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历史大联考关于“文明”的历史小论文的答题思路指导

2025-01-24 03:03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25人
有一道大联考历史卷的历史小论文材料取自孙皓晖的著作《国家时代:人类国家文明的历史发展逻辑与中国文明解析》。

命题人惯常使用掐头去尾的手法,选取出来的只言片语很难让学生从中提炼到有效信息。
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何拟定论题,展开论述呢?

在看不懂材料的情况下,我们通常的破题手法是在材料的出处中寻找关键信息。
这本书名为《国家时代》,副标题是“人类国家文明的历史发展逻辑与中国文明解析”。
绝大多数同学都没有读过这本书,压根不知道作者如何解释“人类国家文明的历史发展逻辑”与“中国文明解析”之间的关系。但绝大多数老师应该给学生讲明过“人类国家文明的历史发展逻辑”。
要知道人类国家文明的历史发展逻辑,需先知晓人类国家文明的历史发展趋势。
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角度看,人类国家文明的历史发展趋势无非两条:
一、从横向看,人类文明由分散走向政体;
二、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由低级迈向高级。
那么是什么推动了历史如此发展呢?
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角度可以看到两个原因:
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直接原因是阶级斗争推动。

重温历史发展的趋势与蕴藏其中的历史规律后,论述的核心要点我们已经掌握。
论述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我们必须用历史情境支撑观点。
这里必须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就浮现出来了。
如何界定文明?
这是一个难题,因为学者们对文明的界定并没有统一的认识。
这让中学师生无所适从,但并非没有解决之道。
我们可以从教材中提到的文明相关的词汇做反向推演。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中提到了“古代西亚文明”。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中出现过古代非洲文明、古代美洲文明。以上均是用时空信息来划分文明。
以此类推,你还能框定出哪些文明呢?
我们也可以从教学中常用的文明相关词汇推演。
讲述工业革命时,我们会引申出“工业文明”,与此相仿还可以引申出“农业文明”、“游牧文明”。
讲古代文明产生时,我们通常会采用“大河文明”一词来概述四大文明古国,突出自然环境对文明的深刻影响,由此可以引申出“海洋文明”、“草原文明”。
掌握了这些与文明相关的主要概念,我们接下来要梳理文明之间的关系。

文明之间发生关系主要有三种,这点认识可以从选择性必修中获得。
其一是战争,其二是移民,其三是商贸。
前者是暴力的方式,后两者较为和平——某些移民和商贸也夹杂着暴力,例如臭名昭著的“三角贸易”。
无论如何,战争、移民、商贸客观上让不同的文明之间产生了联系。

随着联系的产生及逐步密切,不同的文明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发生变化,有的是发展,有的则是衰亡。
判断文明发展的标准是由低级向高级、由分散走向整体两条。
这里就需要列举具体的历史情境加以说明。
引导学生枚举时依然要以时空信息为经纬,我们可以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文明互动,也可以用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文明互动。
如果是前者,紧扣文明由分散走向整体,当然,这个过程中文明也会有从低级迈向高级的迹象。
如果是后者,紧扣文明由低级迈向高级,当然,这个过程中文明也会有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迹象。
毕竟历史发展的横向联系与纵向联系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

关于文明互动,有种错误的看法所谓“文明冲突论”要值得警惕。
世界文明从古至今一直多元并存。
在人类文明史上冲突固然有,但这种特殊情形并不持久,所谓“骤雨不终朝,飘风不终日”。
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和平共处、各美其美,在交流互鉴中共生共存,逐渐形成密不可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