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共50分)
25.(本题50分)话题作文
“无可奈何花落去”是诗人读懂人生的感慨,“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是歌手读懂真情的呼唤,“万有引力”是科学家读懂苹果落地的思考……一诗一文,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需要用慧眼去阅读,用心灵去感悟。
请以“读懂”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按要求作文。(2)内容紧扣话题,立意正确,思想健康。(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4)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话题“读懂”是一个动词,读懂了什么?所以首先需明确“读懂”的对象。“读懂对象”可指具体的人或物,也可指抽象的东西。具体的“人”可以指自己身边的人,如父母亲人、老师同学朋友等,也可以指其他人,如某个作家、某个明星、某个音乐家等等,还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某个人物;具体的“物”可以指小屋、一条河、一座山、一棵树等,也可以指一句诗、一本书、一句话等等;“抽象的东西”可以指某种情感、某种好品质、某种处世态度等等。“读懂”的对象内涵很丰富,选取其中一个对象展开叙述,具体叙述从不懂到懂、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即可。在写法上,可以使用以小见大、细节描写等写法,深化文章的内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叙述过程中,可适当穿插议论抒情性的语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第二,选材构思:本题适宜习作记叙文。选取生活中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描写好细节,表达真情实感。比如可以写读懂朋友,通过记叙自己误会朋友拿走心爱的手办,友情出现裂痕,而朋友却一直默默付出,直到自己偶然发现心爱的手办收在抽屉中,误会解除,读懂了朋友的宽容与大度;还可以写读懂李白,通过记叙自己阅读李白的三首行路难,读懂了李白一生郁郁不得志的悲慨;或者写读懂老师,通过写自己在新学期受到老师的严格要求,一直为之不解,直到一次测试中取得了远超以往的优秀成绩,才懂得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习作时注意在结尾采用议论性或抒情性的文字点明主题,深化文章主旨。
例文:
读懂父亲的目光
或许是因为父亲太严厉,从小到大,我对父亲没有什么亲切感;或许是因为父亲工作的缘故,很少在家,我缺少与父亲交流的机会,而与父亲变得生疏。可是,父亲的目光却是多样的,它教给我太多太多。
高兴时的目光
虽然父亲从不辅导我的学习,却总是时不时“拐弯抹角”地询问我的学习情况。每当父亲晚上下班回家时,看到我伏在桌前认真学习,便会悄悄地站在旁边静静看着。目光里满是慈爱,看的那样入神,似乎是在欣赏一幅美妙的画卷。那目光使我不由自主地更加努力学习。而当我拿着优异的成绩单兴奋地跑回家,喜滋滋地说着我的分数时,父亲总是在一旁笑得无比灿烂。我想,那份喜悦应该是无与伦比的吧!看着成绩单,父亲的目光里又添了几分欣慰和自豪。也许父亲并不知道,那目光让我无比的快乐,也给予了我莫大的鼓舞。哦,父亲高兴时的目光教我懂得了学习的欢乐!
生气时的目光
当然了,父亲也会生气,说真的,父亲生气时的目光是非常恐怖的。记得7岁的那年,有一次,爷爷买了个好玩的玩具,我和弟弟为了争着谁先玩,而打闹了起来。父亲当时也在旁边,虽然很生气,却并没有说什么,只是阴沉着脸,用无比严厉的目光看着我。那可怕的目光像冰冷的两把利剑,直穿到我的心里,告诉我作为姐姐要多让着弟弟。幼小的我,虽然极不情愿,但毕竟还是怕爸爸发火呀,只好噘着小嘴,放开了紧紧抓着玩具的手。后来每当和弟弟妹妹争抢东西或吵打时,父亲总是用同样严厉的眼神,教育我同一句话:做姐姐的,多让着弟弟妹妹。那时的我,很不能理解,父亲为什么总是让我忍让,我为什么总是要玩他们不爱玩的玩具,吃他们已经吃腻了的糖果。有时候,甚至还怀疑父亲不爱我。后来长大了一点,才明白原来父亲是在培养我的谦让精神。哦,父亲生气时的目光教我懂得了谦让!
疲劳时的目光
父亲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所以父亲总是早出晚归,当然会很疲劳。有时,半夜很晚父亲才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家。常常刚刚进门,就坐倒在沙发上。父亲那因长时间开车而布满血丝的眼睛,透露出的目光是无比的劳累和辛苦。看着那目光,我渐渐开始学会了节省,因为我明白我所用的每一分钱都是父亲的血汗钱,它们是那样的来之不易!父亲疲劳时的目光教我懂得了节省!
哦,父亲的目光是一本字典,一本人生的字典!里面满载着人生的哲理,伴随着我成长。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读懂那本字典里最深奥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