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作用题及划线句理解题的答题技巧(含例题及答案)

2025-01-18 15:49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42人

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当面对高考语文材料分析题时,考生需要仔细阅读、分析、比较所给的几个材料,以便找出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或共同点。材料题需要我们有比较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老师分享一些答题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提高解题效率。


‌散文中划线句子含义的答题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句子位置‌:首先,需要确定划线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这有助于理解句子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和意义。

‌筛选相关段落‌:找到划线句子所在的段落,并阅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背景和语境。这有助于更准确地解释句子的含义。

3‌.概括提炼答案‌:在理解句子含义的基础上,概括提炼出答案要点。可以通过筛选相关段落中的关键词语来帮助总结答案。


‌具体的答题技巧包括‌:

‌1.借力选择题选项‌:如果题目有选择题选项,可以利用这些选项中的信息来帮助解答。选项中通常包含丰富的信息,可以直接摘取用于答题。

2‌.分析结尾画线句‌:划线句子通常出现在文章结尾,可以通过重新阅读相关段落来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并进行批注。

‌3.关联词答题法‌:使用关联词来总结句子的中心思想,如“无论……都……”等,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快速答题。

‌4.模板答题法‌:先确定文章的中心点,梳理出关键词,然后按照固定开头模式来组织答案。例如,“人生之路漫长,每个人都会遇到坎坷与挫折,只要我们目标坚定,面对困难不妥协不放弃,有解决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我们的人生之路就会更加灿烂”。

通过以上方法和技巧,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解答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古典牵挂

①晚间闲来无事,便于灯下读信。在这些信札里,有一封是用毛笔写的,写在荣宝斋出品的六行笺里。雪白的纸底,鲜红的竖栏,加上清秀婉约的小行楷,一展开就让人心情舒畅。我已经收存不少时人信札,这封信自然也在此列。来信者无名气可言,腕下却如此自如和畅达,也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了。再翻动其它信函,都无这般美妙,有几封还是电脑打出来的,字迹工整之至,只是没有神采;排列有如侍卫,只是活气尽消。我弄不清楚为什么不亲自援笔,给我一点亲切。

②我自然想起魏晋人来了。现在我们学他们韵味十足的书法,大都是当年往来的手札。那时没有电话,也没有电脑,但是文房四宝却家家都有。魏晋人似乎就是为翰墨而生的,他们各自有着古怪的脾性,有时聚在一起,或悟言一室之内,或放浪形骸之外;而各自为阵时,又往往做些今人看来可笑诙谐的事儿。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这些人特别爱写信,即使鸡毛蒜皮的事也要研墨敷纸,乘兴一挥。现在看这些信的内容着实无太多意思,如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函,内容是“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在我看来,魏晋人手札中多如欧阳修所言,是“致暌离,通讯问”,史料价值无多。不过魏晋人偏爱写信却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书法珍品,这是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的。

③写信是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心态的。古人有个很有意思的推理,以为官告不如私告,私告又不如简札。这主要是说心态的转换过程:写官告一本正经毕恭毕敬,写私告随和一些放松一些,而到写简札,则往往信笔草草,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写错了也无甚要紧,涂抹画圈,穿插增补,尽可随意。有时把玩六朝人的清雅笔墨,再想想他们拂麈清谈弦歌对酒,一千多年前的人物风采宛在眼前。在历史的秤盘上,一位书法家能占着多大的分量?这是大家都清楚的。然而千年之后,我们还是要通过这些遗留物,窥视他们的内心世界。一件伟大的作品,究竟运用了怎么样的技巧,我想这是可以测量出来的,要测量出笔墨间的情感可就艰难多了。它们的神秘有一部分是时间赠予的,时日越久,越发有诱惑力。我们试图品味出这种神秘,去接近那些桀骜不驯的灵魂。

④现在,这样美妙的简札越来越少了。透过电脑打出来的方块字,我一目十行,清晰无误,可是我的心却毫无知觉,不能上升到审美这个层面上来。我全然看懂了文字内容,却无法透过文字内容去捕捉里边的心境。如果不是太忙的话,我也会研一盘墨,在墨香散发的空气里,连续写一晚上的信,我习惯了纵向延伸,小行草首尾相衔如璎珞连结。我想这种畅快的字势一定会把我的情绪带到远方,让我的朋友感知。当然,有时我也带着不愉快的心绪来回信,寥寥数笔中一定会沾惹上愁烦的丝丝缕缕,但愿友人收到我的信时,不要受到影响而闷闷不乐。我所自慰的是挥毫时,一点都没有掩饰或刻意,笔下流露的都是此时的真实,我希望我在读别人的信时,也能读到这种赤裸的情怀。

⑤希望归希望,用“凤眼法”或“拨镫法”执笔,心闲气定地在宣纸上按提顿转,写出铁划银钩的人毕竟少了。近代以来,以此作为文人遣兴..的就不多,更不消说商业大潮席卷之际。我认识的一些人,对电脑熟 之至并且入迷,就是没事也坐在屏幕前动弹手指。他们对文房四宝日益生分,将其尘封于角落。一种文化用具被搁置,不仅改变了手的用途,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我们的观念和思维,包括书写过程中那种趣味,诸如笔墨中的格调、意境、性灵、睿智,真要说清还颇费口舌呢!好在人的趣好千差万别,也没有人来一统,便给了我很大的自由度。我没有电脑,也没往这方面想,凡作文都用手写。我对一笔一画写字有着浓厚的兴趣,有时从早上写到深夜,看着一个个黑腾腾的汉字形态各异纵敛有度,真是如食防风粥,口角余香,妙不可言啊!如果打草稿,文思泉涌喜不自胜,我会用一条呼啸的弧线划过,点缀几个符号,就可代表一些气势奔腾的长句。至于文中的穿插就更多了,使得纸面如同立体交叉的网络,让人看了眼花缭乱。我觉得我犯不着快,慢慢地琢磨和梳理,兴味无穷。把字打得一溜小跑似的人,未必能领略这种书写的乐趣。

⑥这总是会使我怀念那些笔墨飞扬的时代。就从书法家自觉创作的晋代算起,一千多年来,文人是与笔阵图、翰墨池不可分的。他们习惯借助这种形式抒情写意,使自己的情怀有所附丽。整个生存环境弥漫着墨香,浸润其中令人心醉。因为我们已经很难嗅到墨香,这种香味和书香一样,都属众香之首。我到过不少朋友家中,家家都装修得如丽人居所,也有宽敞的书房,只是桌上没有摊开的毛毡,更不见笔墨踪影。

⑦我也有过怀疑,是否在追怀一种无望的梦及无望的承诺?朦胧中失手碰翻了笔洗,清水沿桌蔓延开,一直向对面扑去,我与古人似乎就这一水之隔。他们悄悄地走了,正如悄悄地来,感觉着羊毫在纸面上细微的摩擦,就会感觉着古文人的你来我往,生生不绝,共同存活在这个空间,参与我们的岁月、我们的生活。屏息静气地倾听,湿漉漉的笔墨里有着他们吞吐的气息。 常常会由此展望唐书的庙堂气色,向往宋书的倜傥诙谐。随着庙堂的颓圮化为泥土,笔歌墨舞也偃旗息鼓。坦然面对这样的事实,历史永远不会再次回首。鲜活的生命律动,总是应和着这个现实世界的鼓点。不过,对于一些个体的人来说,在他们的居所,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永远会留下这么一个空间,让飘逸着灵性和率意的古典翰墨,安然回归。

(取材于朱以撒的同名散文)

1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窥视他们的内心世界  窥视:暗中观察,偷看

B. 以此作为文人遣兴的就不多  遣兴:抒发情怀,解闷散心

C. 对电脑熟稔之至并且入迷   熟稔:十分熟悉

D. 随着庙堂的颓圮化为泥土 颓圮:倒塌,堕落,败坏


1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作者看来,电脑打印出来的信没有神采和活力,手写的信札更能带给人一种亲切感。

B. 作者认为魏晋文人所写信函没有价值,多是写些日常琐事,如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函。

C. 简札行文流畅,情感真切,作者提倡亲朋好友之间用这样的自然不加修饰的交往方式。

D. 文房四宝逐渐被尘封角落,不仅带来书写方式改变,也带来了人们观念和思维的改变。

18.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画线句的内涵及表达效果。

                                                                   

19.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七段所写内容在全文中的作用。


参考答题:

18.画线句“因为我们已经很难嗅到墨香,这种香味和书香一样,都属众香之首”,意思是现在的人们已经很少写毛笔字,很少练习书法了,书法艺术在民间的流传日渐式微。而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阅读一样,都属于最高一级的传统文化。

在表达效果方面,句子中作者用墨香代指书法,以书香代指阅读,将书法与阅读相比较,指出其在生活中与阅读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同时,将其称为“众香之首”,指出其重要性要高于其他的传统文化,突出了书法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高地位。

19.在内容上这段文字总结了全文,指出了书法曾经的庙堂地位已经一去不复返,但同时指出其对于个人心灵濡养的作用。这一段文字既是总结,又提出希望。“在他们的居所,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永远会留下这么一个空间,让飘逸着灵性和率意的古典翰墨,安然回归”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推崇,既丰富了文章的思想性,也深化了主题。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