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历史课标新题型及答题方法指导

2025-02-06 00:00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80人

中考新趋势   

跨学科·素养创新练   

基础·分点练   

维度1 中华英雄谱   

1.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可以归入“甲午英烈”这一栏目,D项正确。邓世昌是抗击外国侵略,不是为革命牺牲,排除A项。“禁烟英雄”是林则徐,排除B项。“变法志士”指的是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排除C项。

2.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王进喜、邓稼先、雷锋、焦裕禄都是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出现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体现的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D项正确。A项说的是红船精神,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不怕牺牲、乐观主义的精神”和“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的精神”,排除B、C两项。    

3.B

[解析]根据关键句“若鸦片一日未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前期,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林则徐力主禁烟,1839年6月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B项正确。郑成功的事迹是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排除A项。左宗棠的事迹是率军收复了新疆,排除C项。邓世昌的事迹是在黄海海战中力战殉国,排除D项。

维度2 小钱币,大历史   

4.C

[解析]观察图片可知,汉五铢钱、唐开元通宝、清康熙通宝等钱币形制的沿革,基本沿袭了秦朝的圆形方孔半两钱的外形,体现了我国古代钱币铸造文明的延续性,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体现不出文化多样性和外交和平性,排除A、D两项。思想开放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

5.C

6.B

维度3 历史上水路交通的发展   

7.B

8.A

9.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现代维吾尔语和古波斯语的某些发音十分相似。结合所学可知,丝绸之路途径今伊朗高原地区和今新疆,促进了两地的经济与文化交流,A项正确。北魏孝文帝改革、隋朝大运河都没涉及对外交流,排除B、C两项。郑和下西洋不涉及新疆地区,排除D项。

维度4 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   

10.A       11.D    

维度5 在身边发现历史   

12.A

[解析]玉龙出土于辽河流域,蛋壳黑陶高柄杯出土于黄河流域,骨耜出土于长江流域,这些早期文明成果都是来自不同的流域,这说明中华早期文化分布较广,A项正确。

13.A

14.(3) 评选时间:1988年。历史背景:改革开放。

评选时间:2009年。历史背景:奥运会的举办。(选择其他时间也可,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特点:涉及领域多;建筑技术先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等。

维度6 历史地图上的世界格局   

15.A

[解析]1949年,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联邦德国”,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民主德国”,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A项正确。“热战”的表现为美国侵朝战争、美国侵越战争等,排除B项。图片信息未涉及北约和华约,排除C项。西欧走向联合是在20世纪60年代,排除D项。

16.(2) 变化:国家增多,出现许多新的国家(如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部分国家疆域发生变化(如德国疆域变小、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有些国家名称发生变化(如俄国变成苏联)。

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凡尔赛条约》的影响。

提升·综合练   

1.(1) 开辟者:张骞。变化:由海陆并举、海路空前繁荣到海陆衰落。

(2) 共建“一带一路”:促进沿线国家经济互联互通、互利互惠:推动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合作共赢。新航路开辟:推动了殖民掠夺,扩大商品销售市场,推动了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3) 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建设一个互联互通、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世界。    

2.(1) 关爱动物,热爱自然;对自然不过度开发,取之有度,有节制;遵循客观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等。(任意2点即可)

(2) 特点:加强立法,用法律保障环境的治理;环保法律内容广泛,覆盖面广,形成法律体系;先发展后治理;等。(任意2点即可)

原因:工业革命后,蒸汽机的大量使用,煤炭燃烧导致污染严重;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人口增长,给环境造成负担;英国民主政治建设、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等。(任意2点即可)

(3) 原因:南北战争期间颁布《宅地法》、向铁路公司授地等措施的实行带来大量劳动力;铁路的贯通、旱作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机械的应用。(任意2点即可)

应对: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缓解了危机;颁布《农业调整法》,加强对农业指导,促进了农业经济恢复;实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植树造林,增加了就业;调整劳资关系,完善社会保障;等。(任意2点即可)

3.(2) 观点:一战后欧洲疆界领土的巨变。

阐释: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矛盾重重,最终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对立军事集团,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经过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最终协约国集团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一战却使欧洲疆界领土出现了巨大变化。一战引发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并先后推翻沙皇专制政府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1922年,按照自愿的原则,俄罗斯、白俄罗斯等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一战后,《凡尔赛条约》重划德国疆界,德国丧失大片领土,阿尔萨斯—洛林交还法国,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国,使德国疆域变小,且领土被一分为二。德国、奥匈帝国等国战败,由此产生了许多新兴的民族国家。

总之,一战后欧洲疆界领土发生巨变,大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点拨指导

如果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思考,可以确定观点为:一战后国际关系发生巨大变化。

如果从“政权更迭”的角度思考,可以确定观点为:一战后欧洲国家政权更迭频繁。

4.(1) 变化:白银逐步成为主要通货;宝钞退出交易解释:明朝初期,政府不允许用金银交易,宝钞是主要通货;宣德、正统年间,宝钞贬值,逐步退出交易;政府赋税折收白银,官员俸禄改用白银,白银逐步成为主要通货。    

(2) 新航路开辟,世界各地联系加强;明朝手工业发达,丝绸、瓷器等产品成为航路的重要商品;美洲盛产的白银为航路贸易提供货币;西班牙等国商业活动的推动。

(3) 在世界经济中居中心地位。

重难题型·方法技巧练   

题型梳理   

维度1 从素材类型看分析方法   

做题训练1

做题步骤】①找:关键信息是“使用统一货币就十分必要”。②析:“欧元的产生”,考欧元的影响或者作用。③联:欧盟成立后,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2002年,欧盟的大多数成员国开始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

真题典例1 D

[解析]综合上述分析,D正确;欧元只在欧盟成员国之间使用,并未取代美元,排除A;欧盟是一个经济、政治组织,不是一个国家,排除B;欧盟诞生的时间是1993年,排除C

做题训练2

【做题步骤】①审:设问点为“英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措施”,限制性条件是“根据材料二”。②析:画线句a,反映了城市化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画线句b和c,分别反映了英国改善基础设施、颁布法律的应对举措。③答:把得出的信息,按照问题顺序,规范分点作答即可

真题典例2 突出问题:环境污染。解决措施:改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颁布法律

做题训练1

【做题步骤】    

①找和析:通过表名和来源,可知表格反映的主题是1928-193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情况;通过分析数据.可知1928-1931年,我国在进出口贸易中进口是不断加大,出口是总体减少,在进出口贸易中贸易逆差越来越大

②联和答:结合设问,联系所学“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大危机"可得出全部答案

真题典例1 变化:进口量不断增加,出口量整体下降,入超额不断增加。背景: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大危机,列强为了转嫁危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向中国大最输出商品

做题训练2

【做题步骤】①找和析:通过图例,可知图片的主题是丝绸之路;通过分析,可知丝绸之路是从西汉的长安出发,带着中原地区的特产去往西域

②联和答:结合设问,联系所学“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可得出答案

真题典例2 朝代:西汉(或汉朝)。人物:张赛。商品:丝绸漆器、瓷器、铁器等。(任答一点)

做题训练3

【做题步骤】

①找和析:通过图名,可知图片主题是长征;通过分析图片,可知图片反映了红军长征过程中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红军将士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

②联和答:四个选项中,只有《七律·长征》诗作反映的主题与图片相符

真题典例3 B

[解析]红军长征经历了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险阻,铸造了长征精神,和《七律·长征》诗作的主题一致

做题训练4

【做题步骤】    

①找和析:通过关键词,可知这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通过分析箭头方向,可知考查的是推动江南地区开发和民族交流的共同因素

②联和答:联系所学可知推动因素为人口迁徙

真题典例4 A

维度2 从设问方式看答题策略   

做题训练

【做题步骤】①找: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②联: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时期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条件。③析: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真题典例 B

做题训练

【做题步骤】①找:“自强”“招商局”“李鸿章”“外洋损一分之利,即中国益一分之利”。②联: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等,他们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新式企业;在洋务运动的诱导下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是民族工业的代表

真题典例 事件:洋务运动。实业家:张謇

做题训练1

步骤及注意事项

应用

步骤1:审清设问

自拟一个论题展开论述

步骤2:分析材料,提炼结论或观点        

注意:

①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找出其共性后提炼观点

②观点涉及的内容范畴不要过窄,因为“宏大”的观点相对容易搜集论据

通过“都江堰”“曲辕犁、筒车”“秧马、占城稻”“黄河、淮河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以提炼出观点——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步骤3:联系史实,论述观点。表述论据证明拟定观点的正确性

注意:

①论述紧扣观点,要写出两条或两条以上论据

②论据表述要完整、条理清晰、多个角度、史论结合(有史实、有评论,史实指客观发生的事实,评论一般情况下指史实造成的影响)

③在论述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材料,可以摘取材料中的一些词语或短句,再适当进行补充,从而组织成完整的句子

战国后期,秦国注重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紧扣观点),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史实),可以发挥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评论

唐朝重视农业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紧扣观点),唐朝发明和推广了曲辕犁和筒车等生产工具(史实),提高了人们的耕作和灌溉效率(评论

新中国成立后更是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紧扣观点),于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史实),彻底摧毁了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评论

步骤4:总结升华,回扣观点        

注意:常使用“由此可见”或“综上所述”作为开头

示例1:综上所述,从两千多年前至今,我国始终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农业的各个领域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示例2:由此可见,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做题训练2

【做题步骤】①找:观点是《凡尔赛条约》“并不能真正维护世界和平”。②联:《凡尔赛条约》只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利益分配,并没有很好解决战胜国与德国的问题,使德国复仇主义情绪蔓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③析:德军突袭波兰后,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真题典例2 B

素材·分类练   

类型1 文字类   

1.D

2.D

拓展延伸

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方式

和平交往:阿拉伯数字的传播、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马可·波罗来华。

暴力冲突: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

3.(1) 特点:西欧主导。

背景:新航路开辟;西欧国家殖民扩张。

(2) 太平洋地区经济的发展;亚太经合组织的推动。

(3) 维护和平稳定;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类型2 图表类    

4.C

5.B

6.C

[解析]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C项正确。1952年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排除A项。抗美援朝在1953年已经结束,排除B

项。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排除D项。

拓展延伸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土地改革(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化(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变为公有,并实行集体经营)→人民公社化(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7.A

[解析]企业经营好,企业留利越高,企业职工的收入越多,这样有助于克服吃“大锅饭”的弊病,从而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活力,A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分配方式,排除B项。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排除C项。此时我国在逐渐废除计划经济体制,排除D项。

8.D

[解析]1978年我国开始对内改革,农村地区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D项正确。土地改革的开始时间是1950年,排除A项。三大改造的开始时间是1953年,排除B项。人民公社化的时间是1958年,排除C项。

9.D    

[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19年5月13日”“《和平与未来的炮灰》”“克里孟梭”。结合所学可知,“等待签署的和约”指的是巴黎和会后的《凡尔赛条约》;“一个孩子在哭泣”寓指德国,巴黎和会对德国惩罚过于严厉,德国已“一无所有”;“1940年那些合格的应征入伍的人”指的是在仇恨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德国青年将成为20年后那场战争的炮灰,这体现出和约只是维持了短暂的和平,国际社会的矛盾依然突出,战火将会再一次燃起,D项正确。1919年法西斯国家尚未出现,排除A项。法国此时只是想尽可能削弱德国,没有想引发新战争,漫画安排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听到了小男孩的哭泣声,也是表达了对法国的不满,排除B项。漫画发表于1919年,排除C项。

10.(4) 朝代:西汉。影响: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11.(3) 成就:经济迅速发展;人民收入大大提高,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增强;等。

原因: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先进理论指导;改革开放的实施;科技的进步;加入WTO,国际市场扩大的影响;人民的辛勤劳动;等。

12.(2) 制度:农奴制度。影响: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 原因: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大危机。改革:罗斯福新政。

设问·分类练   

类型1 学习主题类   

1.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北宋,指南针和火药的广泛应用也在宋朝;宋元时期,中外交通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元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达到鼎盛,因此,C项正确。

2.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清乾隆时期,回部贵族发动叛乱,朝廷平定叛乱后,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促进了民族交融,D项正确。A项是唐朝的,排除。敦煌莫高窟开凿是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排除B项。台湾赤崁楼是荷兰人所建,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C项。    

考点2 历史解释类   

3.A

[解析]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A项正确。B项是在1970年,排除。C项是在2003年,排除。D项是在2012年9月25日,排除。

4.C

[解析]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非暴力政变“光荣革命”,使英国结束了长期危机,C项正确。对外殖民扩张、争夺欧洲霸权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无关,排除A、B两项。宪章运动是英国的工人运动,排除D项。

5.D

考点3 史论结合类   

点击下载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