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巧用“六笔”,写好一事写作导学案

2025-04-04 08:20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54人

巧用“六笔”,写好一事

导学案

活动一:范文剖析,认识“六笔”

《散步》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第一笔:( )一笔,概说( )

或概述引起悬念的事,或点明难忘的情景、场面、人物、生活画面。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寻余看。她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第二笔:( )一笔,解释( )

补充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或展现一种失落的想法、消极行为。

天气极好。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第三笔:( )一笔,烘托( )

穿插描写事情发生时的天气、景色。

我们母亲还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第四笔:( )一笔,波澜( )

细致描写、生动刻画(细节、动作、心理、场面等),展现出事情的变化与转折,在外界事物、人物思想等触发下,转变想法和行为。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第五笔:( )一笔,积极( )

重新建立正确的行为和想法,往积极方面发展。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第六笔:( )一笔,深化( )

在正确行为想法基础上,感悟抒情,升华主旨。

小结“写好一事”六笔法

1. 第一笔:点一笔,概说事件

2. 第二笔:抑一笔,解释交代

3. 第三笔:插一笔,烘托渲染

4. 第四笔:转一笔,波澜转折

5. 第五笔:扬一笔,积极行动

6. 第六笔:升一笔,深化主旨

活动二:巧用“六笔”,写好“全力以赴”

号外号外,班报《扶摇直上九万里》面向同学们征稿啦!不奋斗无青春,我们的青春本身就是一场“全力以赴”。为自己的梦中情校、为某个亮眼的分数、为某个比赛、为校园会的笑牌、为那传统文化的传承、为那个人的认可、为那美丽的风景……我们都曾全力以赴过,本月班报主题是“全力以赴”;请完成《这一次,我全力以赴》的审题立意卡和“六笔”通关,踊跃投稿。

1.《这一次,我全力以赴》审题立意卡

审题

1.审题目

2.审材料

立意

选材方向(至少三个)

择优/1

思想主题/1





2.《这一次,我全力以赴》“六笔”通关:根据上述你的审题立意,参考下面第一篇范文,补充第二篇文章横线和空白位置。

《这一次,我全力以赴》(范文学习)

第一笔:点一笔,概说事件

这一次,我不再畏惧,若蒲公英般竭尽全力,奔赴那座叫梦想的大山。(简单概括事件或场景)

第二笔:抑一笔,呈现消极

“你这么浮躁,怎么练得好古琴!”老师面上是难掩的失望与怒气。我坐在月光铺洒的家门前,清冷的月光和不争气的哽咽拉住了我的脚步,我找不到愿意向前,怯懦虚浮的琴声将我包围,让我失去了翻越梦想大山的勇气。(抑一笔:负面的状态、行为或想法)

第三笔:插一笔,烘托渲染

墙角的蒲公英摇摆不定,似乎在害怕晚风将它带去未知的世界。蒲公英啊蒲公英,你是否也和我一样,怯懦地不愿向前,不敢越过那远方的大门?(插一笔:穿插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

第四笔:转一笔,波澜转折

风中的蒲公英没有回旋,却始终挺直着腰杆。我正惊叹于它的局势。风一来,蒲公英拼尽全力,小小的篷一下子四散开来。一颗颗带着降落伞的种子瞬间大爆发,凭借着风力,飘浮在空中。肆意地去追寻心中的天地。那种韧足劲,全力以赴地奔向远方的样子,让人不得不佩服,让人不得不感动!方才悟了,哪一朵蒲公英不期待山那边的大海?哪怕自身渺小,它始终以最佳状态全力以赴。(转一笔:经外界人或物或思想的触发,转变想法)

第五笔:扬一笔,积极行动

于是,这一次,不屈的少年拾起了掉落的勇气,与蒲公英同行全力以赴。从此,房瓦屋舍之间,多了一波动人的琴音:每个晨光拉开夜幕的清晨,总有一个与朝霞相伴、孤身练琴的身影;每个与明月相依的晚上,总能看到指尖与琴弦共舞的场景……

又是一节琴乐课,我拨动第一根弦,随之而来的是坚定昂扬的音符。悠悠琴声中,伴着蒲公英最真挚的呐喊,我坚毅地向山巅进发。抬眸望见老师欣慰的眼神,我相信,我终将登顶,一览众山小。(扬一笔,重新建立起正确的行为,行动及启发)

第六笔:升一笔,深化主旨

这一次,揪着的双手与蒲公英共同出发,在夏夜的晚风中全力以赴。那座名叫梦想的山,又怎能挡得住少年的脚步?

不必停留,不必徘徊。以勇气与执着,以对蔚蓝的向往,全力以赴书写翻过那座山的骄傲。(升一笔:正确行为的基础上,深化主旨,升华总结)

这一次,我全力以赴(补充横线和空白处)

第一笔:点一笔,概说事件

这一次,我不再畏惧,若 般竭尽全力,奔赴那座叫 的大山。

第二笔:抑一笔,呈现消极

第三笔:插一笔,烘托渲染

墙角的______似乎在害怕晚风将它带去未知的世界。 啊, ,你是否也和我一样,不敢越过那远方的大山?

第四笔:转一笔,波澜转折

第五笔:扬一笔,积极行动

第六笔:升一笔,深化主旨

点一笔

概括事件

抑一笔

呈现负面的状态、行为或想法

插一笔

烘托渲染

转一笔

经外界人或物或思想的触发,转变想法

扬一笔

重新建立起正确的行为,行动

升一笔

由事及理,从亲自的事情得出道理

简短明确

(5分)

生动形象,感染力强(10分)

符合人物情感,连接通畅

(10分)

触发点明确且过程细致

(35分)

有细致生动的正确想法和行动描写

(25分)

自然升华,说理深刻(15分)

不简短但明确(3分)

生动形象

(7分)

较符合人物情感,连接不太自然(7分)

触发点但过程不太细致

(20分)

有正确想法、行动描写比较粗糙(20分)

有道理,说理升华较生硬(10分)

既不简短又不明确(0分)

生硬刻板

(2分)

不符合情感,连接生硬,烘托渲染不明确(2分)

触发点和过程不明确

(10分)

很少或没有想法、行动描写(10分)

没有道理或道理不合适、生硬(5分)







总分

活动三:互评“六笔”,积极投稿

刚刚我们对“六笔”法进行了认识和练习,现在请大家小组合作相互评议小练笔:小组内部根据下面的层级评分量表给组员的抑一笔、转一笔、扬一笔、升一笔作品进行评级

抑一笔

呈现负面的状态、行为或想法)

转一笔

经外界人或物或思想的触发,转变想法

扬一笔

重新建立起正确的行为,行动

升一笔

由事及理,从亲自的事情得出道理

生动形象,感染力强(25分)

触发点明确且过程细致

(25分)

有细致生动的正确想法和行动描写

(25分)

自然升华,说理深刻(25分)

生动形象

(20分)

触发点但过程不太细致

(20分)

有正确想法、行动描写比较粗糙(20分)

有道理,说理升华较生硬(20分)

较为生硬刻板

(10分)

触发点和过程不明确

(10分)

很少或没有想法、行动描写(10分)

没有道理或道理不合适、生硬(10分)





总分

小结:写好一事“六笔法”

1. 第一笔:点一笔,概说事件(简单概括事件或场景)

2. 第二笔:抑一笔,呈现消极(负面的状态、行为或想法)

3. 第三笔:插一笔,烘托渲染(穿插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

4. 第四笔:转一笔,波澜转折(经外界人或物或思想的触发,转变想法)

5. 第五笔:扬一笔,积极行动(重新建立起正确的行为,行动及启发)

6. 第六笔:升一笔,深化主旨(正确行为的基础上,深化主旨,升华总结)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