在三代人之间的延续和传承,这种爱是家庭幸福的基石,也是社会中温暖情感的缩影,从小事上升到了人类情感中关于爱的宏大主题。
3.升华之妙。在为祖母削苹果这一情节后,作者没有停留于故事表面,而是通过描写祖母的笑容和自己内心的感受,巧妙地进行了主题升华。让读者明白,重要的不是苹果削得好不好,而是这份蕴含在其中的心意和爱。这种升华自然流畅,没有刻意为之的痕迹,紧扣住了以小见大的核心,使文章避免了仅仅叙述事件的单调,而是让整个故事充满了温情和深刻的内涵,展现出作者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情感深刻的理解。
总的来说,作者成功地运用“以小见大法”,将平凡的生活素材转化为了一篇充满情感深度的佳作,让读者在小小的苹果中看到了大大的爱的世界,值得肯定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