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例题】(山东临沂2025高二上期末《她是一片绿叶》史铁生)
在散文中,充满辩证色彩的语言表达往往蕴含着思想的力量。请从文中举例分析。(6分)
①比如,“法律不承认感情”和“孩子的真情也不承认法律”,揭示了生活的残酷和真情的可贵。
②比如,“这样想过无非得一个笑,知道这对上帝未免苛刻”,彰显了作者的通透豁达。
③比如,“我也盼望自己的作品被社会承认”“实现了我也不会觉得是什么了不起的幸福”,引人思考人生的价值。
④比如,文中写代沟时,说“叛逆是创造的开始”,充满了辩证法,引领人从生活的不如意中汲取希望。
(6分。答出一条得3分,答出两条得6分。每条中举例1分,分析其表现的思想2分。如有分析其他句子,如“做人的重要不在于用笔写,而在于用心行”“人的生活不够美,所以才希望从艺术中看到美”等,只要合理即可酌情给分;但如果举的不是“语言表达”而是文中的叙事情节,不给分)
【知识梳理】
一、考查角度:能辨识,明特点,知作用
二、散文中辩证语言的特点
1.矛盾统一性
辩证语言将相互对立的概念、观点或事物特征并置一处,揭示其内在的统一联系。比如在探讨“自由与束缚”时,会指出自由并非毫无限制的随心所欲,而是在遵循一定规则(束缚)前提下实现自我价值与精神解放,看似矛盾的两者实则相互依存。
2.动态变化性
强调事物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如描述人生境遇,会提到顺境可能隐藏危机,逆境也能成为成长转机,随着时间推移和条件改变,事物性质与状态会发生转化。
3.全面综合性
避免片面孤立看待问题,力求从多个角度、层面分析事物。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既会肯定其功绩贡献,也会指出其局限性,全面客观展现人物全貌。
三、散文中辩证语言的作用
1.深化主题
使文章对主题的探讨更具深度和广度。通过辩证分析,打破常规单一思维模式,引导读者从不同视角理解主题内涵。如在以“苦难与幸福”为主题的散文里,辩证语言阐述苦难如何磨砺人,成为通往幸福的阶梯,幸福又如何在苦难映衬下更显珍贵,从而深化对人生复杂体验的思考。
2.增强逻辑性
让文章论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运用辩证语言组织观点,先提出矛盾双方,再剖析其内在逻辑关系,使论证环环相扣、严密有序。在探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时,先说明传承是创新基础,创新是传承延续,进而阐述两者相辅相成推动文化发展,增强说服力。
3激发思考
引发读者深入思考,拓宽思维视野。辩证语言呈现的复杂矛盾关系,挑战读者固有认知,促使其突破思维定式,培养多元思维能力。如关于“科技进步利弊”的散文,辩证语言展示科技带来便利同时存在负面影响,激发读者对科技发展方向与人类未来关系的思考。
4丰富情感表达
使情感抒发更细腻真实。生活充满矛盾冲突,辩证语言能准确传达这种复杂情感。如回忆故乡,既有对儿时美好时光眷恋,又有因故乡变迁产生的失落惆怅,两种情感交织,丰富情感层次,引发读者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