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类主观题的解题思路与答案组织技巧

2025-04-02 10:27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35人

第一部分:解题思路的确定

 法院裁判的基本原则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此为据,我们确定法律类主观题解题思路的基本口诀是:

找事实,找法理,两者结合作分析,最后结论来托底

口诀解读:

第一步,找事实,需要找出三个关键事实:即证据事实、诉讼(或纠纷)事实、设问待判事实。其中,证据事实是指具有证据性质的事实,或者说需要用证据证明的事实,这类事实通常在材料中出现。诉讼事实包括诉求事实与法院判决事实等,这类事实通常表现为原告的诉求与法院的裁决认定情况,有的材料可能没有法院的判决,有的可能二者都有。一般的操作是阅读材料,在材料中分别用序号标记出来。

第二步:找法理:即事实指向的法律依据

第三步:两者结合作分析:依据法理,结合证据事实分析得出结论

案例分析:

(2024·浙江卷)父亲去世后,30岁的小赵不愿赡养有扶养关系的继母江某。经乡政府协调,小赵、小赵堂弟赵小华与江某达成书面供养协议。协议约定:小赵放弃继承权;由赵小华负担江某的生活、生病及死后安葬事宜,江某所有的5间旧房由赵小华继承;在江某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赵小华履行监护职责。达成协议后,江某与赵小华一家共同生活,直至2023年3月去世。同年5月,因附近小学扩建,县政府欲对江某原居住的旧房实施征收补偿。小赵得知后,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将原属江某房产2/5份额归其所有。

(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指出江某将赵小华确认为自己的监护人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解答第一问:(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证据事实

事实1.30岁的小赵不愿赡养有扶养关系的继母

事实2.小赵与其堂弟与江某达成书面供养协议。协议约定:小赵放弃继承权

第二步:找法理:(1)合同制度  (2)意定监护制度(核心)

确定法理依据:依据事实2中的书面供养协议可确定合同制度与意定监护制度

第三步:两者结合作分析

(1)(抬法律)为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民法典专门规定了意定监护制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可以与近亲属、其它有监护意愿的人事先协商,以书面合同的方式确定监护人。

(2)(下判决)小赵与堂弟、江某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协议一致的基础上签订书面供养协议,合同有效

(3)联系设问下结论:江某将 赵小华设为监护人有效。

生成答案:(1)为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民法典专门规定了意定监护制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可以与近亲属、其它有监护意愿的人事先协商,以书面合同的方式确定监护人。(抬法律)

(2)小赵与堂弟、江某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协议一致的基础上签订书面供养协议,合同合法有效。(下判决)(3)因此,江某将 赵小华设为监护人有效。(联系设问下结论)

第二问:指出县人民法院是否应当支持小赵的诉讼请求,并说明理由。

解题思路 

1.找证据事实

事实1.30岁的小赵不愿赡养有扶养关系的继母

事实2.小赵与其堂弟与江某达成书面供养协议。协议约定:小赵放弃继承权

事实3.堂弟小赵负责照管生活及安葬事宜,享有5间房子继承权

事实4.失能失能后,小赵履行监护义务

事实5.江某与堂弟小赵一家生活直至去世

事实6:小学扩建占用江某5间房子,并给予相应补偿

找法理:、所有权制度、合同制度、遗产继承制度、遗赠制度

确定依据,依据事实3和事实5可确定涉及财产归属的认定,故涉及所有权问题,依据前面5个事实可以确定涉及合同制度与遗产继承制度、依据事实2、事实3、事实5可以确定涉及遗赠制度。

2.找诉讼请求事实

事实1:小赵要求占有江某五分之二的补偿款

事实2:小赵要求获得江某的遗产继承权(隐藏事实)

找法理:继承制度与遗赠制度。

确定依据:依据事实1与2可以确定为遗产继承制度

第三步:结合证据事实、诉讼请求事实、设问待判事实与相关法理分析:

1、江某拥有5间房子的所有权,所得补偿款属于江某个人合法财产。(遗产认定,析产)

2、小赵、其堂弟与江某签订供养协议有效,堂弟小赵依据供养协议全面履行了约定义务,有权获得江某的遗赠财产。本案涉及的房屋补偿款应当全部归堂弟小赵所有。

3、小赵未履行实际赡养义务,且承诺放弃遗产继承权,不享有江某的遗产继承权.

分析结论:小赵不享有江某的遗产继承权,小赵主张将原属江某房产2/5份额归其所有

的诉讼请求,法院不予支持。

生成答案:

(1)江某拥有5间房子的所有权,所得补偿款属于江某个人合法财产。(遗产认定,析产)

(2)小赵、其堂弟与江某签订供养协议有效,堂弟小赵依据供养协议全面履行了约定义务,有权获得江某的遗赠财产。本案涉及的房屋补偿款应当全部归堂弟小赵所有。

(3)小赵未履行实际赡养义务,且承诺放弃遗产继承权,不享有江某的遗产继承权.

(4)小赵不享有江某的遗产继承权,对小赵的诉讼请求,法院不予支持。

本大题解题思路综合图

       第一步:找事实

1.找证据事实

事实1.30岁的小赵不愿赡养有扶养关系的继母

事实2.小赵与其堂弟与江某达成书面供养协议。协议约定:小赵放弃继承权

事实3.堂弟小赵负责照管生活及安葬事宜,享有5间房子继承权

事实4.失能失能后,小赵履行监护义务

事实5.江某与堂弟小赵一家生活直至去世

事实6:小学扩建占用江某5间房子,并给予相应补偿

2.找诉讼请求事实

事实1:小赵要求占有五分之二的补偿款

事实2:堂弟小赵享有江某的遗产继承权(隐藏事实)

3.找设问待判事实

1.江某确认为监护人是否合法,说明原因

2.人民法院是否支付小赵的请求,说明原因

        第二步找法理:

所有权制度、合同制度、遗产认定、法定继承制度、意定监护制度、遗赠制度等。

    第三步,结合事实与法理分析:见上

  第二部分:答案组织技巧(以第1问为例)

(1)为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民法典专门规定了意定监护制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可以与近亲属、其它有监护意愿的人事先协商,以书面合同的方式确定监护人。(抬法律)

(2)小赵与堂弟、江某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协议一致的基础上签订书面供养协议,合同合法有效。(下判决)(3)因此,江某将 赵小华设为监护人有效。(联系设问下结论)

分析答案特点:可以看出编制答案有以下几个关键要素遵循

第一,以法律为依据,必须要出现相关的法律支撑。

第二,从分析过程看,材料中的证据事实一般融入分析过程中

第三,依据事实与法理分析会得出许多新的结论,这些新结论一般应当是准确的。

第四,一定要呼应设问中的待判事实。必须对设问中提出的问题作出正面回答

总结以上特点,编制成顺口溜为

          主观题答案编制技巧

抬法律,作分析,事实融入分析里,

自下结论未完毕,联系设问再判析

附:我的答案

第一问:(1)为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民法典专门规定了意定监护制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可以与近亲属、其它有监护意愿的人事先协商,以书面合同的方式确定监护人。

(2)小赵与堂弟、江某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协议一致的基础上签订书面供养协议,合同合法有效。因此,江某将 赵小华设为监护人有效。

第二问:(1)江某拥有5间房子的所有权,所得补偿款属于江某个人合法财产。

(2)小赵、其堂弟与江某签订供养协议有效,堂弟小赵依据供养协议全面履行了约定义务,有权获得江某的遗赠财产。本案涉及的房屋补偿款应当全部归堂弟小赵所有。

(3)小赵未履行实际赡养义务,且承诺放弃遗产继承权,不享有江某的遗产继承权.

(4)小赵不享有江某的遗产继承权,对小赵的诉讼请求,法律不予支持。

【网传答案】(1)合法。为防止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受损,民法典规定了成年意定监护制度。本案中,江某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成年人,通过协商与其亲属赵小华签订了书面协议,确定自己的监护人,符合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的规定。

(2)否,其一,法律尊重死者生前通过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方式处分个人合法财产的意愿,本案中,小赵堂弟赵小华与江某达成供养协议符合法律规定。其二,小赵出尔反尔提出的诉讼主张,违背了合同履行的诚信原则。

说明:由于没有看到官方答案,我也不知道网传答案到底是不是官方发布,所以,整个过程使用的是我自己分析得的答案为依据。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