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思辨
丰子恺说:“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就小了。”这句话蕴含着一定的哲理,其实也是在培养孩子们的思辨能力。不止“小与大”,还有“真与假,是与非,强与弱”等,都或多或少地能启发孩子们进行思考与辨析。
睁眼看世界,低头思人生。初中生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在看待和分析一件事情时,要学会运用辩证法,这样才可能得出全面而正确的结论。近几年的中考作文中也不乏与“思辨”相关的作文命题,2024重庆B卷 “圆缺阴晴”,以诗文为材料引导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到万物皆有共性,这道题具有很强的思辨性;2023广州《一样的 ,不一样的 》侧重对事物不同方面的思考;2020浙江嘉兴材料作文“陌生与熟悉”,侧重对“陌生”与“熟悉”关系的思考;2017浙江丽水卷材料作文“庄子与鱼”,引导考生思考自己的快乐与他人的快乐之间的关系,极具思辨性。24
1.你若要为你的意义而欢喜,就必须给这个世界以意义。——歌德)
2.何谓平庸?做加法,层层叠加地人云亦云。何谓杰出?做减法,力求简单地直奔真实。——余秋雨
3.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丰子恺
4.完美与破碎,没有一定的界限,全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看。——刘墉
5.人们之所以不愿改变,是因为害怕未知。但历史唯一不变的事实,就是一切都会改变。——尤瓦尔·赫拉利
6.有阴影的地方,必定有光。——几米
7.意志力是幸福的源泉,幸福来源于自我约束。——乔治·桑塔耶那
8.如果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该接受许多东西。——萨特
9. 想“拥有”流水,你必须放手让它走、让它奔流起来。——阿伦·瓦兹
10. 傲骨不可无,傲心不可有。无傲骨则近于鄙夫,有傲心不得为君子。——张潮
一、精彩片段
1.有用与无用。
盲从是一种思维固化,与其低头循着别人的路走,不如抬起头,更新思维,换个方向,创造自己的路。在《五石之瓠》的故事里,“花百金得之”的客人并没有盲目地同宋人一样,把药作为生存之技,而是凭之得到了封官加爵、荣华富贵的一生;庄子同样不被惠子无用之瓠的思维所束缚,清醒地认为它可以作腰舟浮于四海,自在逍遥。有时候,换个角度,更新思维,创造也许就不请自来了。
2.成功与失败。自古以来,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成功不取决于结果,诗意人生也是别样的成功。身逢乱世,屡次被贬,无法匡正天下是李白的遗憾,但他留给后人的却是无穷无尽的瑰宝,“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的豪迈诗歌与执着乐观的品质,终将被世世代代的华夏儿女所铭记和传承。多次应试不第的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他带着我们在文字中逍遥游。无悔是人生最大的诗意,当我们在追梦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诗意与价值时,我们的人生就是成功的。
3. 仁爱与仇恨。爱不是无原则的博爱,而是明察万物是非之后的理性之爱。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聂荣臻元帅面对两位无辜的日本小女孩,没有因为她们是敌国的孩子就草率行事。相反,他明辨是非、爱憎分明,不仅悉心照料,还安排专人将她们安全送回日本兵营,这充分展现了中国军人的仁爱之心。在当今社会,我们同样需要这种明察是非的理性之爱。在比赛中,中国羽毛球运动员王正行将自己的备用球拍借给乌干达对手,冬奥赛场上俄乌运动员的拥抱,叙利亚以色列民间医疗和教育合作……这些镜头在命运与共的人类社会都是如此闪耀的瞬间。面对社会上的各种问题,我们不能被情绪左右,而需要用冷静的头脑去分析事情的本质,方能冲破偏见的迷雾,伸出仁爱之手,一起向未来。
二、人物素材
1.李白:成功的诗人与失败的仕途
李白在酒宴上的狂欢背后,藏着穿透千古的浓浓愁情。他一心向往“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政治理想境界,希望能够走上朝廷,为天下百姓谋安定,可空有一身才华,却不被赏识,一身傲骨,难为小人所容,终落得赐金放还、一生不遇的下场。但李白在文学的长河里不朽,他那自信、高洁又不自弃的品质,就如同那些豪情万丈的诗篇一般,鼓舞着后世的华夏儿女,在追梦的路上“直挂云帆济沧海”。
2.聂荣臻:家仇国恨与仁善大爱
这两个小孩子,根本不同于解除武装的俘虏,小孩子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八路军决不搞日本侵略军那一套。日本法西斯推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不知杀害了我们多少无辜的群众,孩子、婴儿也不能幸免,惨无人道到了极点。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对被俘士兵我们绝不伤害,对日本人民我们不仅不伤害,还要尽最大力量给予爱护和照顾。
在诸多矛盾冲突面前,聂荣臻自始至终坚定如一,心中虽有对日本人残酷罪行的叹息,但对无辜百姓的爱护之心从未改变,这种仁爱超越了国界,成为崇高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怀着这一精神的伟人心中,只有对错,没有国别之分。
3.庄子:五石之瓠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庄子故事中的众人,面对同一个事物“药”,有的只作不龟手之药用,有的则利用它来得到权势富贵,用的角度不同,事物发挥的效果也就不同。对惠子的那个大而无用的“瓠”,庄子却认为可以作为腰舟浮于四海,多逍遥自在啊!众人都认为只有这样才是有用的,自然就忽视别的“那样”的价值,甚至认为“不是这样”就等于无用。就像“资源放错地方就是垃圾,垃圾换个地方就是资源”,换个视角,更新思维,创造也许就降临了。
一样的走廊,不一样的我
每一段走廊都寄存着我们走过的岁月,铺在记忆中,展示我们的来与去。每当我重新走进它们,能听到掷地有声的回响,每一声都像在问候,又仿佛在告别,与不一样的我说着成长的再见。
忆往昔,学校的走廊承载着青春中最漫长的一段时光。刚入学就因远处的风景而惊叹,美好贯穿着每一条经络。
那时陪我走过美好的是H,他是个很单纯的人,眼睛里充满了光,我们互相背诵,讨论与学校和考试有关的种种,有时也涉及喜欢的动漫、电影、音乐,我说话不标准,偶尔从嘴巴里蹦出一个奇怪的字,他会乐的不可开支,我也常嘲笑他背错历史朝代与君王。我们在彼此身上寻找寂寞时光里的快乐,两个人始终“势均力敌”。
走廊通透,大风时常吹过。我们站在风里,开怀大笑又长久静默。四季的虫鸣、云霞、星空一道,目送着我们远去的12岁,13岁,我们拼尽全力,守望一个新的世界到来。
十四岁到来时,我们结束了会考。我与H在昔日奋斗的走廊上相遇,离开时,我们表情复杂,谁都绷着,直到背过身去,抽泣起来,但终究没再回头,让对方瞥见自己的难过与不舍。走廊上,似乎还有昨日的少年在嬉闹,轻轻的话语,像一颗颗雨跌入井水,下一秒便了无踪迹。雨过天晴,四季流转,总有新人来,代替旧人笑。
青涩的时光不曾消失,他们带着记忆跨越万千山河,星辰霁月来到我面前,那些痕迹还在,只是些许模糊,如有层轻纱覆盖,但还好,无论风多么凛冽,他们始终在那里,如当初一样。
在廊里走久了,我慢慢成为一个敢于告别的人,向刹那芳华,向逝水曾经,回头一笑。我也逐渐变成一个勇于面对未来的人,成熟笃定向前,佐以浩瀚无边的坚强。
无论走廊如何曲折、回环往复,也早已与我融为一体,它们的起点是自己,终点也是自己,我逐步走过,走廊仍在停留,人儿虽换了容颜,但那些翩然的时光,始终美得惊心。
人总是会发生变化的,相同的场景,会有不一样的自己,更会有对生活对人生不一样的体验,或与亲人,或与同窗好友,相处的点点滴滴总能给人留下难以忘却的回忆,文章选取了在学校教室走廊里发生的故事,字里行间均洋溢着青春的生活的气息。文章很有一定的思辨性,把一样与不一样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给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