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前冲刺-材料作文

2025-04-04 08:12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95人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前冲刺-材料作文

1.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个小孩手拿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 ”“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的,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那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又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呢? ”“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

要求:①请根据以上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北京的烤鸭、陕西的羊肉泡馍、云南的过桥米线、南京的鸭血粉丝汤……你的家乡有哪些特色美食?请选择一种你最感兴趣的美食,仔细观察它的制作过程,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推荐。不少于600字。

3.题目:

你一定看过不少电影、电视作品,读过很多名著。看《热辣滚烫》,不断挑战自我的乐莹让观众感动不已;读《海底两万里》,冷静睿智的船长让读者心生敬畏;观《志愿军》,视死如归的戴如义让观众热泪盈眶……

请你以一个感触最深的名著、电影、电视剧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4.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顶盒、无线路由器……,我们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层出不穷。选择一种产品,写一篇文章介绍它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不少于600字。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5.我们可能都有过旅游的经历。旅途中,我们不仅观赏自然风光,了解民风民俗,同时也会有许多新奇的感受,产生很多思考和遐想。

选择一处自己游历过的景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不少于600字。

6.微型写作

培根的《谈读书》多处运用比喻论证。如,为了证明“读书能够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的观点,就运用比喻论证,使论说的道理通俗易懂,并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请你确定一种观点,写一个议论性的片段,也用比喻论证来证明此观点。不少于100字。

情境预设:①逆境成才②天才来自勤奋③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生命

7.阅读下面材料,发挥想象,按要求将语段扩写成一篇记叙文。

听说省博物馆展出了一艘从海底打捞出来的古沉船,我和妈妈前往参观。一进展厅,这般传说中的古沉船就映入我的眼帘。我驻足凝望,思绪飞扬,心也随船起航,穿越时空,回到了几百年前,如梦境般,经历了一场奇幻之旅。这段旅程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妈妈的催促下,我离开了。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8.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

进入初中以来,由于学习任务越来越繁重,事情似乎也越来越多,你每天都在手忙脚乱中度过。其实无论你身在何处,总能观察到这样的现象:那些热爱学习和工作的人总能聚精会神,将所有的能量都有序地向一个地方倾注,高效率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而那些热衷资讯、沉迷游戏、喜欢闲聊的人,则会因各种繁杂的信息使自己的注意力趋向混乱和分散。

(1)请以《让生活变得更有序》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写一写你想让什么变得更有序,你为什么要让它变得更有序。

(2)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9.“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是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诗句。诗人告诉我们: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当越过坎坷,蓦然回首时,你往往会发现,那些过去了的都已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成为你“亲切的怀恋”。

同学们,你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吧,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生活教科书,书中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主义都会成为我们精神生活最重要的支柱。

请你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读后感。

写作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2)文中不要出现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11.漂亮的小鸟,可爱的小猫,善解人意的小狗……人世间正是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才有了我们生活的丰富多彩。你肯定也有过与它们交往的经历,与它们肯定也有比较密切的关系,请选择自己以往经历中不凡的一段,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12.根据要求作文。

“人的想象有多么丰富,我们的未来世界和生活就有多么精彩。”目前空间站只“飞”400公里高。但我们相信,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空间站一定会突破限制,飞得更高。

请发挥合理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可设想未来科技进步状况,可想象将来生活图景……

要求: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和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点击下载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