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写作中“详略得当”二十个窍门,你的写作必备

2025-04-05 01:31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14人

详略得当,一种能让文字在简洁与繁复间找到完美平衡的艺术。无论是小短文的精巧构思,还是长篇巨著的宏大叙事,无论是创作小美文还是其他体裁的作品,详略得当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详略得当写作法,贯穿于写作的各个环节,可以在写作时根据不同的主题、情感和表达需求,巧妙地安排详略,使文章详而不繁、略而不空,张弛有度,富有节奏感和吸引力。掌握好详略得当这门艺术,都能让文字更具魅力,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一、明确主题定详略

主题是文章的核心,所有内容都应围绕主题展开。与主题紧密相关的部分要详细叙述,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而与主题关联不大的内容则简略处理,避免喧宾夺主。

[例1]《晨》

清晨,阳光轻柔地洒在窗前,像一层薄纱,给房间披上了金色的衣裳。我缓缓睁开双眼,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感受着新一天的美好。窗外,鸟儿欢快地歌唱,似乎在为这美好的清晨欢呼。我简单洗漱后,坐在桌前,翻开一本诗集,沉浸在那优美的文字里。

在这段文字中,主题是“晨”所带来的美好感受。“阳光洒在窗前”“鸟儿歌唱”“翻开诗集沉浸阅读”这些与主题紧密相关的场景和行为被详细描述;而洗漱这一日常动作与主题关联不大,便简略处理。

仿写解析:仿写时,首先要确定主题,比如“午后时光”。围绕这个主题,像“慵懒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面,形成一片片光斑”这样与主题紧密相关,能体现午后闲适氛围的内容,就可以详细描写;而像“起身去厨房倒了杯水”这种对体现午后主题作用不大的行为,简略带过即可。

二、突出重点详略分

文章中总有需要着重强调的重点内容,这部分要详写,运用丰富的细节、生动的描写,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其他起辅助、铺垫作用的内容则略写。

[例2]《那朵野花》

在一片荒芜的田野里,我偶然发现了一朵小小的野花。它生长在一堆乱石旁,纤细的茎努力地支撑着那朵淡紫色的花朵。花瓣单薄却鲜艳,每一片都像是精心雕琢而成。它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世界诉说着自己的坚强。周围是枯黄的杂草和干裂的土地,更衬托出它的与众不同。

这篇短文重点突出了“那朵野花”,对野花的形态、颜色、在风中的姿态进行了详细描写,展现其顽强的生命力;而对周围荒芜的田野、枯黄的杂草和干裂的土地只是简略描述,作为衬托野花的背景。

仿写解析:若以“那棵古树”为主题仿写,重点描写古树粗壮的树干、繁茂的枝叶、斑驳的树皮等体现其沧桑与生命力的部分,详细刻画;对于周围的环境,如几株小草、一条小溪等,简略提及,以突出古树这一重点。

三、依据情感浓淡写

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情感浓烈之处,要详细地抒发和渲染;情感相对平淡的地方则简略处理。

[例3]《故乡的月光》

故乡的月光,总是那样温柔。小时候,每到夏夜,我总会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玩耍。月光如水,洒在我们身上,为我们披上一层银纱。我们捉迷藏、讲故事,笑声在月光下回荡。如今,我远离故乡,每当抬头看到那轮明月,思念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故乡的月光,承载着我的童年回忆,那是我心中最柔软的角落。

文中回忆童年在故乡月光下玩耍的场景时,情感欢快、温馨,描写详细;而叙述如今远离故乡看到月光引发思念时,着重强调情感的浓烈,对当下的具体行为简略描述,重点在于抒发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

仿写解析:以“母校的操场”为主题仿写,回忆在操场上和同学们一起参加运动会、尽情奔跑欢笑时,情感热烈,详细描绘场景;而表达如今路过母校操场,只是简单提及看到操场,重点放在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上,简略描述当下场景。

四、按时间顺序巧安排

在叙述事件或描述过程时,按照时间顺序,重要的时间节点和关键阶段详写,过渡性、一般性的时段略写,使文章条理清晰又重点突出。

[例4]《四季的色彩》

春天,大地从沉睡中苏醒。嫩绿的新芽从枝头探出脑袋,仿佛在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桃花绽放出粉嫩的笑脸,漫山遍野一片烂漫。我漫步在田野间,感受着春风的轻抚,聆听着鸟儿的欢歌。夏天,阳光炽热。池塘里的荷花亭亭玉立,荷叶挨挨挤挤,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我们在树荫下乘凉,吃着清甜的西瓜。秋天,金黄的稻谷在风中摇曳,果园里硕果累累。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像一个个小灯笼。农民们忙着收割,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冬天,雪花纷纷扬扬飘落。大地银装素裹,世界变得洁白而宁静。我和家人围坐在温暖的火炉旁,分享着生活的点滴。

这篇文章按四季的时间顺序,每个季节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景物和活动详细描写,如春天的新芽、桃花,夏天的荷花、乘凉,秋天的稻谷、丰收,冬天的雪花、围坐火炉;而季节之间的过渡部分则简略处理。

仿写解析:以“一天的生活”为主题,清晨起床准备上班上学时的重要动作、心情可以详写;上午工作学习的一般性过程简略描述;中午与同事朋友聚餐的欢乐场景详写;下午继续工作学习简略;傍晚下班放学回家路上看到的美丽晚霞详写;晚上在家休息的温馨画面详写,以此展现一天生活的丰富多彩,突出重点时段。

五、空间转换有详略

在描写不同空间场景时,选择最具特色、最能体现主题或情感的空间详写,其他空间简略描述,使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关键空间上。

[例5]《校园的角落》

走进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操场,同学们在这里尽情地奔跑、嬉戏。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校园角落的那片小花园。花园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丛中,蝴蝶翩翩起舞,蜜蜂忙碌地采着花蜜。花园的中央有一座小亭子,我常常坐在亭子里,捧着一本书,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文章在描写校园时,对操场只是简单提及,而详细描绘了充满生机与宁静的小花园,包括花园里的花卉、蝴蝶蜜蜂以及小亭子,突出小花园这个独特的空间,展现其魅力。

仿写解析:写“我的家”时,客厅作为家人活动最频繁的空间,可以详细描写沙发的摆放、墙上的装饰画、一家人围坐看电视的场景;而对储物间等使用频率较低、相对普通的空间简略描述,重点突出客厅这一空间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人物主次详略别

当文章中有多个人物时,主要人物的外貌、性格、语言、行为等要详细刻画,次要人物简略介绍,以突出主要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

[例6]《温暖的旅程》

在一次长途旅行中,我结识了一位老人。他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神中却透着温和与善良。一路上,他给我讲了许多他年轻时的故事,那些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让我听得入迷。他还非常照顾我,在我感到疲惫时,他会递上一杯热水,提醒我注意休息。同行的还有几位年轻人,他们偶尔也会加入我们的聊天,但大多时候在一旁玩着手机。

文中对老人这一主要人物的外貌、故事讲述、对“我”的照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描写,展现出老人的形象和品质;而对同行的年轻人只是简单提及他们的行为,作为次要人物,起到陪衬主要人物的作用。

仿写解析:以“一次聚会”为主题,详细描写聚会中最活跃、最能带动气氛的主要人物,如他幽默的语言、夸张的动作、独特的穿着等;对于其他参与聚会,表现较为普通的次要人物,简略描述他们的存在和一些简单行为,突出主要人物在聚会中的重要性。

七、事件关键详略明

对于事件,关键的情节、转折点、高潮部分要详写,使读者能感受到事件的紧张和精彩;而事件的起因、结果以及一些辅助性情节简略处理。

[例7]《登山》

那天,我和朋友们决定去登山。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欣赏着沿途的风景。当我们快要到达山顶时,突然刮起了大风,天空也变得阴沉起来。大家都有些惊慌失措,但我们没有放弃,相互鼓励,手牵着手,一步一步艰难地往上爬。终于,我们登上了山顶,那一刻,狂风依旧,但我们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眼前的壮丽景色让一切努力都变得值得。

文章对登山过程中遇到大风这一关键情节以及登上山顶的瞬间进行了详细描写,展现出登山的艰难和成功后的喜悦;而对登山的起因和一路上欣赏风景等内容简略叙述。

仿写解析:写“一场足球比赛”,重点详写比赛中的关键进球时刻、双方激烈争夺球权的高潮部分,如球员精彩的射门动作、观众的疯狂呐喊;而比赛的开场、一般性的传球过程等简略描述,突出比赛的精彩关键之处。

八、细节取舍显详略

细节能为文章增添生动性和真实感,但并非所有细节都要详写。选择那些能突出主题、刻画人物、增强情感的细节详细描述,无关紧要的细节舍弃或简略提及。

[例8]《母亲的手》

母亲的手,是我最熟悉的。那双手布满了老茧,手指关节有些粗大,指甲上还有一些因劳作留下的痕迹。每次看到母亲用这双手为我做饭、洗衣,我的心中就充满了感动。记得有一次,我生病卧床,母亲用她那温暖的手轻轻抚摸我的额头,为我量体温,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无尽的母爱。

文中对母亲手上的老茧、粗大的关节、指甲上的痕迹等能体现母亲辛勤劳作的细节详细描写;而母亲做饭、洗衣的具体动作等细节则简略处理,重点突出能体现母爱的关键细节。

仿写解析:以“老师的眼睛”为主题,详细描写老师眼睛里在鼓励学生时的温柔目光、在学生犯错时的严厉神情等能突出老师性格和情感的细节;而老师眼睛的形状、颜色等一般性细节简略描述,通过关键细节展现老师的形象。

九、场景烘托详略宜

在描写场景时,对于能烘托气氛、突出主题的场景元素详写,其他次要元素简略描述,营造出强烈的氛围。

[例9]《雪夜》

雪夜,整个世界仿佛被一层厚厚的棉被覆盖,万籁俱寂。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像一群翩翩起舞的精灵。街边的路灯散发着昏黄的光,在雪地上投下一片片光晕。远处,几户人家的窗户透出温暖的灯光,在这寒冷的雪夜中显得格外温馨。我独自走在雪地里,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感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

文章详写了雪花飘落、路灯的光晕、人家透出的温暖灯光等能烘托雪夜宁静、温馨氛围的场景元素;而对街边的树木、建筑物等次要元素简略提及,突出雪夜的独特氛围。

仿写解析:写“雨夜”,详细描写雨滴打在窗户上的声音、闪电划过夜空的瞬间、街道上积水反射出的朦胧灯光等能营造雨夜氛围的元素;对于街边的垃圾桶、电线杆等与氛围营造关系不大的元素简略描述,以展现雨夜的独特气息。

十、对比映衬详略巧

运用对比映衬手法时,将对比的双方中需要突出强调的一方详写,另一方略写,通过对比突出事物的特点和差异。

[例10]《城市与乡村》

城市里,高楼大厦林立,车水马龙。街道上行人匆匆,每个人都仿佛在为生活奔波。夜晚,霓虹灯闪烁,热闹非凡。而乡村则是另一番景象。田野一望无际,绿油油的庄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村子里,几户人家错落有致,烟囱里升起袅袅炊烟。这里的生活节奏缓慢,人们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

文中对城市的繁华景象进行了简略描述,重点详写乡村的田野、人家、炊烟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通过对比突出乡村的宁静与质朴。

仿写解析:以“夏天与冬天”为主题,简略描写夏天的炎热、人们穿着的单薄等一般性特点;详写冬天的雪景、人们围坐在火炉旁的温暖场景、孩子们在雪地里玩耍的欢乐画面,通过对比突出冬天的独特魅力。

十一、引用典故详略当

在文章中引用典故时,对与主题紧密相关、能深化主题的典故详细叙述其内容和寓意;对一些辅助说明、简单提及的典故简略处理。

[例11]《坚持的力量》

古人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就像愚公移山,面对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愚公没有退缩,而是带领子孙日复一日地挖山。他坚信,只要坚持不懈,终有一天能搬走大山。这份坚持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要我们像愚公一样,拥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文中对愚公移山这个与“坚持的力量”主题紧密相关的典故进行了详细叙述,突出其蕴含的坚持精神;而对“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引用只是简单提及,作为引出典故和主题的辅助。

仿写解析:写“诚信的重要性”,详细讲述曾子杀猪的典故,包括曾子为什么要杀猪、他的行为对孩子和周围人的影响等;而对“人无信不立”等引用简略处理,重点通过详细叙述典故来体现诚信的主题。

十二、心理变化详略析

在描写人物心理变化时,关键的心理转折、强烈的情感波动详写,一般性的心理状态简略描述,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例12]《考试之后》

考试结束后,我满心期待,觉得自己发挥得还不错,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可是,当试卷发下来的那一刻,看到那不理想的分数,我的心情一下子跌入了谷底。我感到无比的沮丧和自责,后悔自己考试时为什么那么粗心。但很快,我又振作起来,告诉自己一次失败不算什么,只要总结经验教训,下次一定能考好。

文章详写了看到试卷分数时心情的巨大落差以及从沮丧到振作的心理转折;而对考试结束后满心期待的一般性心理状态简略描述,突出心理变化的关键阶段。

仿写解析:以“面试前后”为主题,详写面试等待时的紧张、面试失败后的失落以及重新鼓起勇气准备下一次面试的心理转变;对面试前简单的期待和面试过程中的一些普通心理感受简略描述,展现人物在面试前后丰富的心理变化。

十三、修辞运用详略分

运用修辞手法时,能增强文章表现力、突出重点的修辞手法详细展开,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一些简单的修辞手法或辅助性的修辞简略处理。

[例13]《春天的色彩》

春天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那细长的柳枝像小姑娘的辫子,在微风中轻轻摆动。桃花开了,粉粉嫩嫩的,像天边的云霞,又像少女羞涩的脸庞。油菜花一大片一大片的,黄澄澄的,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春天,就是这样一个充满色彩和生机的季节。

文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修辞,对柳树、桃花、油菜花进行详细的比喻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春天万物的色彩和姿态;而“春天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这个总起性的比喻则相对简略,起到引领下文的作用。

仿写解析:写“秋天的景色”,详细运用拟人手法描写秋天的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展现丰收的喜悦;而简单的“秋天像一位画家,勾勒出美丽的景色”这类比喻简略处理,通过详细的修辞描写突出秋天景色的特点。

十四、动静结合详略妙

在描写场景或事物时,将动态和静态相结合,选择最能体现主题、吸引读者的动态或静态部分详写,另一方略写,增加文章的层次感和画面感。

[例14]《宁静的湖面》

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岸边的绿树青山。偶尔,有一只小船划过,打破了这份宁静,船桨在水面上划出一道道涟漪,向四周扩散开来。船上的渔夫悠闲地哼着小曲,撒下渔网,等待着收获。远处,几只水鸟在湖面上盘旋,时而俯冲下去,捕捉水中的鱼儿。

文章详写小船划过湖面时的动态,包括船桨划水的动作、泛起的涟漪、渔夫的行为等;而对平静湖面如镜子般倒映景色的静态描写则相对简略,通过动静结合,展现出湖面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让读者身临其境。

仿写解析:以“热闹的广场”为主题,详写广场上跳舞的人群,他们欢快的舞步、脸上洋溢的笑容,随着音乐节奏的摆动,这属于动态描写;而对广场上静止的花坛、雕塑等则简略描述,着重体现人群的动态,以此衬托广场热闹非凡的氛围,使文章画面感十足。

十五、悬念设置详略精

设置悬念时,对引发悬念的关键情节和细节详细描述,勾起读者的好奇心;而解开悬念的过程,如果不是文章重点,可以简略处理。若解开悬念是文章高潮,则详写。

[例15]《神秘的包裹》

那天,我回到家,发现门口放着一个没有署名的包裹。包裹不大,四四方方的,外面包着一层棕色的牛皮纸,上面贴着一张泛黄的标签,可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根本看不出寄件人和收件人。我满心疑惑,这个包裹到底是谁寄来的?里面装着什么?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裹,里面是一本已经有些破旧的日记,日记的第一页写着一段让我震惊的话……

这里对神秘包裹的外观、引发的疑问进行了详细描述,设置悬念,紧紧抓住读者的好奇心;而打开包裹后看到日记以及日记里的内容,在这篇短文中属于引出下文的部分,暂且简略处理,留待后续展开,强化悬念效果。

仿写解析:写“黑暗中的身影”,详细描写深夜里看到一个模糊的、神秘的身影在街角一闪而过,身影的大致轮廓、出现的诡异氛围,让读者好奇这是谁、要做什么;而当主角去探寻身影的真相时,如果这不是当下短文要重点讲述的,就先简略提及主角去寻找,把重点放在设置悬念部分,让读者始终保持好奇。

十六、象征寓意详略辨

当运用象征手法时,对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进行详细刻画,展现其外在特点和内在象征寓意;而对直白表述象征意义的部分,若已通过事物描写清晰传达,可简略。

[例16]《白杨礼赞》(仿写简化版)

在一片荒原上,挺立着一排白杨树。它们高大笔直,树干粗壮而坚实,树皮泛着青白色的光。每一根树枝都努力向上伸展,绝不旁逸斜出。那一片片翠绿的叶子,在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诉说着坚韧与不屈。这些白杨树,就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始终坚守,顽强地生长,用自己的身躯抵御着风沙,守护着家园。

文章对白杨树的外形进行了详细描写,从树干、树枝到树叶,展现其外在特征,进而深入挖掘其象征着坚韧不屈的人们的寓意;而在点明象征意义时,语言简洁明了,因为前面的详细描写已让读者能很好地领会。

仿写解析:以“梅花颂”为主题,详细描写梅花在冰天雪地中独自绽放的姿态,花瓣的形状、颜色,在寒风中摇曳却依旧傲然挺立的模样;而表述梅花象征着高洁、坚韧品质时,不必过多赘述,简洁点出即可,让梅花的形象和象征寓意自然融合。

十七、情感递进详略铺

在情感表达上,随着情感的逐渐加深,关键的情感递进节点和强烈情感爆发处详写,前期铺垫的情感略写,使情感抒发更具感染力。

[例17]《重拾梦想》

曾经,我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可在生活的琐碎中,它渐渐被我遗忘。每天忙碌于工作和家务,日子平淡如水。偶然的一天,我在整理旧物时,发现了一本曾经记录梦想的笔记本。看着上面稚嫩的字迹和充满激情的话语,那些被尘封的梦想瞬间涌上心头。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为什么要放弃曾经的热爱?于是,我决定重拾梦想,哪怕道路充满艰辛,我也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随着对梦想的追逐,我越来越坚定,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让我无比激动,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会实现它。

文中简略提及曾经梦想被遗忘以及平淡的生活,而详细描写发现笔记本时的内心触动、决定重拾梦想的心理过程以及追逐梦想过程中的情感变化,从反思到坚定再到激动,让情感层层递进,引发读者共鸣。

仿写解析:以“原谅的力量”为主题,简略描写与朋友产生矛盾后的冷战和不愉快氛围;详写在某个瞬间,看到与朋友曾经的合影时内心的挣扎、回忆起过往美好而逐渐软化的内心,以及最终决定原谅朋友时如释重负的情感,展现情感从抵触到原谅的递进,突出原谅带来的力量。

十八、点面结合详略佳

点面结合是指对整体场景(面)进行简略概括,对其中典型个体或细节(点)详细描绘,使读者既能把握全貌,又能关注到重点。

[例18]《运动会》

学校的运动会上,整个操场热闹非凡。同学们都穿着整齐的校服,各个班级的方阵迈着矫健的步伐入场,口号声此起彼伏,这是运动会的整体场景(面)。而在百米赛跑的赛道上,小明站在起跑线上,眼神坚定,紧紧盯着前方。发令枪响,他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风在他耳边呼啸,他的肌肉紧绷,每一步都充满了力量,这是对个体(点)的详细描写。

文章通过简略描写运动会整体的热闹场景,让读者了解全貌;再通过详细描写小明在百米赛跑中的表现,突出重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仿写解析:写“春节庙会”,简略描写庙会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五颜六色的摊位等整体热闹氛围(面);详细描写一个制作糖人的手艺人,他熟练的动作、专注的神情,以及糖人栩栩如生的造型(点),点面结合,展现庙会的独特魅力。

十九、虚实相生详略巧

在写作中,实写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场景进行描写,虚写则是通过想象、联想来表达情感或营造氛围。根据主题和情感表达需要,实写和虚写部分合理安排详略。

[例19]《故乡的小河》

故乡的小河,是我童年的乐园。河水清澈见底,能看到小鱼小虾在水底游来游去。夏天,我和小伙伴们常常在河里嬉戏玩耍,溅起一朵朵欢乐的水花,这是实写。如今,我远离故乡,在梦中,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条小河边。河水依旧清澈,河边的柳树随风飘舞,我们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我伸手想去触摸那熟悉的河水,却猛然醒来,才发现这只是一场梦,这是虚写。

文章实写故乡小河的真实场景相对简略,虚写梦中回到小河的情景时,着重描绘梦境中的画面和情感,通过虚实相生,强化了对故乡小河的思念之情。

仿写解析:以“童年的老房子”为主题,简略实写老房子如今破旧的外观、斑驳的墙壁;详细虚写回忆中在老房子里度过的欢乐时光,一家人围坐吃饭、过年时的热闹场景等,虚实结合,勾起读者对童年的怀念。

二十、节奏把控详略宜

写作如同音乐,要有节奏变化。紧张激烈的情节、关键的高潮部分详写,使读者身临其境;舒缓的过渡、铺垫部分略写,避免文章拖沓,让读者保持阅读兴趣。

[例20]《营救》

暴风雨猛烈地袭击着小镇,洪水如猛兽般肆虐。在一座即将被淹没的房屋里,小女孩紧紧抱住一根柱子,惊恐地哭泣。救援队接到求救信号后,迅速赶来。他们驾驶着冲锋舟,在湍急的水流中艰难前行,这是紧张情节的铺垫,略写。当冲锋舟靠近房屋时,一名队员不顾危险,跳入水中,向小女孩游去。他奋力地划水,躲避着漂浮的杂物,终于抓住了小女孩,将她安全地送上冲锋舟,这是营救的关键高潮,详写。

文章通过略写救援前的情况和救援途中的一般性困难,详写最紧张、最关键的营救瞬间,把控节奏,使读者的情绪随着情节起伏,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仿写解析:写“火场逃生”,简略描写火灾发生初期的烟雾弥漫、警报响起等铺垫情节;详细描写主角在火海中寻找逃生路线、躲避掉落的物品、最终成功逃出的惊险过程,把控好节奏,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紧张氛围。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