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一中 侯 巍
中考兼具合格性考试和选拔性考试两种功能,保证98%的同学考试合格,这就限制了中考的难度。而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只有极其优秀的学生才能考进985、211,高中学业自然比初中艰难很多。甚至,高中有不少学科,尤其是数学和物理,不是仅仅靠努力就能见效的,还得有系统的规划,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的方法。
单从数学试题的难度和分值来说,高中数学试题难度大,赋分也高,数学一道选择题或填空题5分,一道大题15分以上,任何一个粗心或一个演算步骤的失误,都会改变孩子的成绩和排名,所以某次孩子没考好,不一定是相应的知识没学好,可能是某些细节和规范没有注意到,没有做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虽然孩子在初中排名班级前或年级前几,但是同班同学哪一个不是尖子生?到了高中之后,如果家长还指孩子每次考试、各科排名都很靠前,估计再优秀的孩子一时半会儿都很难做到。
重点高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案例,孩子小学、初中一直领先,到了高中之后,家长依然期望极高,孩子考不好,就觉得孩子没努力,于是否定,批评。实际情况是,囿于学业难度,即便是学生全力以赴,也不可能达到家长设定的目标。因此,考试一次家长就否定一次,打击一次,否定和打击的次数多了,孩子会觉得学习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家长,为家长的虚荣,为家长的面子,学习是为了圆家长的“清北梦”,是为了满足家长的“985”“211”情结。同时,因为家长的期望值过高,孩子觉得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家长的期望,都不可能让家长满意,于是他们干脆就不努力了。
3.要重新定位孩子的成绩和排名,找准位置再出发。
在重点高中,尤其是郑州一中,学生中间卧虎藏龙,加上中考试题过于简单,结果是能考上郑州一中孩子真实的学业水平相差并太多。因此,到了高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高中是一条新的起跑线,任何一个学生都有领跑的机会,任何一个学生也都有下滑的可能。因此,孩子入学后,只要努力了,不管考多少分,排名多少位,家长都要先学着去接受,接受孩子的“平凡”(他可能只是众多“学霸”中平凡的一员),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他很难做到科科优秀,样样领先)。
家长要学会客观冷静地重新定位孩子的成绩和排名,要以某次比较差的成绩为坐标,期待他慢慢进步,把眼光放长,帮助孩子做好三年的规划,高考的最后一战能考好,才算好,其它考试,都是历练。
另外,学生初中成绩好,高中成绩不理想可能会有各方面的原因。比如,适应能力、对细节和规范的把控、初三暑假有超前学习(初高中衔接没做好)、高中要有的学科思维和学科素养学生是否真正具备等。找到原因对症下药,你家初中优秀,现在依然聪明的孩子很快就能进步,不要因为一次考试的失利而妄自菲薄。
“相逢已是上上签,何必相煎煮余年”。希望你们:相信自己,相信孩子,相信学校,相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