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传情 感动人心
【考点解读】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挚的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灵魂。作者融情入文,读者方能披文入情;情文并茂,读者和作者才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将“感情真挚”列为基础等级中的最高一等,就显示了“情”的重要性。“真”即真诚,真切;“挚”即诚恳,恳挚。“感情真挚”就是要求考生在作文中能够自发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情感的流露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以我手写我心,真实自然地抒发自己对社会、人生、生活的感悟,而不是人云亦云,更不是无病呻吟,它是在“感情真实”的基础上的升华。
【技巧指津】
在考场作文中,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议论说理,如能让阅卷老师认为“此文不是无情物”,即使内容很平实,但情感足够真挚,同样也能撼人心魄。心中饱藏真情,让现实生活的“境”与溢出纸外的真情相呼应,则自成佳境。用真情关照生活,虽一花一草,一人一物,也能熠熠生辉。下面,笔者从几个方面探讨一些突出文章情感因素的技巧。
一、以“我”为叙述视角诉真情
第一人称叙事法,就是作者在文章中以“我”或“我们”的身份来叙述所见、所闻、所历,把人物的经历、事情的经过告诉读者。采用第一人称叙述,通过描绘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因此,写作应让自己“介入”写作对象之中,用第一人称对相关对象进行整合加工,使“我”成为文中的参与者、目击者、组织者、合作者、引领者等,与写作对象进行对话,与阅卷老师进行对话,谈谈“我”的观察、体验、见闻、心理,引领读者临其境、见其景,从而构筑起“我”、写作对象与阅卷老师立体对话的流程。如以下片段:
而如今,我站在老屋的门口,不愿去推开它,因为怕触及那些尘封的往事。但有些事物,如同老屋的门,经历了太多太多,却依旧沉默无语。我不敢撩扰这一份岁月的无声与沧桑,但我想,今天与明天之间,也许也只隔着一扇门,我们都站在岁月的门口徘徊,追忆着那些过往的事与过往的人。
我站在老屋门口,想着那些平常小事。老屋的门,被岁月锁着。
文段以“我”为叙述视角,让自己介入写作对象之中,写“我”站在老屋门口的所思、所感,引领读者穿越时空触摸老屋的无声与沧桑,与作者一起追忆那过往的人和事,从而构建“我”与读者的交流,引发读者的共鸣。
二、借典型的细节绘真情
将内心的感触“细节化”,即提炼出典型的细节表达情绪感受。“艺术来源于细微处”,特别是当你找到极富有情感与想象张力的细节时,你的文章就具有了一份别样的美。如以下片段:
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来到爷爷那仍显“新意”的坟墓前,我看到那坟头上新长出的几朵小白花,在细雨轻风中摇晃,就像爷爷生前那双眨巴眨巴的小眼睛;小花上滴落的雨水似乎在向我倾诉着爷爷对我们儿孙的期盼。我想象着爷爷睡着时那安详的样子,想象着他为了保护我们而发怒的样子,想象着他为了这个家庭而整天奔波的样子,我再也护不住感情的堤坝,泪水夺眶而出,和着雨水,肆意地奔泻在我脸上,弥漫在我心中……
文中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对“新意”的坟墓进行了细描,这里的“新意”是指爷爷“亡故不久”,所以“我”悲伤怀念之情浓郁。内容的细处还有照应,对“小白花”的观察和联想是典型的“触景生情”。
三、借议论抒情来点真情
在记叙和描写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议论和抒情能够揭示故事的本质,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如以下片段:
母亲轻轻地拉过被子,慢慢地移到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离去……
自始至终,家中的灯没有亮一下,也没有发出什么很大的声音,只有父母那踮起的脚尖,一步步踩在我的心头。拉过被子蒙住头,我强忍着不哭出声来,泪水却一行一行地滑落。这一晚,我不知道自己哭了多久,我只知道被子湿了一大片。
男儿有泪不轻弹,今夜我却泪千行!多少年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每晚父母都是这样踮着脚尖,在一片漆黑的房间里慢慢地移动,我还有什么要感到生气的呢?朱自清有父亲的背影,史铁生有母亲推着轮椅的身躯,傅聪有傅雷先生殷切的家书,而我,我有什么?我有父母踮起的脚尖!
父母是平凡的,父母对子女的爱却是伟大的,是无与伦比的,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财富。
踮起脚尖,父母的爱,今生永不忘,也不敢忘!
这是一篇情感真挚的高考满分作文。全文前面叙写夜深“我”躺在床上的一个时间片断,通过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表现父母深夜回家踮起脚尖走路对“我”的关爱和“我”对此的感悟,铺写已然充足,情感自然喷发,将父母“踮起的脚尖”与朱自清父亲的背影等类比,通过议论和抒情让这种关爱与深情升华到人类情感的普遍性这一高度,使主题更富有深意,情感更能引人共鸣。
【名家美文】
梦见母亲
文/乔 叶
早上,目送孩子上学之后,我照例上床睡回笼觉。我闭着眼睛也能感受到窗户越来越亮。电子钥匙开车门的哔哔声,邻居见面的寒暄声,还有小狗小鸟的叫声,都声声入耳。因隔着封闭的阳台,却也并不嘈杂,反而映衬出尘世的安妥,更容易入睡。
然后,就梦见了母亲。
母亲去世已经快二十年了,梦见她的时候并不是很多。她是突发脑出血,走得很快。那时我不过二十岁出头,现在我已经越过了四十岁的边界,人到中年。
我进到了一个房间里,不知道什么由头,有些心烦意乱。房间里有两张床,都挂着纱帐。一进门我就看见两个孩子在嬉闹,有点儿脏兮兮的样子,看见我,他们停了下来,瞪着圆溜溜的眼睛,瞧着我。我任他们瞧,只是想躺到床上歇一歇。刚在一张床上坐下来,看见另一张床上还躺着个人,便走过去,想看看是谁。
——是母亲。她斜躺在那里,枕着床被子,闭着眼睛,在睡的样子。
“妈!妈!妈!”我连声喊,肆无忌惮地喊着“妈”。她睁开眼睛,看见我,却并不像我一样惊讶。她自在从容地坐起来,答应着:“嗯。”
我想问问她:怎么在这里?在这里做什么?那两个孩子是谁家的?却什么也问不出口。我心里明明白白地知道,她已经死了。
这是梦吧?
这是梦。
母亲温和地看着我,也沉默着,似乎很明白我的沉默。我们对视着,似乎都在确认彼此的真实。她把视线移开,浅浅地笑了笑,笑得有些羞涩,有些不好意思。
然后,我就趴到她的床沿上,哭了起来。起初是抽抽噎噎、委委屈屈的样子,没有放开。很快,我就不管不顾号啕大哭起来。似乎这二十年来,我把所有的伤心、难过、愤怒和自怨自艾都积攒下来,就是为了在这一刻哭给母亲——要用泪水尽情尽兴地朝她撒一下娇。
哭了不知多久,觉得好了一些。
蒙眬中,见母亲的一只手就在眼前。是她的左手吧?我想握住。这可以吗?我有些犹豫,抬起头,母亲的神情也在犹豫。
犹豫稍纵即逝,我一把抓住她的手。她的手温温的,一点儿也不冰凉。
我的心顿时踏实下来,仿佛这手温是一种有力的证据:母亲并没死,还活着。即使梦醒了,她也还在豫北乡下的杨庄村老宅里,等着我回去。
可我的泪水并没止住,一直一直在落,落在母亲的手上,直到把她的掌心聚成一个小小的温泉。
——鸟鸣声越来越欢悦。我醒了。
不舍得睁开眼睛,可是我已经醒了。那个梦,再也回不去了。
想想,觉得自己还真是无耻,即使在梦里见到了母亲,也还是只顾着自己在哭,想要得到她的慈爱和抚慰。母亲带着一掌心的泪水回去,该是多么不放心啊。
【美文赏析】
母亲离世多年,而“我”仍然不能忘记母亲,这是多么真挚的情感呀!多年来的伤心与难过只有在母亲面前才可以肆无忌惮,才可以放声哭泣。因为母亲是能理解和体谅自己的。作者将现实与怀念之情通过梦境很好地再现出来,这也是我们学习写作的一种有效途径,值得借鉴。
【佳作1】转身回望爱
毕业就像闪电一样猝不及防。当想着将它暂且扣留时,它早已被易逝的韶华吹去,只留下岁月的残骸、时光的足迹、记忆的碎片;但将它拾起,重新拼接后,便又有了“执手相看相片,竟无语凝噎”的感叹。
时钟自顾自地、滴答滴答地走着。轻微的脚步声打破了这最后的沉寂;无须抬头,我便知道是您来了,您轻声慢步,走到无比熟悉的讲台上,与往常一样,您踱步绕着过道走了一遍,看看每个同学低头在写着什么,最后站在陪伴我们三年的讲台上,您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低头正看着复习资料的我蓦地被您的话刺痛了眼,酸了鼻子。似乎要将三年来所有的欢乐委屈伴着眼泪一同流去,我不敢哭出声来,不想让您难过。我小心翼翼抬头看了看您,像无人发现一样:老班,灯光下的您,又沧桑了几分,刚染的黑发仍是管不住几根淘气的“小白”,皱纹更深了。“啪嗒、啪嗒”教室里不知何时冒出几个未拧紧的“水龙头”,怎么都止不住。
您捂着口鼻,泪水将您的镜片蒸花,无声的哭泣,转过身背对我们;我们默契地小声哭泣着,脑海中想起您教我们的歌:“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后来的后来,渴望变成天使,我们穿上西装假装成长,胶片挥霍习惯的笑脸……毕业和成年的字眼,格外扣人心弦,各种莫名的感伤……”
米兰·昆德拉说:“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毕业就在当前,可我却不想迎接明天。昏昏暗暗的黑板上刺眼的几个红色大字“距高考1天”悄悄地夺走最后的时光。
老班,您可曾记得,您手拿戒尺在我手心留下的红印记?您可曾记得,您提问我,我答不出,就叫我一人站出去吗?您可曾记得,我成绩下滑时将我的座位调向后面吗?老班,那时,我心里对您充满了深深的恨;而现在,转身回望,所有的恨都转化成了浓浓的爱。
老班,现在最幸福的事就是回到您的课堂上,您的粉笔头又一次投向了我。晴朗的早晨,这个少年不再迷茫,顺着您的目光,达到了想去的远方。
【佳作1简评】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本文字里行间充满着对老班发自内心的热爱;选材很有特色,毕业时的点点滴滴,真实可信,历历在目,给读者带来一种强烈的共鸣。作者在行文中将老班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的场景再现,但作者并非平均用笔,而是选取“自己‘偷窥’老班”“唱班歌”“老班和我的日常交锋”的场景展开叙述,进行抒情,通过心理、肖像、神态的细节描写使老班可敬可爱、热爱教育事业、兢兢业业、恩威并施的形象生动传神,跃然纸上。
【佳作2】可为时代召唤有为青年
自从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从那艘嘉兴红船扬帆起航,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以李大钊、方志敏、焦裕禄等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抗争、从不止步,终使我们的国家从千疮百孔、任人欺凌走到今日国富民强、繁荣振兴。现如今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伟大的时代召唤更多敢为、有为的新时代青年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何为可为?“挟泰山以超北海”,其事不可为。然国难当头、生灵涂炭,“我自横刀向天笑”,敢于牺牲是为可为;政权腐朽、民不聊生,高呼“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以笔为枪是为可为;科技式微,国力薄弱,“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用所学的知识报效祖国是为可为;疫情肆虐,人心惶惶,“以吾辈之青春,守护这盛世之中华”,以年轻的生命与可怖的疫魔作斗争是为可为……
可为而不为,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万方多难,时代亟待有识之士振臂高呼,如若视国难而不见,埋首故纸堆,躲一方清净,可为而不为,空负一腔才华,于人于己不皆有遗憾?如若袁世凯、汪精卫之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倒行逆施、助纣为虐,更是遗臭万年了。应时代之召唤,知不可为则洁身自好;知己可为、明其当为,则应敢作敢为。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的真猛士、真英雄。
顺应时势,敢为有为,不仅可敬可爱,更使短暂的人生散发永恒的价值。“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新中国成立之初,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国有战、召必回”,将所有的青春与热血洒在荒无人烟的罗布泊,使祖国西部戈壁大漠的上空升起了壮丽的蘑菇云。他们在大有可为的领域敢作敢为,可敬可佩,活成了一代代青年景仰的楷模。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踏着先辈们呕心沥血指明的道路,我辈更应披荆斩棘,继往开来。江山代有才人出,中国从古至今都不缺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在广阔的农村,你会看到秦玥飞、张小娟、黄文秀等青年的身影,他们脚踏泥泞、俯身躬行,在贫穷中拓荒,挥洒青春的汗水,把理想深埋进他们热爱的土地。在没有硝烟却更为残酷的抗疫战场,你会看见倪杰、张静静等一大批年轻的逆行者,以一袭白衣扛起了如山的重任。身为扶贫干部、作为医护人员,他们具备可为的能力,怀着“可为必当有为”的斗志,明知前方危险重重,却不顾一切逆流而上,只为守护这一份岁月静好。
没有人不珍惜生命,但敢作敢为的勇气赋予他们看淡生死的超脱。生活在这盛世中华,生活在大有可为的年代,我辈青年更应胸怀家国、摒弃私欲、劈波斩浪、乘风而行,在各个领域争当有为青年,挥洒青春,活成自己向往的模样。
【佳作2简评】
本文开篇迅速切入主题,确立观点——“现如今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伟大的时代召唤更多敢为、有为的新时代青年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主题鲜明。行文以时间为线,列举不同时代的英雄人物作为佐证,最后以饱满的情感呼吁新时代青年争当“有为”青年,充满家国情怀,感情真挚,立意高远。
【佳作3】华夏有明珠
静看漫天星河静静流淌,华夏若星斗闪闪发光;仰望天穹辽远苍茫,华夏若雄鹰展翅翱翔。
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上天把慷慨的眷顾给予这片富饶的大地,观四时美景、山川河流,赏艺术瑰宝、历史文化,品川菜粤菜、美食馨香——华夏有明珠,请君共赏!
华夏有明珠,璀璨瑰宝传后世。
盛世繁华,青衣花旦,舞台上咿呀浅唱,婉转低回,将悲欢离合化为一曲绕指柔情。京剧,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岁月涤荡中不改璞玉光华。君不见,梅兰芳大师一丝不苟改排京剧,创新发展,让京剧风靡神州;君不见梅葆玖大师一生传承京剧,让梅派艺术发扬光大,让京剧传播四海。斯人已去,京剧长留。京剧以其独特的魅力兼容并蓄,走向一片姹紫嫣红。
华夏有明珠,巍峨千里绵延去。
它屹立于青山翠柏间,将呼啸的风声奏成瞭望台上的吟唱,将岁月的痕迹斑驳成城墙上的纹路。它兀自屹立,又不曾孤独;它绵延千里,贯穿华夏的心脏,跳动着中华儿女的脉搏。长城,你是否记得那年孟姜女泪水烫下的花纹?长城,你是否记得戚继光建烽火台的初衷?长城,这屹立的堡垒,没有人能使它停留。垂柳挥别,青山远去,长城谨记它的使命,用身躯筑障抵挡铁骑,绵延千年的和平。
华夏有明珠,色香俱美百味全。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寒来暑往中收获各自的美好,用跳跃的果蔬调制自然恩赐的美味。“世间,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川菜的火辣,粤菜的清爽,南来北往,唯美食跳动不息,口腹之欲,是享受,是追求!东坡被贬,仍“日啖荔枝三百颗”。食物是人生最美的情书。胡同巷子里板车吱呀,油烙葱饼飘散着清香;门脸儿里、过道上,烤肉在油里滋滋冒着热气;青石板路上,挑担的姑娘咬着一截白生生的脆藕……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美食。
华夏有明珠,不曾被岁月涤荡褪色,不曾随秋雨春风化去,不曾在风暴雨虐中暗淡了光华。华夏明珠,与华夏儿女共看绿水青山,岁月长流。
【佳作3简评】
本文辞采华美,情真意切,实为一篇不可多得的考场佳作。作者把满腔对祖国文化的浓郁深情,用华美的语言、飞扬的文采倾注出来,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文章大量使用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恰如其分的白描画面,使文章意境深远。如“静看漫天星河静静流淌,华夏若星斗闪闪发光;仰望天穹辽远苍茫,华夏若雄鹰展翅翱翔”,构筑出星光闪耀、苍穹辽阔的画面,使情感更加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