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经典?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说:“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
经典,亦诗,亦画,亦歌,亦文。仔细咂摸,品味其间,或香、或甜、或酸、或辣,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成了经典的味道,如举一壶陈年佳酿,如品一杯深山香茗。经典,“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经典,有的温馨,有的悲凉,有的婉约,有的隽永。经典,仿佛是一块温润的玉,晶莹剔透,毫无杂质,即使把它放到其他首饰中,也能显示出耀眼的光芒,让你禁不住为它沉迷,为它疯狂。
经典,不一定煌煌万言,不一定妖娆华丽,但每一句话的背后都蕴藏了无穷的玄妙。每一部经典,都是一片情感的花圃,思想的世界。阅读经典,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思考,不断获得心灵的涅槃,就是沐浴在大师智慧的河流中逐渐净化自己的灵魂,就是沉浸在贤哲们思想的波澜中提升生命的境界。
有多少好书经得起重读?我常常这样想。直到有一天读近代历史学家夏曾佑先生的《中国古代史》,其中有言:“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单单一句“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让我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一部语录体的《论语》,历代文人学者见微知著,读出了深刻而广博的思想,北宋宰相赵普甚至读出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惊世之语。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论语》中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悬挂在纽约联合国大厅,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汉内斯· 阿尔文博士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世纪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无不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源远和高雅,无不显示出中华文化的魅力。
当代学者蒙曼有个非常朴实的比喻:“如果把中国文化比作一桶牛奶,打成酥油后,最精华的部分就是诗词。”虽历经沧桑,却依旧口齿噙香,余韵悠长。难怪有人对《诗经》作出如下的阐释:“绝不可将之视为已经死去的文字、已过时的语法堆积而成的篇章。我们一定要记住,那些无名的作者,都曾经像我们一样活过、爱过、悲伤过、欢乐过,都曾经像我们一样,在红尘里经历生老病死、爱恨嗔痴;那些现在看起来似乎已经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的字句,都是从曾经活生生的生命与际遇中来的,是最朴实最真挚的歌唱,充满了爱、怨、幸福、痛苦、希望,正如我们现在听到的流行音乐。”
“欣赏唐诗,真是一件快乐的事。”蒙曼教授说。有学者研究认为,唐诗之美,美在盛世的风骨;美在其人,风流蕴藉;美在其律,隽永朗朗;美在言有尽而意无穷,言有穷而情不可终,宛如《红楼梦》里黛玉读《西厢记》“嘴角不禁生出缕缕清香来”的感觉。
唐诗就像一位风度翩翩的英俊少年,用青春、自信、乐观和进取,燎原在大漠、田园、山川、仕途上,拥簇成一个绚烂的盛世的百花园。写落花,没有一丝一毫的伤感,而是“花落知多少”的少年般的单纯与天真;写边关,没有苦寒,有的只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惊喜;写送别,没有“儿女共沾巾”的悲戚,有的只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慷慨。无论是爱之缠绵、月之思乡,还是隐之山林、宴之酣饮、宦之得意,即使隔了千年,仍让人有心有灵犀之感。这也就不难理解闻一多先生何以会在唐诗面前如孩童般欢呼雀跃,何以把唐诗称作“诗唐”了!
古人云:“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阅读经典,不只是单纯的接受,而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可以这么认为,阅读经典就是在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就是在享受人生的另外一种经历。经典的作家(者)们分别站在他们所处的那段特定的历史时段里向我们倾诉那段历史的曲折和沧桑、不屈和悲壮、浪漫和缠绵。徜徉在帧装或古朴或雅致的经典著作中,穿行在思想的丛林里,漫步于山水间,我们就会不时地遇到一些智者、逸者、旷者、幽者、达者,与他们促膝交谈,“思壮阔而有金戈铁马,想柔情而有小桥流水”。书中那一朵朵美丽清纯的笑靥,那一份份催人泪下的感动,那一些我们仿佛遇到过的黎明和黑夜,还有那些发黄的故事,宛若记忆般跃然脑际。
朱永新教授曾说过:“追寻自己的梦想,任何人都能够创造辉煌;追寻伟大的灵魂,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就是这些雕镂着生活的经典文字,打碎了时光,揉进了悲和喜,笑和泪,声和色。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品味出其独特的色、香、味。借用著名导演王家卫的话说,就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有时会让人感受到一种“欲罢不能”的磁力;或有一片风雨洇润的宁静,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敬畏和珍惜,值得我们追着说一声“谢谢”!
有人把阅读经典比作“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我以为再恰当不过了。对一个读书人而言,谁能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将潜心阅读经典变为一种自然的自觉的行为,谁就越接近高贵、臻于高贵。就像京剧《红灯记》中李玉和所说的那句台词:“有了这碗酒垫底儿,什么都能对付。”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若禀经以制式,酌雅以富言,是仰山而铸铜,煮海而为盐也。”那就让我们以久久为功的勇气,从今天开始,在袅袅的时光里,“煮海为盐”,直奔经典,并让心灵在经典的慰藉中得以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