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分问答
问:写作文时,我知道引用能提升文章质量,但总用不好,不是生硬就是和文章内容不搭,怎么才能巧妙引用,让文章更出彩呢?
答:想要巧妙引用,关键在于三点。
一是精准选材,依据文章主题和论证需求,挑选契合度高的名言、诗句、典故等。
二是自然融合,引用后要衔接自己的论述,分析引用内容如何支撑观点,不能让引用孤立存在。
三是灵活运用,根据文章风格和表达意图,把引用安排在合适位置,像开篇引用来引出话题、论述中引用做论据、结尾引用升华主题等,这样就能让引用为文章增色不少。
二、高分范本
以奋斗之笔,绘就青春华章
李大钊曾言:“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青春岁月,是我们成长与拼搏的黄金时期,在这充满无限可能的时光里,奋斗是最亮丽的底色。只有以奋斗为笔,才能绘就绚丽多彩的青春华章。
奋斗能赋予青春以意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奋斗的过程充满艰辛,但正是这些磨砺,让青春绽放光芒。科学家屠呦呦,在研发青蒿素的过程中,历经无数次失败。实验室设备简陋、研究资料匮乏,都没能阻挡她探索的脚步。她查阅大量古籍,走访民间医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尝试。最终,她成功提取青蒿素,为全球疟疾防治做出了巨大贡献。她的青春岁月在奋斗中度过,她用奋斗诠释了生命的价值,让青春因奋斗而熠熠生辉。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屠呦呦正是这样不畏劳苦的攀登者,她的经历让我们明白,奋斗能让青春在奉献中实现价值,在为人类福祉的拼搏中找到意义。
奋斗能让青春充满活力。“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拥有奋斗精神的青春,永远朝气蓬勃。谷爱凌,这位在滑雪场上闪耀的少女,凭借对滑雪的热爱和不懈奋斗,在国际赛场上屡创佳绩。她不断挑战高难度动作,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站起。训练的伤痛、比赛的压力,都没有让她退缩。在奋斗中,她突破自我,展现出无限的活力。她不仅在体育领域发光发热,还兼顾学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斯坦福大学。谷爱凌的青春是奋斗的青春,她用行动证明,奋斗能激发青春的潜能,让青春在不断挑战中充满无限可能,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活力。
奋斗能让青春铸就辉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面对困难与挫折,唯有坚持奋斗,才能铸就辉煌。苏炳添,这位亚洲飞人,为了提高0.01秒的成绩,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他不断调整训练方法,忍受着伤病的困扰,却从未放弃。多年如一日的奋斗,让他成功闯入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打破亚洲纪录。他用奋斗改写了亚洲田径的历史,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速度。他的青春在奋斗中铸就辉煌,激励着无数青年为梦想拼搏。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苏炳添就是这样的青年,在奋斗中释放光芒,为自己的青春书写了壮丽篇章。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在这美好的青春时光里,让我们以奋斗为笔,以坚持为墨,在人生的画卷上绘就属于自己的辉煌。让我们在奋斗中成长,在奋斗中实现价值,在奋斗中让青春绽放最耀眼的光芒。
评析
文章紧扣“以奋斗之笔,绘就青春华章”这一中心论点,从奋斗赋予青春意义、让青春充满活力、使青春铸就辉煌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立意深刻且突出。引用丰富,论证有力:文中大量引用名言警句,如李大钊、马克思、毛泽东、郑燮、鲁迅等名人的话语,以及俗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这些引用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还为论点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论述过程中,将引用与具体事例相结合,如屠呦呦、谷爱凌、苏炳添的事迹,使论证更加充分、有说服力,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三、技法讲台
1. 开篇引用,引入主题
在文章开头引用经典语句,要选择简洁且能引发读者兴趣的内容,迅速抓住读者眼球,自然流畅地引出文章主题,为下文的论述营造氛围、奠定基础。
《敬业与乐业》开篇引用《礼记》“敬业乐群”和《老子》“安其居乐其业”,直接引出“有业之必要”这一话题,进而论述敬业乐业的重要性。在写“诚信”主题议论文时,开篇引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简洁有力地引出诚信是为人之本的论点,为后文论述做铺垫。
【片段示范】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人生的广阔天地里,我们都渴望自由地追逐梦想,展现自我。然而,自由并非毫无约束,它往往与规则相伴而生。“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古训深刻地揭示了规则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还是个人的成长发展,规则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像交通规则保障着道路的畅通,竞赛规则确保了比赛的公平公正。规则不是限制我们的枷锁,而是引导我们在正确轨道上前行的指南,让我们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选自优秀作文《自由与规则》)
点评:开篇引用两句名言,第一句展现对自由的向往,第二句顺势引出规则的话题,简洁明了地阐述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为后文论述规则的重要性做了铺垫。
2. 论述引用,强化论证
在论述过程中引用经典,要确保引用内容与论点紧密相关,作为有力论据支撑观点。引用后要对其进行分析解读,将经典与文章内容有机结合,使论证更加充实、深入。
《论教养》中,作者在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教养时,引用“优雅风度是外在的”“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等观点,来支撑自己对教养的论述。写“挫折”主题议论文时,论述挫折能让人成长,可引用“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并结合爱迪生经历无数次挫折才发明电灯的事例,有力地论证挫折对成功的重要性。
【片段示范】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当旧有的模式无法满足发展需求时,创新就显得尤为关键。在科技领域,特斯拉汽车打破传统燃油车的局限,致力于电动汽车的研发与创新。马斯克带领团队不断突破技术瓶颈,“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电池技术到自动驾驶系统,特斯拉持续推陈出新。正是这种创新精神,让特斯拉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脱颖而出,引领了全球电动汽车的发展潮流。这充分证明,只有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常规,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抢占先机,实现长远发展。(选自优秀作文《创新引领发展》)
点评:该段落围绕“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的论点,引用两句经典名言,结合特斯拉的事例进行论证。先引用“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说明创新的必要性,再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体现特斯拉持续创新的状态,有力地支撑了论点。
3. 结尾引用,升华主题
在文章结尾引用经典,要选择富有哲理、能引发读者思考的内容,对文章进行总结升华,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使文章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
《谈创造性思维》在论述完创造性思维的要素后,引用“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总结强调创造力并非少数人专有,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思维,强化文章观点。写“阅读的意义”议论文时,结尾引用“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归纳阅读对人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升华主题。
【片段示范】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挫折与困难,但只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就能勇往直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无论眼前的处境多么艰难,都要相信未来充满希望。就像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但他始终能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的乐观精神感染着后人。让我们学习苏轼,在生活中遇到困境时,也能保持“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用积极的心态迎接人生的每一个挑战,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选自优秀作文《保持积极心态》)
点评:结尾引用多句诗词,从表达希望到展现豁达心态,层层递进,升华了“保持积极心态”的主题,让读者在诗词的韵味中感受到积极心态的力量。
对比引用,突出观点:通过正反对比引用,突出文章观点。
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作者先引用《大学》里“格物”“致知”的观点,后指出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通过对比强调我们需要培养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写“自律”主题议论文时,可引用“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强调自律的重要性,再引用“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从反面突出不自律的危害,从而强化自律对个人成长的积极作用这一观点。
旁征博引
引用名人名言:引用名人名言可以为文章增添权威性。例如,在论述“勤奋”的重要性时,可以引用鲁迅的名言:“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引用经典文学作品: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名句往往具有深刻的内涵。比如,在论述“友情”的重要性时,可以引用《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引用历史典故:历史典故能够丰富文章的文化底蕴。例如,在论述“诚信”的重要性时,可以引用“曾子杀猪”的故事,说明诚信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引用现代研究成果:引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可以增强文章的科学性和说服力。比如,在论述“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时,可以引用某项科学研究的数据,说明运动对身体的具体益处。
引用歌词:歌词往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例如,在论述“梦想”的重要性时,可以引用《我的未来不是梦》中的歌词:“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用心在追求。”
引用电影台词:电影台词能够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例如,在论述“勇气”的重要性时,可以引用《当幸福来敲门》中的台词:“不要让别人告诉你你做不到,即使你自己也不相信。”
引用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能够增加文章的时代感。例如,在论述“创新”的重要性时,可以引用“不创新,无未来”这样的流行语。
引用新闻报道:引用新闻报道可以增强文章的时效性和说服力。例如,在论述“环保”的重要性时,可以引用某次环保活动的新闻报道,说明环保对人类的重要性。
示例: 坚持的力量
在人生的道路上,坚持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品质。爱迪生曾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坚持的重要性。坚持,不仅仅是对目标的执着追求,更是对自我的不断挑战和超越。
坚持,是成功的关键。古往今来,无数成功人士都以坚持为座右铭。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这些伟大的人物,无一不是在困境中坚持,最终成就了不朽的功业。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坚持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成就非凡的事业。
坚持,也是对自我的磨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保尔的坚持,不仅让他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更让他成为了一个伟大的英雄。他的经历让我们明白,坚持是对自我的最好磨砺,能够让我们在困境中不断成长,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
坚持,更是对未来的希望。鲁迅在《呐喊》中写道:“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看到希望的曙光。坚持,让我们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只有坚持,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点评:这篇文章通过引用爱迪生、司马迁、保尔·柯察金和鲁迅的经典名言,巧妙地论证了“坚持”的重要性。这些引用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还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使文章更具文采。
6. 连续引用,增强气势:连续引用多个相关语句,增强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
在论述梦想的力量时,连续引用“梦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梦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梦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梦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生动形象地阐述梦想的重要性,使文章富有文采,增强了感染力,让读者更能感受到梦想的力量。
化用引用,灵活运用:不直接引用原文,而是化用经典语句,使其更贴合文章表达。
写“环保”主题议论文时,化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述为“守护好那片绿水青山,就是守护我们的金山银山,守护我们的未来家园”,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使语言更具灵活性和独特性,为文章增添亮点。
设问引用,引发思考:通过设问加引用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吸引读者深入阅读。
写“友谊”主题议论文时,开篇设问“什么是真正的友谊?”然后引用“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引发读者对友谊本质的思考,自然地展开后文对友谊的论述,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四、实战演练
请以“珍惜时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运用引用的方法,使文章内容丰富、论证深刻。
1.精华片段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时间,如同指尖沙,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它无声无息,却又无比珍贵,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由时间堆砌而成,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
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用亲身经历诠释着珍惜时间的重要性。“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匡衡幼时勤奋好学,但家中贫困,夜晚没有蜡烛照明。他为了能在夜间读书,凿穿墙壁借邻居家的烛光,借着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学习。正是这种对时间的珍惜和对知识的渴望,让他日后成为一代名相,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重要贡献。匡衡的故事告诉我们,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有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积累知识,提升自己,为实现人生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方仲永年少时天资聪颖,五岁便能写诗,被乡里人视为神童。然而,他的父亲却因短视,带着他四处拜访乡人,炫耀才华,不让他继续学习,浪费了宝贵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方仲永的才华逐渐消逝,最终“泯然众人矣”。这个故事令人惋惜,同时也警示着我们,如果在年少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等到年华老去,后悔也来不及了。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要抓住青春时光,努力奋斗,莫让时光虚度。
在现代社会,珍惜时间同样至关重要。“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鲁迅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经典文学作品。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在他看来,节省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正是因为鲁迅如此珍惜时间,才在有限的生命里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经历启示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更要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让每一刻都发挥最大的价值。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永不停歇,它不会因为任何人、任何事而驻足。我们要珍惜时间,把握当下,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无限的可能。不要在回首往事时,因虚度光阴而悔恨。让我们以匡衡为榜样,勤奋努力;以方仲永为戒,不浪费青春;像鲁迅一样,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时间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精彩印记,让生命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技法提示:文章开篇引用陶渊明的诗句点明珍惜时间的主题。主体部分分别引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等名言,结合匡衡、方仲永、鲁迅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珍惜时间的重要性。结尾再次引用孔子的话,呼吁人们珍惜时间,升华主题。)
2.名师点拨
文章紧扣“珍惜时间”的主题,通过多处引用经典名言和列举具体事例,使论证丰富且深刻。开篇引用诗句,直接点明主题,引起读者共鸣。主体部分的引用与事例紧密结合,如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对应“一寸光阴一寸金”,强调珍惜时间可成就自我;方仲永的例子结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从反面警示浪费时间的后果;鲁迅的事例与“时间就是生命”等语句相呼应,突出在现代社会珍惜时间的意义。结尾引用名言升华主题,发出呼吁,使文章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是一篇运用引用论证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