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题型:文言文阅读反驳观点和语用题拟写访谈提纲

2025-04-02 10:03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74人

【新题呈现一】

乙文就废止青苗法的奏请进一步论述了理由。请任选其中一条,从支持青苗法的立场写一段话进行反驳。(5分)2025年上海市一模)

[]

①臣窃以常平仓始于汉之盛时,贱则而敛之,恐伤农也,贵则而散之,恐伤民也虽唐虞之政,无以易也。而青苗者,唐衰乱之世所为也。所青苗,苗青在田,贱估其直,收敛未毕,而必其偿,是盗跖之法也。今以盗跖之法,而变唐虞不易之政,此人情所以不安,而中外惊疑也。

②伏惟陛下观天地之变,罢青苗之举,归农田水利于州县,追还使者,以安民心,而解中外之疑。

(北宋·范镇《请罢青苗法疏》,有删节)

[]

①臣伏睹近中书札子四十道散下诸路,约束分俵青苗钱,不得抑配人户,并召情愿者,特申前诏耳,非臣前所奏之谓也。

②异时下户之举息者大率千家才数十百家,今又尽驱而予之钱,是天下之下户皆举息矣。天下之下户既皆举息,则其心乃常恐乎公上之责其偿而莫宁其志也。且始之予之也,则人莫不愿其得;及责其偿,则岂能如予之之愿乎?臣恐官廪一散,若贷粮之不得收,文移愈密,而天下多事矣。

③且民有道,在于节费节费有道,在于减兵减兵有道,在于以渐。为之十年,则岁积缗钱五百万矣。积而不已,以之为国则国用足,以之治民则民力宽,何用遣使汲汲于聚敛而取怨于天下之民乎?

④伏乞检臣前奏,罢青苗钱,归农田水利于州县,而召还使者,则天下幸甚。

(北宋·范镇《再请罢青苗法疏》,有删节)

【注】①唐虞:即唐尧和虞舜的并称,传说中的上古贤君。②青苗:即青苗法,又称常平新法。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给农民贷款贷粮,农民在夏秋两季收获时归还,并缴纳利息。③盗跖:春秋末期大盗,相传生性贪婪残暴。④分俵:分施,分给。⑤抑配:强行摊派。

参考答案

答案示例:乙文指出青苗法扩大了举息范围,不仅贷款可能无法及时收回,追讨时文书的繁杂还会造成更多社会问题。这并不符合实际。首先,皇帝已下诏禁止强行摊派,举息百姓多出于自愿,举息范围未必扩大。其次,贷款贷粮的归还都在收获时,百姓已有偿债能力,官府可以组织有序收取。因此,乙文担心的情况不会发生。

答案示例:乙文认为,富民的方式在于节省开支,比如可以通过减兵来实现财富积累。这种看法有失偏颇。首先,减兵虽然节约开支,但也会削弱国家的军事实力,使国家面临危险。其次,财富积累需要“开源”和“节流”并行,不可有所偏废。因此,所谓减兵以富民的对策,并不合理。

评分说明:乙文理由概述,2分;反驳,3分。从其他角度反驳,也可酌情给分。

【创新点】

1.体现跨领域融合创新。考题将文言文阅读与驳论相结合,突破文言文考查字词文意、内容概括、把握观点态度等。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反驳文中观点,实现文言阅读与写作跨领域融合,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2.注重对批判性思维的考查。传统的题型多是基于文本的内容印证分析,多针对文本的正向理解。而本题要求站在对立的立场去反驳文中观点,这需要对文本进行反向的思考,找出观点漏洞,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质疑精神。

易错点

1.文意理解出现偏差。因对文言文的字词、语句理解不准确,不能准确概括乙文的观点,反驳失去正确的基础。

2.反驳逻辑不严密。批驳时,不能给出充分的理由、有价值的论据和合理的推理,只是简单的否定对方的观点。

3.缺乏文本意识。在批驳时不能基于文本和合理的逻辑进行反驳,脱离乙文理由凭个人主观意识进行反驳。

4.答题思路不清晰,只简单概括乙文观点,而没有概述乙文理由,直接进行反驳,同时反驳时缺少条理。

提升建议

1.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熟练掌握常用见的文言词和文言句式,注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行文思路。

2.注重教考衔接,分析和学习教材中经典篇目(如《拿来主义》《反对党八股》等)运用的反驳技巧。

3.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复习逻辑单元的相关知识,掌握常见的逻辑推理方法,进行反驳、引进虚拟论敌的训练。

趋势预测

1.站在第三方提出新观点。命题可能给出相关主题的两则材料,其观点相互补充、相互对立或存在差异,要求概括文中的主要观点进行比较,站在第三方角度提出自己的新观点。

2.运用观点解决问题。命题可能提供不同时代背景下同一观点的碰撞,而题目针对现实问题,要求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对文中观点进行论证或反驳,考查学生的现代视角和解决问题能力。

 

【新题呈现二】

语言文字运用:拟写访谈提纲(2025年北京模考题)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近年来,心理健康尤其是青少年群休的心理健康,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体育运动不仅能提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还和心理健康息息相关。

科学研究表明,身体运动可以刺激青少年的肌肉状态和大脑,激活情绪,最终在人的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中构建良性循环。

参加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有积极促进作用运动不仅能提高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反应速度等,还能促使身体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提升情绪状态,进而对心理产生积极影响。运动中,肾上腺素分沁量会持续增咖,这对于缓解消极情绪也有帮助。

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也很重要,不同运动类型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同。

运动可以善心境和情绪,力训练可以增强自信心。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是可以善人们心肺功能的耐力性锻炼,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可以有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足球、蓝球、排球等团体运动,可以帮助青少年获得更多的社交支持和情感联系。竞争激烈的对抗性运动项目,则能提高青少年的应变水平和增强抗压能力。

面对不同负面情绪,体育运动的调节作用也不同焦虑不安时,可以选择瑜伽、游泳等抗压运动让肌肉放松,有助于平静神经系统:愤怒焦躁时,可以选择消耗性强、节奏稍快的体育锻炼,包括羽毛球、乒乓球等,可以改善心境和情绪:情绪低落时,参加集体性的体育项目、跑步等有氧运动,可以较好缓解这种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过多的锻炼并不总是更好,要把握好体育运动的频率和时间。青少年每周锻炼三到五次,每次锻炼时间45分钟左右较适宜。

21.访谈是调查员同调对象面对面互动的过程,要想得到满意的结果,需事先拟访谈提纲。以上短文出自则访谈,请根据文意,还原出本文的采访提钢。(6分)

【参考答

采访提1)为什么体育运动能调节心理状态呢?2)应该怎样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3)运动是不是越多越好(或运动的频率时间怎样安排适宜)?

评分标准:每2分。有其他答案,言之打理,可情给分。)

【创新点】

1.创新补写形式。还原访问提纲是补写语句题的创新,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站在采访者的角度构建合理的问题体系,强调角色意识

2.考查综合能力。题目不仅要求理解文本,还考察对文章结构、逻辑的把握及信息转化的能力,综合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逻辑思维、信息梳理以及换位思考能力。

易错点

1.逻辑混乱,没有从整体把握文本的结构层次,无法梳理出清晰的访谈逻辑,问题之间缺乏连贯性和递进。

2.要点遗漏,对文本关键信息挖掘不全面,遗漏重要内容,而同一问题细分为不同问题,使访谈提纲不完整。

3.提问不当,提问的表述不严谨,范围大小失当或模糊不清,语言表达风格与提供的场景、文本语言风格不一致。

提升建议

1.回归教材,掌握访谈提纲的基本结构、撰写方法和提问技巧。提供优秀的访谈案例,分析其问题设计的思路与特点,理解问答之间的紧密联结。

2.加强语段的分析解读训练,对给定的文本进行提取关键词,梳理主要观点、重要信息和逻辑层次人训练。

3.优化提问表述,提供提问范式,尝试对问题进行多种表述的效果的比较,强调不同表述适用的不同场景与对象。

命题趋势预测

1.题型融合创新:可能将语用题与撰写语言札记、评论要点、反驳观点等融合考查综合能力

2.跨学科融合:可能会出现更多结合实际场景、跨学科知识的综合性题目,考查解决问题能力。

3.答案的开放性和个性化程度可能增加,因文设题,考查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