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春节,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打我记事起,春节就与热闹、团圆、欢乐紧紧相连。随着我慢慢长大,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变化,可春节的那份独特年味,却始终如一。
小时候,年味是奶奶亲手做的糖瓜。每至腊月,奶奶便在厨房忙碌起来。她把麦芽糖放入锅中,小火慢慢熬制。我搬个小板凳坐在旁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锅。麦芽糖在锅里逐渐融化,变成浓稠的糖浆,颜色也越发金黄透亮,像是被阳光浸润过。奶奶用筷子挑起一点糖浆,放入冷水中,待糖浆迅速凝固后,拿出来给我尝。“甜不甜?”奶奶笑眯眯地问。“甜!太甜啦!”我一边嚼着糖,一边含糊不清地回答。那香甜的味道瞬间在口中散开,一直甜到心里。做好的糖瓜,一个个圆润可爱,像晶莹的琥珀。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这小小的糖瓜,是我对新年最甜蜜的期待。
后来,我上了小学,年味变成了和小伙伴们一起放鞭炮的欢乐。除夕夜里,吃完年夜饭,我就迫不及待地拉着小伙伴们跑到院子里。我们手里紧紧攥着鞭炮,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胆大的男孩子拿着打火机,小心翼翼地点燃鞭炮的引线,“嘶嘶”声响起,大家立刻四散跑开,捂住耳朵,眼睛却紧紧盯着鞭炮。随着“砰”的一声巨响,鞭炮在夜空中绽放出五彩的光芒,如同盛开的花朵。我们欢呼雀跃,笑声在夜空中回荡。那一声声鞭炮响,驱走了冬日的寒冷,带来了新年的喜庆,每一声都敲打着我们对新年的热情。
上初中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过年又有了新的乐趣。大年三十,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的同时,还会在手机上抢红包。家族群里,长辈们纷纷发红包,红包的消息提示音此起彼伏。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盯着手机屏幕,手指快速点击,每次抢到红包,哪怕金额不多,也会开心得哈哈大笑。抢完红包,我们还会在群里发祝福语音,远在千里之外的亲戚也能通过网络感受到我们的祝福。这小小的手机屏幕,跨越了距离的限制,让亲情在虚拟空间里紧紧相连。
岁月变迁,春节的庆祝方式越来越丰富多样,但不变的是那份浓浓的亲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论是小时候的糖瓜,还是现在的网络红包,都承载着春节独有的年味,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深深扎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永远不会褪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