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模拟作文写作:半命题作文“—美如画”思路点拨及范文展示

2025-02-22 13:15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12人

文 题

诗意的水汇聚在一起,形成江河,形成湖泊,形成水乡泽国,形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请以“______美如画”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横线上所填的内容必须是因水而成的景观;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

这是道半命题作文,补题有明确要求,即“所填的内容必须是因水而成的景观”,也就是说,这篇作文应该以与水相关的景物为描写对象,同时还要具备“美如画”的特点,最好不要写普通的景物。

有水的地方就有风景,就有生命,就有故事。无论你是沿长江之水溯流而上,还是跟随黄河怒涛一路东行;无论你是泛舟太湖、洞庭湖、青海湖,还是到三江平原、黄河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平原寻找诗意沼泽地;无论你是穿行于水乡的河网之中,还是在沙漠的古河流遗迹寻寻觅觅,你都能欣赏到无数美丽的风景,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生灵;你的心会一次又一次为之陶醉,你的脚步会一次又一次为之驻留……

当与水有关的画面纷至沓来,无数美好的感受涌上心头,补题就显得非常容易了,从这些水景中选出最感兴趣的一处填空即可,比如“九曲黄河美如画”“三月太湖美如画”“家乡的小河美如画”“那片湿地美如画”等。

补好题目,可紧扣“美”字,对写作对象进行分析,力求把它身上与众不同的美挖掘出来。水景之美一般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静态之美,比如水的形状与色彩等;二是动态之美,比如水的流动与声响等;三是品性之美,比如水的纯净与奉献。

接著,进行立意、构思和写作。要注意,水景绝不只包括水,还包括与水相关的植物、动物,以及勤劳善良的人们,这些都可入文。写景时,除了写眼前实景,还可写想象之景;除了单写一处景物,还可与其他水景进行对比。

行文时,可预设写作顺序,确保描写有序;描写力求多元,做到有形、有色、有声,甚至有触感和味道;要灵活运用各种修辞,使描写生动传神。

佳作展示

里下河水乡美如画

我的家乡在苏北里下河地区,这里水网密布,河道纵横,池塘小湖随处可见,是名副其实的诗意水乡。

从空中俯瞰这块土地,里运河与串场河(又称下河)像两根浪漫的丝带,由南向北左右飘动,弯弯曲曲,宛如巨蛇游动。高邮湖、溱湖、大纵湖等镶嵌在碧绿的苏北平原上,它们倒映着蓝天,像一块块蓝汪汪的水晶,要多美有多美。

现在,先让我们一起到串场河畔走一走吧。这条一百多公里的河流,为唐人修筑海堤时取土而成,它由北往南串起许多盐场,所以叫串场河。它不仅是家乡的母亲河,更是盐文化的摇篮。伫立河边,看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不禁陶醉其中。恍惚间,仿佛有一艘艘运盐船顺流而下,纤夫的号子声声入耳。突然,有水鸟鸣叫,思绪被打断,抬眼望去,茂盛的芦苇中,有几只鸟儿飞来飞去。两条绿色的芦苇带伸向远方,在这芦苇之中,该藏有多少生灵啊!它们就像《诗经》里的那些小动物一样,无忧无虑地生活着,真让人羡慕!

再到水乡的垛田看看。这里原为一片湖荡沼泽地,先民们为了排涝,便开沟挖河,用挖出来的泥土堆出一块块高地,状如小岛,故称垛田。垛田地势极低,船在水中走,船甲板几乎与河岸齐平,一抬脚,就能跨到岸上。由于垛田临水,土壤含水量极大,可以栽种芋头、慈姑等作物,芋头、慈姑个头特别大,做出的菜非常好吃。不过现在,许多垛田都种上了油菜花,春天一到,到处金黄,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

环绕在垛田周围的水,或直,或弯,或狭窄,或开阔,一律清澈透亮。水中养着各种各样的鱼,船在水上走,鱼在水中游,白云天上飘,垛田里的碧绿或金黄也倒映在水面上,让人觉得仿佛在一张画或一首诗中穿行,流连忘返。

最后,让我们再到大纵湖赏一赏荷花吧。你看,碧波的尽头,是一大片绿荷,一片片高高擎起的叶子,像亭亭玉立的女子,站在水中,扭着腰肢。在这些千姿百态的叶子当中,藏着朵朵荷花。它们有的含苞待放,有的開了一半,有的则完全盛开。粉红的像孩子微笑的脸,洁白的像身着霓裳的仙子……

里下河水乡,好一张漂亮的中国画!

点评

本文描写了里下河水乡美丽的风景。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先总写里下河水乡的特色,点出其诗意之美;接着,选取其中富有特色的三个景点展开描写,水乡风光扑面而来;最后总结,呼应文题,升华主旨。文中多处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使文章充满诗意。

条子泥湿地美如画

这是南黄海之滨的一个港汊,它形似条状,所以叫条子泥湿地。条子泥湿地的形成颇具传奇色彩,长江和黄河之水携着泥沙进入大海,然后不断旋转,在条子泥这片海域交汇、沉淀,于是海床缓慢抬升,最终形成一片片相连的滩涂湿地。

水孕育生命,也滋养生命。条子泥因海而生,与海相伴,自然也不例外。每当潮水涌来,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随潮水而上,进入湿地;而当潮水退去,许多爬行动物、软体动物、贝类、小鱼便留在那星罗棋布的小水洼里。鸟儿们闻讯赶来,它们有的迈着又高又细的腿,一边散步,一边觅食;有的在水洼中凫来凫去,一会儿把尖尖的嘴伸到淤泥中,一会又悄悄交谈着什么;有的则成群结队在空中盘旋,一旦发现可口的美味,便俯冲而下,像密密麻麻的音符缀在泥面上。有一种鸟儿格外引人注目,它总是将勺子一样的大嘴插入泥沙中觅食,这便是有着“鸟中大熊猫”之称的极危珍禽勺嘴鹬。

单单这些大小不一、五颜六色的鸟类,就使条子泥很美了,若再加上那些可爱的植物,那就更美了。不信你看,那紅红的碱蓬,艳丽的柽柳,多像一支支火把,在春天的暖阳中尽情燃烧。不信你看,那茂盛的大米草、连绵不断的竹节草,多像一块巨大的绿地毯,在夏日的午后铺向远方。不信你看,那雪白的芦花,火红的盐蒿,多像一群女子,在秋风中舞蹈,质朴而美丽。不信你看,一场微雪后,条子泥湿地有的被雪覆盖着,有的裸露出枯黄的草色,多像一件带斑点的衣服,抵御冬的寒气。

更何况,我们的条子泥湿地还有人呢。早上,渔民们驾驶着渔船,到大海中捕鱼,中午就能满载着鱼儿回港,他们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而在长长的海堤上,每天都会有鸟类保护协会的人,举着望远镜在观察鸟类,今天来了什么新鸟儿,什么鸟儿比以往多了些,他们如数家珍。

无垠的大海,充满生机的湿地,勤奋而善良的人们……由这些元素组成的画面,怎能不美得人心醉!

点评

本文以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条子泥湿地风光。开篇介绍条子泥湿地的形成,引出下文;接着采用镜头切换的方式,分别对湿地上鸟、植物和人类活动进行描写,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最后点题,总结全文。在具体描写时,既做到了有序,又做到有诗意。比如写湿地植物,整体上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进行描写,同时这些句子又形成排比之势,而排比之中又包含着多个新奇的比喻,读来赏心悦目。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