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写作(二大题型)题型01 命题作文 题型02 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
一、命题作文
(一)(23-24˙八年级下˙巴彦淖尔˙期中)
草木萌发,北雁南飞,这是季节变化,是大自然的美;热情如火,舞动似风,这是安塞腰鼓,是我们民俗的美;坚定如钢,昂扬而行,这是逆行背影,是时代英雄的美……
联系上面的材料,请以“美的瞬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文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虽然是写“美的瞬间”,但在审题时不能过于狭隘,这里的“美”可以是行为美,心灵美,也可以是一种自然景色之美。不仅要能发现“瞬间”,还要对瞬间发生的事加以分析和挖掘,揭示出“瞬间”所表现出来的“美”的本质。写作时要注意根据材料提示,准确全面地把握话题内涵。可以是“大自然的美”可以是“民俗的美”还可以是“时代英雄的美”。
“美的瞬间”这一话题包含了两个关键词:其一是“瞬间”,不要写成一个完整的过程,不要追求面面俱到,而要截取社会生活或自然世界中某一个极具震撼力的特写镜头,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将其表现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让人读了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其二是“美”,不能展现给人丑陋,阴暗的东西,而是所描绘的“瞬间”必然存在的一种“美”,这种“美”可以是人物美好的心灵、高尚的品德,可以是社会生活中固有的美感,可以是自然界中存有的令人心醉的审美情趣,等等。总之,应该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完美统一。
第二,选材构思。写作时应尽力避免以下两种情况:首先,只在用尽笔墨叙述这个“瞬间”出现之前的一些过程,“瞬间”出现时却用寥寥几笔一带而过,抓不住应该着力描绘的细节,使文章显得详略不当,重点内容不突出。当然,在“瞬间”出现之前作一些必要的铺垫,也是写作时不可缺少的。其次,只顾描绘“瞬间”,能够把“瞬间”描绘得淋漓尽致,却不善于挖掘“瞬间”蕴含的“美”是什么,只是笼统地、口号式地喊几句“这个瞬间真美呀”“瞬间拥有着无限的美”等等。总之,既要把“瞬间”描绘得富有震撼力,又要善于挖掘“美”的内涵;既要有形象生动的刻画描写,又要有深刻透彻的议论抒情;“美的瞬间”虽然是极其短暂的,但又是人性中永恒的美,又是社会人生得以永远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
例文
美的瞬间
从教室里明亮的灯光中回过神来,把自己裹在大大的羽绒服里,围巾、护膝、手套、口罩全都弄好。然后迎接那冬天的洗礼。
尽管回家的路上风不大,但还是习惯性地打了个喷嚏。一想到家里的温暖心里就委屈,明明家里有车,父亲为什么不来接我?住的很近的高二学姐们都是早送晚接,老天爷就一定要降大任于我,让我独自享受空旷的街道,明亮的路灯以及呼啸的北风吗?
不知不觉,离家近了……
然后我用足力气最后一个上坡,“邻邻——”母亲的声音从风中传来,不会听错了吧?
我转过头,刹那间愣住了。
她的头发被风吹的那么乱,唇是干的,手插在上衣口袋里,缩成了一个团,她见了我,唇咧开,笑了。背着路灯的光,我依然可以感觉她一定有温暖如春的表情,路灯昏黄的光和红色的羽绒服在她身上有种俗气而幸福的美。
“你爸喝醉了,没去接你,我把他安顿好就在家里给你熬粥,后来又出来接你,你快先骑车向去吧家里的粥还是热的。”
“我们一起走。”
我回头看她。她向我招手,头发是乱的,她用手理了理。
风、路灯的光以及她的样子,在我心中定格成了一个如火焰一般的画面,每当我在学校里想她,就闭上眼,那个炽热的画面就在眼前。
从夏天,到秋天,又到冬天,又是一半年,又过了一个陌生的半年,每个夜晚回家,她总是在等我。她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总是咳嗽,又总坚持在夜里等我,不叫她等,她总是当面答应,之后的夜晚,又在风中等我。
希望在灯光的陪伴下,她不会孤寂。
希望在灯光的温暖下,她不会生病。
那昏黄的灯光下……
(二)(23-24˙八年级下˙通辽˙期中)
花样年华,青春飞扬,每一个瞬间,每一番经历,一人,一事,一草,一木,一言,一笑……都在为精彩的人生助力,都在为伟岸的人格奠基。正如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所说: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遇到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请以“谢谢你,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详解】这是一道命题作文。文题中的中心语是“谢谢”,表达出人物的感激之情。“你”则点明谢谢的对象。本文应该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写作。“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是文章主题。本文可以通过记叙家长、老师、同学帮助自己战胜学习或生活中的困难、挫折事情,使自己内心慢慢成长,从而说出“谢谢你”的真诚心声,表达出自己的感激、敬佩之情。本文应该做到记叙、抒情并重,写出情真意切的效果。在写法上,如能使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则更能突出主旨,收到很好的效果。注意在开头、结尾与标题相照应,叙述中也要使用一些表达情感的语句,这样才能扣住题目,也才能让叙写的事件蕴含丰富的情感或具有一定的深度。
【答案】
谢谢你,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雄鹰要感恩天空,因为天空给予了它振翅飞翔的空间;猎豹要感恩大地,因为大地给予了它快速奔跑的地方;鲜花要感恩雨露,因为雨露给予了它茁壮成长的营养;鱼儿要感恩大海,因为大海给予了鱼儿欢快游泳的空间……我要感谢妈妈,因为她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游子吟》使人们随便张口就可以背出的诗,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即将出门在外的游子为自己的母亲所作,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也被当今的人们视为歌咏母爱的诗句。每当我念起这句诗时,就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她……
她中等身材,头发卷卷的,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仿佛能看穿你心底里所有的秘密。她平时喜欢穿运动类风格的衣服,她待人十分和善友好,所以邻里关系也十分融洽。
还记得是那个炎热的夏天,外面好像如同一个大蒸笼一般,小狗都吐出了舌头,因为在同龄人中,我学自行车的时间已经算慢的了,在自行车刚买回来的时候,她就带着我去小区的广场去练习骑自行车,当我满心欢喜的奔向自行车时,我惊讶了,我看见两个轮子的自行车我吓得后退了一下,我心想:“两个轮子的自行车怎么骑啊?万一失去平衡把自己狠狠的摔伤一跤怎么办啊?我能否征服这种类型的自行车呢?”一个个的疑问在我心头上一直打转,我害怕失败,她见状,便鼓励我说:“不要害怕,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的,不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嘛‘有了自信,你就已经成功一半了’。好了,让我们开始练习骑自行车吧。
”听了她的话,我也好像对自己有点信心了,准备开始试一试。当我坐到座位上时,自行车貌似不听我的话一样颤颤巍巍的晃动着。我害怕了,我首先试着向前骑,但是还没等我转那个踏板我便摔下来了,我看到自行车我感觉是恶魔的象征,想要去征服它但又害怕它,就这么一次一次的尝试,一次一次的摔倒,我想放弃了,这时,她将她的手放在了我的自行车上,给了我力量,给了我希望,于是我将不再畏惧前方的困难险阻,迎着光芒去战胜他们。之后她渐渐的把手放开了,放开后我也可以自如的骑行,在一个下午的练习中,我终于学会骑自行车了。这次骑自行车的经历告诉了我:没有一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都会多多少少的经历大起大落,我们在面对一个困难时,可以试着把他分解成一个个的小困难,这样再大的困难也就不是多么令人生畏的了。
她——我的母亲,她虽然并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她教会了许多人生的道理,她给我的爱是细腻的,无需多言,一个眼神就可以懂,她是我人生路途上的引路人,也是我学习生活上的老师,更是我心中那不灭的明灯。妈妈,谢谢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二、半命题作文
(一)(23-24˙八年级下˙乌兰察布˙期中)
生活中,告别无处不在。南飞的大雁是对北方寒冷的告别,秋天的落叶是对炎热夏季的告别,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每一次的告别,都有一个故事,或激情燃烧,或凄美动人,或惊心动魄……在你所经历的告别中,最令你难忘的是哪一次?
请以“告别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一、审题立意:本题是半命题作文,要求以“告别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告别”指离别,分手,分开。根据写作提示“每一次的告别,都有一个故事,或激情燃烧,或凄美动人,或惊心动魄……”可知,告别的可以是具体的人,例如家人,朋友,同学,老师等;告别的可以是某些坏习惯或事,例如懒惰、说谎话、拖延、迟到等;还可以告别一缕情丝,一段时光,一个地方等。据此横线上可以填“老师、朋友、童年、牵绊、懒惰、坏习惯、家乡、学校、那段时光”等。立意应积极向上,展现“告别”的积极意义或是“告别”的感受。
二、构思选材:本题适合写成记叙文。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件展开记叙,适合以“总——分——总”的结构行文,开篇直接点明与什么告别,接下来叙述具体事件。例如:与父母告别,独自上学,自己学做饭、做家务,实质上是选择了独立,不再总是躲避在父母的羽翼下,学会了承担;与懒惰告别,不再事事等“催”,在老师的教诲下学会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告别乡村,来城里上学,告别了童年的时光,执着向前;告别大自然,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等;最后结尾扣题,表达在“告别”过程中的收获,深化中心。
例文:
告别那段时光
“哗啦啦”,风吹过,一片菖蒲欢舞,骨韧而身柔,风伴着香气,吹开一片水雾迷蒙的记忆。“那不是芦苇,是菖蒲。”你笑着看我,慈爱温和。儿时的我因为母亲繁忙的工作,长期与你生活在乡村里。在你温暖的臂弯里,在轻声的呢喃中,我体会到了温暖。如今那样的时光终究要与我告别了。
在初见暑气的夏夜,临水的院子里,人声、虫鸣混合着菖蒲的香气,在你的蒲扇下悠悠拂来,煞是清新。夏日晚上蚊虫多,你总是麻利地从抽屉里拿出枯黄的菖蒲,划一根火柴,点燃驱蚊。你总是笑着说:“还是点菖蒲好,比什么蚊香都灵!”夏夜的晚上,伴着氤氲在空气中菖蒲的气息,安然入梦。梦中总是会出现那个熟悉的场景,端午的日子,你抱着我与我一同将菖蒲插在门上。我握一端,你握一端,每插进一根,你就开心地笑。一次,梦中的我一直沐浴在蒲扇的清风下,在无数个儿时的夏夜,清凉着我的梦境。
迷蒙里,隐隐约约中,你的一颦一笑,句句叮咛,都印在我的记忆深处。
年复一年,风吹菖蒲,可临水的院子里少了一个我。每每在诗词里读到水、田园,每每笔尖流出夏夜,那一滴滴文字滴进血脉,都会带我重新回到那溢满菖蒲香气的家乡。
月光灿灿,星光淡淡,放暑假的我回家探望你,仍在那个临水的小院中,我们躺在院中的竹席上,仰望着满天的繁星。你还是像以前一样,摇着蒲葵扇,听我说着学校里的趣事。几只调皮的蚊子嗡嗡地飞过,你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起身,然后吃力地一手按着膝盖,一手扶着竹席边的椅子,颤颤巍巍地走向那个熟悉的抽屉,然后眯缝着眼睛,在抽屉中摸索着,几片枯黄的菖蒲出现在掌中,划一根火柴,熟悉的气息就飘渺而来。你又笑着说:“还是点菖蒲好,比什么蚊香都灵!”一切仿佛与记忆重合,还是熟悉的气息,还是那种浓浓的爱。
如今在县城上学的我,再也不能总是依偎在您的怀里,我终究要与那段时光告别了,我终究要去探索更广阔的天空了。
(二)(23-24˙八年级下˙赤峰松山区˙期中)
“古诗苑漫步·诗意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结束后,小语在活动感言中写道:“我们应该热爱生活,感蜘美好与诗意,就像《社戏》中的月夜行船,《灯笼》中的民俗温情,《桃花源记》中的理想建构……在漫步中追寻,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过成一首诗,用心追寻真善美……”
请以“漫步 的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要求】
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1)审题立意。“漫步”本义是没有目的而悠闲地慢慢走。根据“ 我们应该热爱生活,感蜘美好与诗意,就像《社戏》中的月夜行船,《灯笼》中的民俗温情,《桃花源记》中的理想建构……在漫步中追寻,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过成一首诗,用心追寻真善美……”的提示可知,本题有回味、体验的意思。“生活”本义是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本题可理解为我们的现实生活,主要指学校学习生活和家庭社会生活。结合“ 在漫步中追寻,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过成一首诗,用心追寻真善美……”可知,题目意在引导我们热爱生活的热爱,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题目中的空白处应填写美好的具体方面(或领域)。如:阅读、绘画、远行、奋斗、听雨、观景等。立意上,应表达对真善买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议论文。
(2)选材构思。应先根据对题意的理解完成补题,如漫步诗意的生活、漫步浪漫的生活、漫步 青春的生活、漫步理想的生活等,然后根据自己熟悉的体裁选定文题。如写成记叙文,应讲述与补题有关的故事,如在夏日的午后,打开一本自己心爱的书,在阅读里感受着生活的诗意。周末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游山玩山,在自然中感悟着生活的悠闲;独坐阶上,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想着那些陈年的往事,从中感受生活的美好……要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要用心理描写出自己的感受,用议论抒情语句点明立意之所在。如写成议论文,应先明确中心论点,如追寻理想才是青年应有的生活,然后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安排文章结构;选取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例,旁征博引,从道理和事实两个角度充分论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例文:
漫步爱的生活
生活中总要有点爱,日子才会变得有意思。大爱无声,你我身边都有,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爱的眼睛。
那年夏天,外婆不幸患上了肾结石,需要住院手术。妈妈知道后把自己关在了房间,在门外的我丝毫没有听见任何声音,只有一阵阵蝉鸣传来。过了好一会儿,妈妈眼睛红红的出来,直接拉起我的手飞奔医院。
妈妈调整了一下情绪便进了病房,外婆说想出去逛逛,妈妈便牵着外婆的手去了花园。
“妈,你看今天天气多好啊,早就应该出来走走了,看看花草什么的。”妈妈很温柔说道。妈妈依旧拉着外婆的手慢慢走着。“嗯,你看树上。”外婆说道便指了指树上给妈妈看,我也顺眼望去,原来是鸟妈妈在喂养鸟宝宝。她们俩互看笑了一下。“那也许是爱吧!”妈妈用心的说道。
外婆拍了拍妈妈的肩膀,满是皱纹的手紧牵着母亲,有一搭没一搭地说:“都长这么大了,转眼间四十年就过去了,以前你小时候,总让我牵着你走,现在换你牵我了。”我望着外婆沧桑的脸,她的眼里散发出了暖暖的爱意,妈妈听后,叹了叹口气,只感慨时间之快。
随后,妈妈拉着外婆的手依旧走着,慢慢走,慢慢走,那两只手始终没有松开过。在阳光之下,她们的背影散发出了爱意。
这也让我想起,小时候妈妈牵着我的手。如果有人问我那天下午的感受,我不会觉得是不幸与悲伤,而是浓浓的爱交织在一起。爱无处不在,有爱,生活才会充满诗意。
那天下午的阳光,让生活充满了意趣,手牵手,一年又一年。
爱,让生活充满了诗意。
(三)(23-24˙八年级下˙呼市新城区˙期中)
读《社戏》,感觉平桥村真好;读《回延安》,觉得延安真好;读《安塞腰鼓》,觉得安塞腰鼓真好;读《感受人文绍兴》,认识到绍兴真好。
也许你到过某个地方,那里的地域环境、风土人情让你难忘;也许你经历过一些事情,那种体验让你记忆深刻;也许你结识过一些人,他们品德高尚,让你感慨……
请以“______真好!”为题,完成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不少于600字;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1.审题立意。这道作文题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题目为“_____真好!”,要求学生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进行写作。题目中的“真好”是种心灵的体验,一种幸福的感觉,提示学生应从生活中寻找那些让自己感到幸福、满足、愉悦的事物或情感,然后以此为主题进行写作。可以从生活中的各种“真好”的体验入手,如家庭的温暖、友情的陪伴、学习的收获、成长的喜悦等,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达自己对“真好”的理解和感悟。
2.构思选材。在构思选材时,需要围绕自己补充完整的题目,选择合适的素材和结构来进行构思。例如,以“有爱真好”为主题,首先通过排比句引出爱的多种形式,然后分别描述了母爱和友爱的伟大与无私。在描述母爱时,可选择自己儿时生病住院的事例,通过细节描写展现母亲的担忧和关爱;在描述友爱时,可选择自己受伤被同学照顾的事例,同样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友情的温暖和力量。最后,总结全文,强调爱的珍贵和重要性。这种构思选材的方式既能够突出主题,又能够使文章内容丰富、条理清晰。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使得文章既有感人的故事情节,又有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例文:
有你真好!
在漫漫人生路上,你像花蜜,我是蜜蜂;你像风儿,我是雨儿;你像路灯,我是路人;总而言之,有你真好。
有你的教导,真好。
考试考差了,伤心欲绝的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周围的景物也都黯然失色。回到家中,关上房门,坐在窗前,望着窗外。下雨了!出去走走吧!细雨绵绵击打着我的脸颊,仿佛在训斥我学习的失败。这时,你从我身后走来,我知道,从你关上房门跟上我的时候。你走上来,把搭打在我肩上,一番意味深长的话让我重拾信心,不再悲伤。天空,也放晴了。
有你的鼓励,真好。
我走在回家的路上,重复家——学校两点一线的距离,头昏昏的,心想去呢?不去呢?
回到家中,对参加市区书法比赛还犹豫不决的我,找到了你,对你述说我的想法,我的迷惑。你说:去吧,重在参与,等长大后,你又多了值得回味的事,多么美好啊!语重心长的话语,令我晃然大悟,去,一定去!
有你的批评,真好。
在小升初那一年。我交了几个不务正业,休学在家的朋友。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这话说得不错。我开始整天玩闹,泡网吧。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我呢,不在乎,破罐子破摔,由它去吧!这时,你找到了我,在网吧里。你把我带回家。严厉的对我说:你还想不想读书,你现在这样堕落,让我很伤心,你爸爸对你抱有的厚望,全抛脑后了吗?勤奋刻苦的人的人生怎么样?你知道。玩乐中日的人的人生怎么样?你知道。学习吧!学习是自己的事,是成才的关键。一句句语重心长的话抨击我的心灵,拨动我的心弦。那天后,我的心被浸润了,也干净了,似乎有所觉悟,又开始新的跳动。
在遍布沼泽,充满荆棘的人生路上,不能没有你,因为,有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