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作文押题:“乡情”主题佳作范例《老槐树下的时光》

2025-04-05 13:16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67人

老槐树下的时光

老槐树依然挺立在村口,粗壮的树干上布满了深深浅浅的裂纹,像极了爷爷布满皱纹的脸。每年春天,它都会开出一串串洁白的花,香气飘满整个村庄。这棵树,见证了我的成长,也承载着我对故乡最深的眷恋。

记得小时候,每到傍晚,爷爷总会搬着竹椅坐在槐树下乘凉。我趴在他的膝头,听他讲那些古老的故事。蝉鸣阵阵,槐花的香气在晚风中飘散,萤火虫在草丛中忽明忽暗。爷爷粗糙的手掌轻轻拍着我的背,哼着不知名的小调,那声音和着槐树叶的沙沙声,成了我童年最动听的摇篮曲。有一次,我因为贪玩摔破了膝盖,爷爷急忙从槐树下摘了几片嫩叶,捣碎了敷在我的伤口上。他一边敷药一边轻声安慰我:"没事的,槐树的叶子能止血,一会儿就不疼了。"我抬头看着爷爷慈祥的脸,眼泪不知不觉就止住了。

槐树下有一口老井,井台上长满了青苔。清晨,村里的妇女们都会来这里打水,木桶碰撞井沿的声音清脆悦耳。她们一边打水一边说笑,谈论着家长里短。我常常趴在井边,看着井水中倒映的蓝天白云,还有自己稚嫩的脸庞。井水清冽甘甜,夏天的时候,奶奶总会用这井水给我煮绿豆汤,那是我记忆中最解暑的滋味。记得有一次,我偷偷趴在井边玩水,不小心把水桶掉进了井里。奶奶没有责备我,而是找来一根长竹竿,耐心地教我如何打捞。她的手稳稳地握着竹竿,一点一点地试探,终于把水桶捞了上来。那一刻,我看到了奶奶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出的笑容,像槐花一样温暖。


暑假,我回到乡下,发现村里修了水泥路,盖起了新楼房。但老槐树依然挺立在那里,像一位沉默的守望者。树下的石凳上,几位老人正在下棋,他们的笑声和多年前一样爽朗。我走近老井,发现井台已经被磨得发亮,井绳在岁月中换了又换,但井水依然清澈见底。我打了一桶水,喝了一口,还是记忆中的味道。这时,村里的王婶正好来打水,她看到我,惊喜地喊道:"这不是小芳吗?长这么大了!"她放下水桶,拉着我的手,絮絮叨叨地说着村里的变化,眼里满是亲切。

站在老槐树下,我忽然明白,乡愁不是一种伤感,而是一种温暖的力量。它藏在老槐树的年轮里,藏在老井的倒影中,藏在爷爷的故事里,藏在奶奶的绿豆汤中这些点点滴滴的记忆,编织成一张温柔的网,无论我走多远,都能感受到它的牵引。

如今,每当我闭上眼睛,总能看见那棵开满白花的槐树,闻到槐花淡淡的清香。这香气里,有爷爷的故事,有奶奶的叮咛,有童年的欢笑,更有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乡愁,就是这样一种永远割舍不断的情愫,它让我们的心灵永远有一个温暖的归处。

[点评]

这篇作文以老槐树为线索,串联起对故乡的深情回忆。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乡愁具象化,老槐树、老井、爷爷的故事、奶奶的绿豆汤,都成为乡愁的载体,善于捕捉细节,如爷爷用槐树叶敷伤口、奶奶教我打捞水桶等场景,生动展现了亲情的温暖。

文章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它不仅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更传递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感悟:乡愁是心灵的归宿,是永远割舍不断的情感纽带。这篇作文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篇优秀的乡情类作文。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