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非选择题的审题关:7要点

2025-02-06 15:15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5人

非选择题审题要审清设问,明确方向。具体做好以下7点:

1审清答案来源语;

2审清答案题型词,

3审清答案限定词,

4审清答案主题词,

5审清答案标题词,

6审清答案要点数与分值;

7审清引导语与材料出处语。


非选择题审题时,把这些关键要素吃透,答题就能有的放矢。

1. 答案来源语:明确作答依据,如“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帮你找准信息获取方向。

2. 答案题型词:决定答题方式,像“概括”需提炼要点,“分析”要求剖析因果逻辑,“论述”则强调观点论证。

3. 答案限定词:从时间、空间、领域等维度限定答题范围,比如“19世纪中期”“中国近代”“经济领域”,让答案更精准。

4. 答案主题词:点明核心内容,如“文艺复兴”“洋务运动”,围绕主题组织答案,避免偏题。

5. 答案标题词:指示答题方向,“背景”关注起因条件,“影响”侧重结果作用,“特点”突出独特之处。

6. 答案要点数与分值:分值暗示要点数量,如6分题可能需答3个要点,合理分配答题内容和篇幅。

7. 引导语与材料出处语:引导语提示答题思路,材料出处可辅助理解材料背景,帮助我们更深入把握题目。


以下是关于“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唐代处理民族关系政策的特点(6分)”这道题的分析和可能的答案要点:

审题分析

1答案来源语:“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意味着答案既要从给定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也要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

2答案题型词:“概括”,要求简洁、准确地归纳出唐代处理民族关系政策的特点,无需展开详细论述。

3答案限定词:“唐代”明确时间范围,“民族关系政策”限定了内容领域。

4答案主题词:“民族关系政策”,核心是围绕唐代政府针对各民族采取的政策措施。

5答案标题词:“特点”,需要找出唐代民族关系政策区别于其他朝代或具有独特性的方面。

6答案要点数与分值:一般来说,6分的题目可能需要答出3个或4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或1.5分。


7.引导语与材料出处语。引导语一般在材料之前,出处在材料之后,说明材料来源出自某著作或论文,或摘编,作者,出版社等信息。分析引导语,材料出处的关键词,往往能迅速抓住“主题”。本例没有引导语,各位可以根据实际自行分析。


答案要点

和亲政策频繁:通过与吐蕃等少数民族政权和亲,如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以和平的方式维持了良好的民族关系。

设立羁縻府州:在边疆地区设立大量羁縻府州,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都督、刺史等官职,保持当地民族的原有社会组织和管理方式,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点,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间接统治。

 军事手段与怀柔政策并用:当民族关系出现冲突时,会适时采取军事行动,如唐太宗时期对东突厥的战争;但在战后又以怀柔政策为主,安置降众,尊重其习俗,给予一定的自治权,使其心悦诚服。

 文化包容与交流:唐朝政府对各民族文化持包容态度,鼓励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长安成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中心,这种文化上的开放促进了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认同,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