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江1月)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3处采样点的土壤剖面(0-80厘米)示意图。完成问题。
1.(土壤剖面/中国区域差异)甲、乙、丙最可能分别位于( )
A.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南丘陵 B.东南丘陵、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
C.青藏高原、东南丘陵、内蒙古高原 D.东南丘陵、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
(2024·广东)峡湾是冰川U形谷后期被海水淹没而形成的槽形谷。极地气候峡湾几乎常被海冰或冰川覆盖。而温带气候峡湾全年几乎没有海冰覆盖。如图示意在北半球发育极地气候峡湾的甲地和发育温带气候峡湾的乙地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世界的气候)与甲地对比,温带气候峡湾在乙地发育的主要原因是乙地( )
A.冬季白昼的时长更长 B.受到了暖流增温影响
C.经历了更强的构造运动 D.海平面上升的幅度更大
(2024·山东)海洋浮游植物密度的空间分布与海水性质、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远岸海域浮游植物密度受陆地影响较小。如图示意孟加拉湾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南亚/季风气候)下列月份中,M区域浮游植物密度最高的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4.(南亚/季风洋流/影响海水性质的因素)与7—8月相比,12月至次年1月N区域海水盐度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蒸发 B.降水 C.径流 D.洋流
(2024·黑龙江牡丹江·模拟预测)气候学上通常以候平均温度(每5日的平均气温)作为季节的划分标准:候温高于22℃的时期为夏季,低于10℃的时期为冬季,介于二者之间的为春季和秋季。这样,各地的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共同的温度标准。可见,同一地点,四季必然长短不一;不同地点,同一季节并非同时始终。而且,并非到处都有四季。读我国部分区域平均入春日期等值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显示的省级行政中心城市中入春日期最接近的是( )
A.兰州与西安 B.呼和浩特与银川 C.济南与太原 D.天津与石家庄
2.甲区域入春日期早于同纬度东部地区,主要是因为甲区域( )
A.距海远,海拔低,风力小 B.地势平坦,空气质量优良
C.地形封闭,云量小,日照强 D.植被覆盖度低,昼夜温差小
3.乙区域在7月的候温应( )
A.低于10℃ B.为12℃左右 C.接近15℃ D.为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