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类阅读中,赏析句子是深入理解文本、把握作者思想情感和艺术特色的关键环节。一个精妙的句子,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文学的殿堂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可能通过生动的修辞,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可能运用细腻的描写,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也可能凭借独特的句式结构,营造出别样的节奏与氛围。然而,面对这些丰富多彩的句子,我们该如何准确地赏析呢?从哪些角度入手才能真正领略其精妙之处呢?本文将为你一一揭晓,带你走进文学类阅读赏析句子的奇妙世界,帮助你掌握赏析句子题目的有效方法和技巧,提升你的文学鉴赏能力。
一.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确认修辞手法:首先要判断句子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例如,“月亮像个大圆盘,高高地挂在天空。” 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分析表达效果:
比喻:能够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使读者更易理解。上述例句把 “月亮” 比作 “大圆盘”,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亮又圆又大的形状。
拟人:赋予事物人的特征,让句子充满生命力。比如 “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钻” 把小草拟人化,生动地表现了小草在不经意间生长出来的状态,也体现了春天的生机。
夸张:突出事物的特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通过夸张的手法,极言瀑布落差之大,气势之磅礴。
排比:增强语势,使文章节奏分明,同时也能更好地表达强烈的情感或突出事物的特点。例如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使用排比,从不同角度强调了爱心的重要性。
二.从表达方式角度赏析
记叙:如果句子是记叙性的,主要看它是否简洁明了地叙述了事件的过程。例如 “他早上起床,洗漱完毕,就匆匆忙忙地去学校了。” 这简单的记叙,让读者清楚地了解人物的行为动作。
描写:
人物描写:若句子是人物描写,要分析它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如 “她的眼睛亮晶晶的,仿佛藏着万千星辰,笑起来的时候,嘴角有两个浅浅的酒窝。” 通过外貌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一个眼睛明亮、笑容甜美的人物形象。
环境描写:对于环境描写的句子,要考虑它对烘托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或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比如 “夜幕降临,寒风呼啸着穿过树林,发出呜呜的声响,让人不禁感到一丝恐惧。” 通过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
抒情:抒情的句子主要看它是否真挚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例如 “啊!故乡,我是多么思念你,思念你那片广袤的田野,思念你那潺潺的溪流,思念你那淳朴的乡亲。” 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议论:议论性句子则看它是否能深刻地揭示主题或表达作者的观点。如 “挫折是人生的磨刀石,只有经历挫折,才能让自己的意志更加坚强,才能更好地走向成功。” 通过议论,表达了作者对挫折的积极看法。
三.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
象征:如果句子使用了象征手法,要分析象征物与被象征事物之间的关系。例如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这里白杨树象征了北方农民和民族精神,使抽象的精神品质具象化。
对比:分析对比双方的特点以及这种对比对表达主题或刻画人物的作用。比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通过两种人的对比,突出了有价值的生命和无意义的生命的区别,深化了主题。
衬托:分清是正衬还是反衬,以及衬托的对象。例如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用蝉噪、鸟鸣来衬托山林的幽静,属于反衬,更突出了山林的宁静。
伏笔:若句子是伏笔,要分析它为后文哪些情节做了铺垫。比如在小说开头提到 “他每次出门都会带上一把旧雨伞,那雨伞看起来很普通,但他却视若珍宝。” 这可能为后文雨伞隐藏着重要秘密等情节做了伏笔。
四.从用词角度赏析
动词:动词的使用往往能够精准地描绘动作,使画面感更强。例如 “他猛地一跺脚,转身就走。”“跺脚”“转身”“走” 这些动词,生动地展现了人物愤怒离开的场景。
形容词:形容词可以细腻地描绘事物的性质和状态。如 “那是一个静谧的夜晚,月光如水般洒在大地上。”“静谧” 这个形容词,很好地营造了夜晚宁静的氛围。
叠词:叠词能够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和表现力。比如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曲曲折折”“田田” 使句子更具节奏感,也更形象地描绘了荷塘和叶子的状态。
五.从句子结构角度赏析
长短句结合:长句可以详细地表达复杂的内容,短句则简洁有力。例如 “在那个宁静的夜晚,月光温柔地洒在大地上,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我和他漫步在小路上,轻声交谈着。突然,一只夜莺从我们头顶飞过,‘啾’的一声,消失在了远方。” 长短句结合,使文章节奏有变化,既有舒缓的描写,又有突然的变化。
整散句结合:整句使句子形式整齐,散句使句子结构灵活。如 “爱心是冬日里的暖阳,温暖人心;爱心是沙漠中的清泉,滋润灵魂;爱心是黑夜里的明灯,指引方向。拥有爱心,生活处处充满希望。” 前面的排比整句增强气势,后面的散句自然过渡,使表达更丰富。
通过对文学类阅读赏析句子题目的多角度探讨,我们可以发现,赏析句子并非难事,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方法和角度。从修辞手法到表现手法,从关键词语到句式结构,从人物描写到环境描写,每一个角度都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理解句子深层含义和艺术魅力的窗户。在实际阅读中,我们要善于综合运用这些角度,灵活地去品味和赏析句子,让那些看似平淡的文字在我们的眼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感受文学的博大精深,进而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在文学的海洋中畅游,领略无尽的美好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