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型介绍
地理因果关系是指不同地理事物或地理原理之间存在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内在关联,是地理联系中最常见的,这种关系将地理事物的本质和现象联系起来,既有自然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有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根据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由因导果或由果溯因来判断、解决地理问题。在地理试题中,经常出现题干与选项之间互为因果,解答地理问题时,一定要注意综合思维的严谨性和推理过程的逻辑性,学会因果分析。
二、命题方向
1.试题特点
这种类型的选择题,命题者往往会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设置障碍:
①选项本身就是错误的,不符合科学性。
②选项虽然正确,但选项和题干之间并不构成因果关系。
③颠倒了因果关系,如要求选择出题干中这一结果产生的原因,而给出的则是题干中内容会导致的结。
2.命题预测:
“因果关系型”地理选择题中以成因类和影响类试题最为典型。
①成因类试题:通常表现为题干为“果”选项为“因”;“果”为已知,“因”为未知。利用因果关系采用“由果溯因法”进行解题。
②影响类试题:通常表现为题干为“因”,选项为“果”;“因”为已知,“果”为未知。利用因果关系采用“由因推果法”进行解题。
一、解题思路与技巧
1.解题步骤
①明确区分试题中的“因”和“果”。
②从逻辑的角度推理分析“因"和“果"的内在关联。
③迁移相关地理知识解答试题。
2.解题方法
解答该类试题时要充分调动所学知识及题目提供信息,熟练把握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与因果关系,运用直选法、逻辑推理法或逆向思维法得出结论。
①直选法: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可以直接选出来。多考查基础知识,注意必须看完所有的选项再选择。
②逻辑推理法:根据题干提供条件,判断某种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结果,需要进行逻辑推理或运算逐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③逆向思维法:即由结论推已知,亦称倒推法。
3.注意事项
①认清题干和选项能否构成因果关系;
②分清题目考查的是“因”还是“果”,弄清因果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③弄清原因类型,如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等。有三种备选项是不能入选的:答非所问者;叙述错误者;因果颠倒者。
二、题型分析
1.成因类试题(由“果”溯“因”)
通常表现为题干为“果”选项为“因”;“果”为已知,“因”为未知。利用因果关系采用“由果溯因法”进行解题。例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由内地流向沿海的主要原因是”,其中“我国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由内地流向沿海”是“果”,结合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和我国基本国情采用“由果溯因法”推理分析可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即“经济因素”是主要原因。单选的选择题往往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要认真审视排除其它选项。在组合型的问答中则存在两个及以上的答案组合。
【案例1】2024年江苏卷,考查土地分布特点及成因,
(2024·江苏·高考真题)“条田”是法国古代平均分配土地的结果,其目的是为了使每户得到质量大致相当的土地,并能够均衡使用公共资源。美国南部地区早期的法国移民也沿袭这一做法。下图为“美国南部密西西比河流域农业区遥感影像图”。据此完成1-2小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块呈条块状垂直于河道,这种布局主要考虑( )
A.耕作便利 B.节水灌溉 C.河道共享 D.农田管理
2.图中甲处地块平行于主河道,主要由于( )
A.河岸侵蚀 B.河道变迁 C.河床抬升 D.河谷加深
【答案】1.C 2.B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可知,“条田”主要考虑的是均分质量相当土地,且可以均衡使用公共资源,因此图示区域布局垂直于河道,主要是将水源合理用到所有的田里,因此主要是共享河道,故C正确;图示垂直于河道的方式耕作起来并没有太大的便利,故A错误;美国南部密西西比河流域属于丰富水源区,主要考虑不是节水灌溉,故B错误;“条田”的方式目的不是为了农田管理,故D错误。答案选择C。
2.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观察图中信息可知,出现牛轭湖,说明区域内河流侵蚀作用导致河道变迁,形成牛轭湖,进而促使甲处区域地块平行于河道,故B正确;河岸侵蚀会导致河道逐渐变宽,而不是导致条田与之平行,故A错误;河床抬升将导致河流淹没土地,或提高堤坝,但不会平行,故C错误;河谷加深也不会导致条田与河道平行,故D错误。答案选择B。
【案例2】2024年浙江卷,考查大气运动,天气变化产生的原因,判断天气系统。
(2024·浙江·高考真题)2023年某日,一场源自地中海的风暴席卷黑海北岸,给甲地带来强降水。下图为该日某时刻的天气形势图。完成3-4小题。

3.该日甲地出现强降水,主要因为甲地( )
A.大气受热上升强 B.位于高压脊附近
C.位于气旋中心 D.位于锋线前方
4.未来两日,甲地风向变化最大可能是( )
A.东北→西南 B.东北→西北
C.西南→东南 D.东南→西北
【答案】3.D 4.A
【解析】3.读图可知,甲处附近有低压槽分布,该低压槽位于气旋偏东侧,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侧低压槽处气流由南部纬度较低的暖气团主动向北部纬度较高的冷气团移动,容易形成暖锋,甲位于暖锋的锋前,因此出现降水,D正确;甲处并没有位于气旋中心,大气也没有受热强烈上升,AC错误;甲处附近分布低压槽,而不是高压脊,且高压脊盛行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水,B错误。故选D。
4.读图可知,甲地目前位于低压中心偏北侧,气压梯度力指向偏南,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东北风(偏北风);之后随着风暴中心的移动,两日后甲位于低压中心的偏南侧,气压梯度力指向偏北,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南风。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