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头段落之六法
(一)单刀直入式
此方式犹如利剑出鞘,直刺文章主题核心,毫不拖泥带水。以写“梦想的力量”为例,开头可如此表述:“从古至今,无数仁人志士皆因梦想而砥砺奋进,或为治国安邦之宏图,或为科技兴邦之壮志,或为艺术传世之追求。这就是梦想的力量,于黑暗中指引方向,在迷茫时给予前行的动力。”简洁有力地阐明梦想的重要性以及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深远影响力。正如古人云:“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去除繁枝冗叶,直抵关键所在,方能迅速抓住读者的目光,开启文章的精彩之旅。
(二)情境烘托式
细腻描绘特定的情境或氛围,巧妙引入文章的情境之中,为主题的展开铺垫情感基石。例如,在创作“秋之思”时,开篇:“秋风瑟瑟,落叶如蝶般在空中翩翩起舞,而后轻轻飘落于大地之上。庭院里的老槐树,孤零零地伫立在那儿,斑驳的树干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残阳的余晖透过稀疏的枝叶,洒下一地金黄,却也难掩那丝丝缕缕的寂寥。”此段文字借秋风、落叶、老槐树、残阳等秋景,营造出一种浓郁的孤寂、落寞氛围,极易触动内心深处的情感琴弦,仿若身临其境,沉浸于这秋意阑珊之中,进而自然而然地对文章后续关于“秋之思”的阐述产生强烈的好奇与期待。所谓“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情境的烘托为情感的抒发与主题的呈现搭建了一座无形的桥梁。
(三)悬念设置式
开头巧妙地设置悬念,恰似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石子,激起读者心中层层涟漪,极大地激发其阅读兴趣与探究欲望。比如,写“神秘的古堡探秘”时,开头可写:“在那遥远而偏僻的深山幽谷之中,有一座古老而阴森的城堡。它那高耸的尖塔直插云霄,墙壁爬满斑驳的青苔,厚重的大门紧闭着,仿佛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每至午夜时分,城堡内便会传出阵阵若有若无的怪异声响。究竟这座古堡背后有着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是尘封已久的宝藏传说,还是一段被历史遗忘的凄美爱情?亦或是……”诚如“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的设置为文章注入强大的吸引力与驱动力。
(四)引用开篇式
借名人名言、经典诗词、俗语谚语等蕴含深刻哲理与文化内涵的语句开启文章,既为文章增添浓厚的文化底蕴,又能精准地引出主题,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以“诚信为本”为例,开头可引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这句穿越千年的名言,深刻地揭示了诚信在为人处世中的根本性地位。”引用孔子的名言,彰显了诚信这一主题的权威性与重要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恰如其分地引用,能使文章在开篇便熠熠生辉。
(五)对比反差式
将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现象或情感置于开头,形成鲜明的对比反差,强烈地冲击读者的视觉与心灵,进而凸显文章主题的独特性与深刻性。例如,写“科技的双面刃”时,开头可写:“科技,如同一把神奇的双刃剑。它以雷霆万钧之势,为我们开启了便捷生活的大门:轻点鼠标,便能瞬间知晓天下大事;足不出户,即可畅享全球购物的乐趣;远程操控,让家居生活智能化随心随性。然而,在这光芒万丈的背后,却也滋生了诸多阴影:网络诈骗如鬼魅般悄然潜入人们的生活,信息泄露似暗流涌动威胁着个人隐私,虚拟社交在拉近空间距离的同时,却又无情地拉远人们心灵之间的距离。”科技带来的便利与危害的强烈对比,引发对科技发展的全面审视与深刻反思,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地跃然纸上。“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鲜明的对比恰似深厚的积累,有力地承载起文章的主题思想。
(六)故事导入式
以一个简短而引人入胜的故事作为文章的开篇序曲,如同一曲悠扬的前奏,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地步入文章的主题世界。比如,写“坚持就是胜利”时,可讲述一个故事:“在古希腊,有一位名叫德摩斯梯尼的年轻人,他天生口吃,发音含混不清,这对于心怀演说家梦想的他来说,无疑是一道几乎无法逾越的巨大障碍。然而,他并未被命运的捉弄所击垮。为了克服口吃,他每天清晨跑到海边,口中含着石子,迎着凛冽的海风,对着汹涌的波涛大声朗诵诗歌与演说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口腔被石子磨破,鲜血直流,喉咙也常常嘶哑疼痛,但他始终坚持不懈。终于,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成为了古希腊历史上最伟大的演说家之一,他的演讲如洪钟般震撼人心,激励着无数人为了梦想而奋勇拼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坚持,是通向成功彼岸的桥梁,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利刃。”故事往往具有独特的魅力,能以生动具体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形象迅速抓住读者的心,使抽象的主题变得形象可感,易于理解与接受。“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故事的导入,为读者提供了直观的感受与体验,为文章主题的深入阐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内容拓展之六法
(一)层层递进式
依照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顺序或思想情感的逐步深化脉络,如剥茧抽丝般层层推进,使文章内容呈现出清晰的层次感与连贯性,引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深入思考,逐步抵达文章思想的深邃内核。以写“人生的成长历程”为例,可从幼年时期的懵懂无知、天真无邪写起,那时的我们对世界充满好奇与幻想,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而有趣;接着过渡到童年时期的初步探索与认知,开始在学校里学习知识,结交朋友,逐渐明白一些简单的道理与规则;然后进入青少年时期的自我觉醒与困惑挣扎,面对学业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复杂以及自我身份的认同等诸多问题,内心充满矛盾与迷茫;再到成年后的成熟稳重与责任担当,在社会的大熔炉中历经磨练,学会如何应对各种挑战与困难,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价值追求;最后延伸至老年时期的豁达与感悟,回首一生,对人生的得失荣辱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释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成长的重要阶梯,层层递进的叙述方式,能够清晰地领略人生成长的曲折轨迹与丰富内涵,深刻体会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与深刻感悟。
(二)并列铺陈式
将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多个方面或元素,以并列的结构形式逐一展开铺陈叙述,如同展开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全面而细致地展现主题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使文章内容饱满充实,如繁花盛开般绚烂多姿。例如,写“城市的魅力”时,可分别从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现代化建筑风貌、丰富多彩的美食文化、热情友善的市民精神、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以及繁荣昌盛的商业经济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些并列的方面各有千秋,相互交织、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城市独特而迷人的魅力。并列铺陈式的内容拓展,能够全方位、多维度地感受城市的魅力所在,对城市有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与理解。
(三)正反对照式
对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的鲜明对比与对照分析,如同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事物的正反两面,使文章主题所蕴含的道理或观点更加突出鲜明,极具说服力与感染力。比如,写“自律的重要性”时,正面可列举诸如科学家牛顿,他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始终保持高度的自律,遵循严谨的科学方法与规律,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对自然奥秘的探索,最终取得万有引力定律等伟大的科学成就;又如文学家鲁迅,他严于律己,以笔为剑,在黑暗的旧中国坚守文学阵地,用犀利的文字唤醒沉睡的民众,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反面则可讲述一些因缺乏自律而导致失败的案例,如某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荒废了学业,失去了宝贵的青春时光与发展机会;一些官员因抵挡不住金钱与权力的诱惑,贪污腐败,最终身败名裂,沦为阶下囚。“正身直行,众邪自息”,正反对照,使自律与成功、缺乏自律与失败之间的因果关系一目了然,深刻领悟到自律在个人成长、事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在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触动与警醒。
(四)细节雕琢式
在内容拓展过程中,注重对细节的精心雕琢与细腻描绘,如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用细腻的笔触为文章注入鲜活的生命力,使文章充满生动性与感染力。例如,写“母爱”时,可这样刻画细节:“深夜,万籁俱寂。母亲轻手轻脚地推开我的房门,昏黄的灯光洒在她那略显疲惫却又满含温柔的脸上。她缓缓走到我的书桌前,将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轻轻放在桌角,那升腾的袅袅热气,如同母亲对我无尽的关怀与爱意,弥漫在整个房间。她微微俯下身,目光落在我正在书写的作业本上,眼神里满是关切与疼惜。她轻轻为我整理了一下凌乱的发丝,动作是那样的轻柔,生怕惊扰了我。那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岁月在她眼角留下的痕迹,那是她为我操劳的印记,也是母爱的深深镌刻。”这些细节描写,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将抽象的母爱具象化,从而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五)事例列举式
大量具体而典型的事例列举,如繁星点点照亮夜空,为文章主题提供丰富而有力的支撑依据,使文章内容充实丰满,具有较强的可信度与说服力。例如,写“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时,可列举京剧在国内外舞台上的精彩演出,其独特的唱腔、精湛的表演技艺以及精美的服饰道具,吸引无数中外观众的目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又如各地传统手工艺人坚守初心,在传承古老技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与市场需求,创新制作出一系列精美的手工艺品,如苏绣、蜀锦、宜兴紫砂壶等,使传统手工艺得以延续发展,还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再如学校积极开展传统文化课程与活动,如书法、绘画、古典诗词朗诵比赛等,青少年在学习与实践中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众多事例的列举就如同多面镜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映出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现状与意义,使读者能够全面而深入地认识这一主题,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六)情感贯穿式
以情感为脉络主线,贯穿文章内容的始终,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将文章中的各个部分紧密相连,使文章充满情感的温度与力量,引发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例如,写“友情的珍贵”时,从与朋友初次相识的那一刻起,那种因志同道合而产生的欣喜与激动,如“他乡遇故知”般令人难忘;到相处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面对困难与挑战,每一个瞬间都饱含着深厚的友情;再到因生活变故或人生选择而面临分别时的不舍与惆怅,心中犹如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交织在一起;最后即使岁月流转、相隔天涯海角,那份对友情的珍视与思念依然如醇酒般在心底发酵,愈发浓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情感的起伏变化如同一首悠扬的旋律,在文章中奏响,使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友情在人生不同阶段的珍贵价值与深刻内涵,从而在情感上与作者同频共振,被文章所传递的真挚友情所打动。
三、结尾收紧之六法
(一)总结升华式
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全面而精炼的总结概括,在此基础上,如凤凰涅槃般实现思想的升华与飞跃,提炼出具有更高层次、更深远意义的主题内涵,使文章的思想境界得到极大提升,给读者留下深刻而持久的思考与启迪。例如,写“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时,结尾可写:“正如李大钊先生所言:‘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在青春的舞台上,我们用汗水浇灌希望,用拼搏书写辉煌。然而,奋斗的青春意义远不止于个人的成长与成就,更是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总结了文章中关于青春奋斗的经历与感悟,又将其升华,使文章的主题思想得到深度拓展与升华,激发对青春价值与使命的深入思考与积极践行。
(二)呼应开头式
与文章开头形成紧密呼应,如回声在山谷中回荡,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浑然一体,给人以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例如,开头写“那座古老的石桥,横跨在潺潺流淌的溪流之上,见证岁月的变迁与历史的沧桑。那斑驳的桥身,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那坚实的桥墩,承载着无数行人的脚步与梦想。”结尾则可应:“如今,石桥依旧静静地横跨在溪流之上,虽历经风雨洗礼,却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使命。见证一代又一代村民的成长与离去,也见证村庄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裕的伟大历程。它就像一位忠实的老朋友,默默地陪伴着我们,成为心中永远无法磨灭的记忆与乡愁的寄托。”开头与结尾对石桥的呼应,强化了石桥这一意象在文章中的重要地位与象征意义,使文章在结构上首尾相顾,回环往复,增强文章的整体感与连贯性,圆满,和谐。
(三)抒情议论式
在结尾处直抒胸臆,尽情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感,或展开深刻的议论,如洪钟大吕般敲响文章的最强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与思想性,在情感上强烈触动的同时,在思想上也能产生深刻的共鸣与反思。比如,写“故乡的眷恋”时,结尾可抒情地写道:“故乡啊,你是我心中永远的港湾,是我灵魂深处最柔软的角落。你的那片土地,孕育了我的生命;你的那方山水,滋养了我的心灵。无论我走到天涯海角,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故乡的影像始终如影随形,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因为你是我生命的根,是我永远无法割舍的眷恋。”抒情式结尾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情感毫无保留地宣泄而出,极易引发情感共鸣。又如,写“道德的抉择”时,结尾可议论道:“在人生的道路上,常常会面临道德的抉择。这些抉择,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关乎个人的品格修养与社会的公序良俗。当在利益与道德之间徘徊时,应坚守内心的正义与善良。一个道德缺失的社会,将陷入混乱与冷漠;而一个人人讲道德的社会,才能充满温暖与和谐。”议论式结尾则能清晰地表明作者的观点和立场,对文章主题进行深入思考,使文章具有更强的思想深度和教育意义。
(四)展望未来式
对文章主题相关的未来发展趋势或前景进行积极乐观的展望,如破晓时分的曙光,给读者带来希望与憧憬,激发读者对主题事物的关注与期待,为文章画上一个充满希望与动力的句号。例如,写“科技创新引领未来”时,结尾可以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正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的门槛上。人工智能将为医疗领域带来精准诊断与个性化治疗的新突破;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创新,将逐步摆脱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还地球一片蓝天绿水青山;航天科技的进步,有望让人类开启星际旅行的新纪元,探索宇宙的奥秘,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我们充满信心,未来将是一个科技创造无限可能、人类生活更加美好的时代。”结尾对文章中关于科技创新的现状与意义后,对未来充满了向往与期待,鼓舞读者积极关注和参与科技创新相关的活动,使文章具有积极的导向性和激励性。
(五)留下悬念式
在文章结尾处巧妙地设置一个悬念,读完文章后仍意犹未尽,心中充满好奇与疑惑,反复回味文章内容,并对主题相关的后续发展进行思考与猜测,从而增加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比如,写“神秘的失踪案”时,结尾可以是:“尽管警方经过多方调查,已经锁定了几个嫌疑人,案件看似即将水落石出。然而,在最后一刻,关键证人却突然失踪,只留下了一个神秘的符号。这个符号究竟代表着什么?是指向真正的幕后黑手,还是另有隐情?失踪的证人又去了哪里?是被人灭口,还是主动隐匿?这一切的一切,都如同重重迷雾,笼罩在整个案件之上,等待着进一步的探索与解开。”结尾如同一把未完成的拼图,缺失的部分引发读者强烈的好奇心,沉浸在文章构建的故事世界中,不断思索案件的真相,为文章增添无尽的余味。
(六)引用收尾式
引用与文章主题密切相关且富有深刻哲理或文化内涵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等作为结尾,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文章的结尾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既能再次强调文章的主题思想,又能借助引用内容的权威性与经典性,提升文章的文化品位与艺术价值,读完文章后对主题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感悟。例如,写“知识的力量”时,结尾可引用:“‘知识就是力量。’培根这句掷地有声的名言,照亮了人类求知探索的漫漫征途。每一次对知识的汲取,都是一次力量的积蓄;每一次对真理的追求,都是一次灵魂的升华。”引用名言,有力地总结知识的重要性这一主题,还使文章在结尾处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
四、注意事项
(一)开头求简,引人入胜
开头段落应简洁明快,避免冗长繁琐。其核心目的在于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清晰准确地引出文章主题。犹如一场精彩演出的开场序幕,只需寥寥数笔,便能抓住观众的眼球,将其引入即将展开的精彩剧情之中。切不可在开头堆砌过多华丽辞藻或无关紧要的信息,以免让读者陷入云里雾里,迷失文章主旨。正如古人云:“简洁是智慧的灵魂。”一个简洁而富有吸引力的开头,能为文章奠定良好的基调,引领读者顺利进入文章的核心内容。例如,在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中,开头往往简洁有力。如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短短一句话,便引发读者对家庭幸福与不幸的思考,同时也为后文故事的展开埋下伏笔。
(二)内容求丰,紧扣主题
在内容拓展阶段,务必确保内容丰富充实且紧密围绕主题展开。无论是采用层层递进、并列铺陈、正反对照,还是其他内容拓展方式,所选取的素材、事例以及阐述的观点都要与主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同大树的枝干与主干,相辅相成,共同构建起文章的主体框架。不能为了追求篇幅或炫耀文采而偏离主题,东拉西扯,使文章内容松散杂乱,如一盘散沙,令人迷茫困惑,无法把握文章的核心思想。“充实之谓美”,丰富而切题的内容是文章具有说服力与感染力的关键所在。例如,在写一篇关于“传统文化传承”的文章时,如果在内容中过多地描述现代流行文化的现象,而忽略了对传统文化传承方式、意义以及面临挑战等方面的深入探讨,就会使文章偏离主题,无法达到阐述传统文化传承这一主题的目的。只有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列举丰富的传承实例,如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民间手工艺的传承故事、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流传与影响等,才能使文章内容饱满,主题突出。
(三)结尾求妙,余韵悠长
结尾部分要做到巧妙自然,给读者留下深刻而悠长的余韵。结尾的方式多种多样,无论是总结升华、呼应开头、抒情议论,还是展望未来、留下悬念、引用收尾,都要根据文章的整体风格、主题思想以及情感基调进行精心选择与创作,使其与前文内容浑然一体,水到渠成。不能为了结尾而结尾,生硬牵强地拼凑词句,导致文章虎头蛇尾或画蛇添足。一个好的结尾,应如余音绕梁的音乐,在文章结束后仍能在读者心中久久回荡,引发读者的思考与回味。例如,鲁迅在《故乡》的结尾写道:“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一结尾不仅呼应了前文对故乡现状的描写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思考,还通过富有哲理的话语,升华了文章的主题,给读者留下了关于希望与行动的深刻思考,使文章具有了超越故事本身的深远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