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期末作文《这,才是生命的底色》例文三篇

2025-04-02 10:59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77人

1

 调色盘里总有一抹颜色是画作的根基,或深褐如大地,或青灰如远山。生命的底色不是姹紫嫣红的表象,而是在时光冲刷中愈发清晰的本质:那是胡杨根系穿越流沙的执着,是东坡竹杖叩击青石的清响,是无数普通人用双手托起的星光。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胡杨林用年轮书写着生命的宣言。它们把根系深深扎入流动的沙丘,在白天五十度的高温与夜晚零下的严寒间,用虬结的枝干撑起一片绿洲。考古学家曾在楼兰古城的废墟中发现碳化的胡杨种子,那些沉睡千年的生命密码,在驼铃声中重新苏醒。正如诗人艾青所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种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力量,正是生命最原始的底色。

 黄州赤壁的乱石堆里,苏轼踩着芒鞋走向江边。乌台诗案的阴霾尚未散尽,他却将满腹的失意酿成了"大江东去"的豪迈。在《寒食帖》歪斜的字迹里,在东坡肘子的烟火气中,这位文人把仕途的坎坷化作了精神的沃土。就像他在儋州办学时种下的椰子树,纵使身处天涯海角,也要让思想的根系穿透岩层。这种在困顿中保持超然的豁达,让生命的底色愈发温润如玉。

 张桂梅校长布满膏药的手,正轻轻拂过华坪女高的砖墙。清晨五点的路灯下,她像护送雏鹰的老燕,用沙哑的嗓音唤醒追梦的姑娘们。那些翻山越岭的家访路,那些藏在抽屉里的止痛片,都在诉说着:生命的底色可以如此滚烫。当第一届毕业生成为教师、医生回到大山,当初夏夜收集的萤火虫,已然化作漫天的星辰。

 敦煌壁画里的青金石历经千年依然明艳,只因画工们用三层石膏打底;景德镇的青花瓷永葆素雅,缘于匠人在素坯上倾注匠心。生命的底色从不需要金粉装饰,它是地震废墟里母亲弓起的脊背,是边防战士睫毛上的冰霜,是实验室里不眠的灯光。当我们褪去浮华,便会看见:那坚韧的根系、那豁达的胸襟、那温暖的星火,始终在血脉中静静流淌。

2

晨光熹微,第一缕阳光轻柔地穿过斑驳的树叶,洒在老旧小区的水泥路上,勾勒出一片片金色的光影。我背着书包,脚步匆匆,满心都是即将到来的考试,对周围的一切都视而不见。

“吱呀——”一声轻微的响动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我下意识地转过头,只见小区门口的修车铺门缓缓打开,李爷爷那略显佝偻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上面沾满了油污,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可他的眼神却格外明亮,透着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

李爷爷在这小区门口修车已经几十年了。从我记事起,他就一直守着这个小小的铺子,为邻里们解决各种车辆问题。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他的铺子总是准时开张。

有一次,我的自行车链条突然掉了,急得我像热锅上的蚂蚁,因为马上就要迟到了。我推着车一路小跑来到李爷爷的铺子,结结巴巴地向他说明了情况。李爷爷不慌不忙,戴上那双破旧的手套,弯下腰仔细查看起来。他熟练地将链条复位,又细心地检查了车子的其他部件,还一边安慰我:“孩子,别着急,马上就好。”在他的修理下,自行车很快就恢复了正常。我感激地付了钱,正要离开,李爷爷却笑着说:“孩子,路上慢点儿,注意安全。”那笑容,如同冬日里的暖阳,驱散了我心中的焦虑。

此刻,看着李爷爷在铺子里忙碌的身影,摆放工具、擦拭零件,有条不紊。他的生活并不富裕,铺子的收入仅仅够维持生计,但他从未抱怨过生活的艰辛。他总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每一天,用自己的双手努力创造着价值。

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对工作的认真,对他人的友善,不正是生命的底色吗?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追逐着功名利禄,却忽略了生命最本真的东西。而李爷爷,用他平凡而又充实的生活,为我诠释了生命底色的真正含义。

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路边野花淡淡的芬芳。我深吸一口气,心中的焦虑与浮躁渐渐消散。我迈着轻快的步伐向学校走去,心中满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因为我知道,无论未来的道路上会遇到多少风雨,只要心中保有这生命的底色,就一定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3

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午后,我站在医院走廊的窗前,望着外面被雨水打湿的世界。消毒水的气味刺激着我的鼻腔,耳边传来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和呻吟声。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肿瘤科,陪伴奶奶做化疗。

推开病房的门,我愣住了。窗台上摆着一排小小的花盆,里面种着各色小花,在惨白的病房里格外醒目。奶奶正坐在床边,手里拿着一个小喷壶,专注地给花儿浇水。阳光透过雨帘洒进来,在她银白的头发上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

"来啦?"奶奶抬起头,脸上露出温暖的笑容,"快来看看我的小花园。"我走近才发现,那些花盆都是用废弃的输液瓶改造成的,有的还贴着医院的标签。奶奶说,这是她和病友们一起收集的,护士们也很支持这个"病房花园计划"。

渐渐地,我成了这个"花园"的常客。每天放学后,我都会来这里帮忙照料花草。我认识了隔壁床的王阿姨,她总爱给花儿唱歌;认识了总爱讲笑话的张爷爷,他说笑声是最好的肥料;还有总戴着毛线帽的小美姐姐,虽然才二十岁,却总是笑眯眯的。

有一天,我发现奶奶的床头多了一本画册。翻开一看,里面全是她画的花草素描,每一页都写着日期和心情。奶奶说,这是她给自己定的"每日一花"计划,要画满一百种不同的花。看着她专注作画的样子,我突然明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我们如何让它绽放光彩。

化疗的过程很痛苦,但奶奶从不抱怨。她说,看着花儿一天天长大,就像看着希望一点点发芽。病房里的其他人也都被这份乐观感染,原本沉闷的病房渐渐充满了欢声笑语。护士们说,这是她们见过最特别的病房,连空气里都飘着花香。

现在,每当我看到窗台上的花儿在阳光下摇曳,就会想起奶奶说过的话:"生命就像这些花,即使在最贫瘠的土壤里,也要努力绽放自己的色彩。"是啊,这才是生命的底色——不是苍白,不是灰暗,而是像花儿一样,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用最美的姿态迎接每一天。

在这个充满消毒水气味的病房里,我看到了生命最动人的模样。它教会我,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像花儿一样,用坚韧和希望,为生命涂上最绚丽的色彩。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