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人与人之间常常会产生各种关联,因而与人交往就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往中,你也许会遇到困惑与烦恼,但也会发现人性的美好与良善,获得温暖与启迪,还可能会领略到从未见过的风景……
同学们,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
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写作时注意以下要求:
1.力求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或体会,让他人有所启迪与感悟;
2.文体不限,但不要写成诗歌或戏剧;
3.不少于600字,不要抄袭,不要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街角的人间烟火
喻雪琼
在家门口的小巷子里,有一家早餐店。
窗外的风吹过梧桐树叶,斑驳的阳光如碎金般散落,温暖而美好。老板娘今年已经五十二岁了,眼角有些许皱纹,但永远笑眯眯的,十分和蔼,和我关系很是要好。冬日清晨里,她的身影总在黑暗中闪烁,不停重复着同样的动作。
难懂的公式定理和诗词歌赋杂糅进课桌角那一拃高的试卷里,浓烈的咖啡味涌进鼻腔,倦意不退反增。在这行色匆匆的初三生活里,我只觉枯燥与无趣。
“阿姨,我要一碗小米粥!”
听到我的声音,老板娘立马抬起头,手在腰间的围裙上擦了擦,向我小步快跑过来,满脸笑容。“姑娘,怎么每天都来这么早啊?学习应该挺累的吧。”她一边说着,手中的动作也没停。拿起最上面的瓷碗,用大铁勺舀了满满一碗粥,擦了擦碗边的水滴,双手捧着递给了我。这一系列的动作很是娴熟,不知是重复过多少次。听到老板娘的话,回想起在学校里的日子,只是深深地叹了口气。见我没什么反应,老板娘也没再说什么,只是重复着手里的动作——搬出一把木桌子和几个蒸笼,不停地包着同样的包子。周末时我就坐在一旁写作业,她便熟练地从厨房里端出满满一盘的烧麦。我在那把木凳上静静坐着。她舀了一勺肉馅,放在面皮中心,用手一握,刚刚好包成了一个包子。这样的“刚刚好”,反映的却是她背后成千上万次的重复练习。
小区里的邻居都陆陆续续回来了,早餐店的门口又挤满了人。人群中,我隐约看到出国留学两年了的邻家姐姐。“嗯!阿姨,我出国这么久,您这包子还是这个熟悉的味道!”她大口吃着包子,含糊地和老板娘说着。老板娘捂着脸笑了笑,又连忙递给了她一碗绿豆粥,回答道:“只要你回来,我这包子随时为你备着!”我又咬了一口手中的包子,这次似乎和以前不一样了——四年来,我一直在老板娘这儿吃早餐,味道已经十分熟悉;而这千百次的重复,却在我的心里掀起一丝安心。不论离家多远多久,这份味道永远不会变。
清晨的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温柔地洒在老板娘的脸上,仿佛她就是这小巷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天早上出门看到满脸笑容的老板娘,我的心里也升起一丝暖意与安心。
看着她娴熟地把碗叠放在一起,习惯性地将蒸笼摞在一起,我恍惚间明白了什么——重复从来不是无聊与单调,而是成功前的一段泥泞。重复是不断积累的过程,我们总在反复中沉淀,在坚守反复中升华,最终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生命光彩。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文章。
请以“师生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在600字以上。
星火燎原照我途
三尺讲台上飘落的粉笔灰,是岁月撒落的星尘。老师,您以知识为引,信任为薪,包容为焰,在我生命的荒原上点燃一簇簇永不熄灭的火种。
初入校园时,我如蹒跚学步的稚子,面对知识殿堂的巍峨台阶望而却步。是您,将枯燥的拼音化作跳动的音符,让生硬的汉字绽放出水墨画的意境。犹记乘法口诀如魔咒般缠绕心头,您却摘下金边眼镜,蹲下身来与我对视:"你看,三三得九像不像小猫的耳朵?四四十六就是螃蟹的钳子呀!"那一刻,数字与符号突然有了温度,在童真的联想中生根发芽。
当演讲比赛的海报在公告栏上招摇,我攥着皱巴巴的报名表在办公室门前徘徊。您轻轻抽走我手中的纸片,指着上面歪歪扭扭的字迹:"这些颤抖的笔画里,藏着亟待破茧的蝴蝶。"备赛的日子里,您教我如何给语言插上翅膀——在演讲稿空白处画满小太阳,用红笔圈出需要"让声音跳起来"的段落。决赛当天,您塞给我的润喉糖在口腔里化作清泉,冲淡了手心的冷汗。台上追光打下时,我看见您站在舞台阴影里,双手合十,比着加油的口型。
青春期的暴雨来得猝不及防。那次课堂上的顶撞像把利刃刺破师生的温情,我等着迎接电闪雷鸣,却迎来您递来的纸巾。"擦擦眼泪吧,青春期的小刺猬。"您翻开作业本,指着夹缝里的涂鸦:"这些带刺的藤蔓,终会开出柔软的花。"在您的谅解中,我学会了将叛逆的锋芒收拢成铠甲,用反思的泉水浇灌理智的花园。
老师,您给予的知识是火种,信任是氧气,包容是助燃剂。这些馈赠在我成长的原野上燃起燎原星火,照亮从懵懂到清醒,从怯懦到勇敢,从莽撞到从容的蜕变之路。而今我怀揣着这些永不熄灭的星火,在更广阔的天空下,继续传递着照亮世界的温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文章。
请以“破茧有时”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在600字以上。
破茧有时
沙漏里的石英砂在月光下流转如银河,我凝视着倒计时牌上猩红数字最后的痉挛。被汗渍腌得发皱的指腹摩挲着笔杆,窗外梧桐新叶正簌簌抖落春日的叹息。那些被橡皮擦得透明的草稿纸突然在眼前浮现,带着二次函数狰狞的锯齿,将记忆切割回那个困在茧中的寒夜。
月光从窗帘褶皱间漏进来时,我摔笔的声音惊飞了蜷在窗台的夜枭。题册上的光斑像困在迷宫里的萤火虫,直到生物课上的画面破茧而出——那些湿漉漉的飞蛾正用新生的褶皱冲撞黑暗。我重新抓起钢笔,笔尖在纸上游走的沙沙声,仿佛千万只翅膀在茧壳内共振。当晨光浸透最后一道演算步骤时,答案终于如破茧的蝶翼般舒展,带着鳞粉般的星光。
操场东侧的梧桐开始抽芽时,体育老师口中的哨声总裹着晨雾。最后一圈的红线在跑道尽头若隐若现,像地理课本里毛竹第五年的生长轨迹突然刺破地表。前四年三厘米的沉默在胸腔里轰鸣,心跳声碾过露珠摔碎的星子,与脚步声叠成密集的鼓点。冲过终点线的刹那,后背洇开的汗渍竟在朝阳下蒸腾出鎏金的花纹,像极了生物标本室里那些破茧后的残翼。
模拟考当天,樱花正用粉色的风暴席卷教室。试卷上的油墨香与飘落的花瓣糅成某种古老契约,每个公式都在枝头找到了对应的骨朵。笔尖悬停的瞬间,窗外忽然下起樱花雨,那些旋转的坐标点竟与花瓣的坠落轨迹完美重合。成绩揭晓时,我看见最倔强的那枝樱花突然震颤,仿佛整个春天都在为我鼓掌。
暮色漫过教学楼时,错题本上的红笔迹已洇成晚霞。沙漏倒转间,樱花青果正在枝头偷偷膨胀,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仍在倔强地结痂、脱落、重生。月光再次爬上书脊时,我忽然读懂年轮里的密语——那些深夜里漂浮的咖啡香,跑道上蒸发的盐粒,晨读时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雾气,早已在时光里酿成琥珀色的铠甲。
此刻,月光正用绢帛般的柔光擦拭我的课桌。它拂过演算本上的星图,掠过单词卡折出的银河,最后停驻在作文稿纸上洇开的墨渍。这些斑驳的痕迹恰似蝴蝶初绽的鳞翅,在六月的风里等待振翅的刹那。而我终会执笔为剑,在蝉鸣最盛的时节,让所有的蛰伏都化作笔锋铿锵的注脚。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文章。
请以“ 里的微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在600字以上。
时光絮语里的微光
人生像一轴徐徐展开的宣纸长卷,浸染着水墨氤氲的柔情。那些流淌在岁月褶皱里的情谊,不似山呼海啸般壮烈,倒像是青瓷盏中浮沉的碧螺春,在滚水里舒展着细碎的温柔。于我而言,这卷轴上最温润的笔触,当属友情——它既没有"醉里挑灯看剑"的慷慨悲歌,却藏着"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缱绻暖意;不似"仰天大笑出门去"的疏狂快意,却如"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的绵长余韵。
儿时,总爱坐在爬满紫藤的廊檐下,看阳光被老槐树筛成细碎的金箔。春日的困倦与成长的迷惘织成细密的网,直到有人轻轻碰触我的发梢。转身便见好友捧着玻璃罐,蜜渍的杏脯在晨光里泛着琥珀色的柔光。"尝尝看,能甜到心里去的。"她说话时,睫毛在脸颊投下蝶翼般的阴影。那颗杏脯在齿间化开的瞬间,我听见冰封的溪流在胸腔叮咚作响——原来友情是这般具象的甜,不必轰轰烈烈,只需在阴翳处递来一罐春光。
及至岁月在额角刻下细密的纹路,方才懂得友情是陈年普洱般的存在。没有"山无陵,江水为竭"的炽烈誓言,却在每个飘雨的黄昏,总有人执伞立在车站昏黄的光晕里;没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相送,却在每个辗转难眠的深夜,收到带着体温的语音留言。这些细碎的牵挂如同古瓷开片,在时光里生长出蜿蜒的纹路,让独行的身影不再踉跄。
去年深秋重游故地,老槐树依旧筛落着金箔般的阳光。我们坐在褪色的双杠上,看流云在蓝琉璃般的天空缓缓游弋。她忽然伸手替我拂去肩头的银杏叶,这个动作让我想起二十年前递来杏脯的那个清晨。岁月在刹那重叠,我看见她的眼角泛起细密的皱纹,却比往昔更添温润的光泽——那是被时光打磨出的珍珠母贝般的光华。
友情原是最从容的叙事诗,没有跌宕起伏的韵脚,却在平平仄仄间写就永恒。它像老宅屋檐下的青苔,在晨露里泛着幽微的绿光;像祖母的樟木箱底,叠着泛黄的信笺与褪色的璎珞。当我们白发苍苍时,这些细碎的微光仍会在记忆深处闪烁,如同那年透过树叶的斑驳日影,永远温暖着生命的褶皱。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文章。
请以“慢慢靠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在600字以上。
慢慢靠近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行,我们都在旅途中寻找着什么。或许是远方的风景,或许是内心的宁静,又或许是那些未曾被发现的美好。这一次,我踏上了前往云南的旅程,以一颗细腻的心,慢慢靠近这片神秘而迷人的土地,去感受它的风土人情,聆听它的故事。
初遇丽江,邂逅古城的温柔飞机缓缓降落在丽江三义国际机场,踏出舱门的那一刻,微风轻拂脸颊,带着一丝独属于高原的凉意,瞬间驱散了我旅途的疲惫。前往古城的路上,远处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淡墨的山水画,让我对这座古城充满了期待。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丽江古城宛如一位盛装的佳人,展现在我的眼前。青石板路在灯光的映照下泛着柔和的光,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街边的店铺琳琅满目,五彩斑斓的手工艺品摆满了货架,店主们热情地招呼着过往的游客,却没有丝毫的喧嚣与吵闹。我沿着溪流漫步,溪水清澈见底,倒映着两岸的灯火,宛如繁星落入人间。偶尔有几只鸭子在水中嬉戏,打破了水面的平静,泛起层层涟漪。走进一家酒吧,点上一杯当地的梅子酒,听着驻唱歌手深情的演唱,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的烦恼与疲惫渐渐消散。在这座古城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在这温柔的夜色中。
探秘洱海,聆听风的私语离开丽江,我来到了心心念念的洱海。洱海,不是海,却美过任何一片海。站在洱海边,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湖面,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和远处的苍山。微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波浪,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悦耳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租一辆自行车,沿着洱海骑行,感受着风在耳边的私语。
沿途的风景如诗如画,金黄的油菜花田与湛蓝的湖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田园风光图。湖边的白族村落错落有致,青瓦白墙的房屋在绿树的掩映下显得格外宁静祥和。走进村落,便能闻到阵阵饭菜的香气,那是家的味道,让人感到无比温暖。途中,我遇到了一位当地的老奶奶,她热情地邀请我到她家做客。走进院子,满院的鲜花争奇斗艳,仿佛一个小小的花园。老奶奶端出自己亲手做的乳扇和粑粑,让我品尝。坐在院子里,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听老奶奶讲述着洱海的传说和白族的风俗习惯,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感受到了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攀登玉龙雪山,触摸天空的心跳玉龙雪山,这座北半球最近赤道终年积雪的山脉,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在丽江的大地上,散发着神秘而威严的气息。
怀着敬畏之心,我乘坐缆车缓缓向山上进发。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窗外的景色也从郁郁葱葱的森林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下了缆车,眼前是一片洁白的冰雪世界。山顶上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我沿着栈道小心翼翼地向上攀登,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但心中的兴奋和期待让我忘却了疲惫。终于,我到达了海拔4680米的高峰,站在山顶,俯瞰着四周的群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呼吸着稀薄的空气,感受着寒风的呼啸,我仿佛触摸到了天空的心跳。在这片圣洁的土地上,一切都显得如此渺小,所有的烦恼和困惑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此时此刻,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心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美好的向往。云南的旅程虽然短暂,但这片土地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又像一首悠扬的歌,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生命的旋律。在这趟旅程中,我慢慢靠近云南,感受它的美丽与神秘,收获了心灵的宁静和对生活的热爱。我相信,这段美好的回忆将永远珍藏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人生旅途中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