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档案系列—侦破保密局“901”绝密级行动计划(1)

2025-04-15 19:18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73人

本文转自公安部《啄木鸟》杂志,公安部《啄木鸟》杂志的“尘封档案”系列,讲述了建国初期的一些大案、要案,故事情节曲折精彩,同时,也给世人以警示。

一、阴谋出笼

1951年9月13日下午,台北。

市郊南侧隐藏于重重绿荫中的一幢带着浓厚神秘色彩的日本式花园洋房内,“国防部保密局”局长毛人凤正在批阅一份绝密文件。

一年前,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政府派出了由彭德怀为统帅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援助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者。正为不知如何对付大陆正义之师准备解放台湾而焦灼不已的蒋介石闻讯大喜,他凭着自己多年来历练的丰富政治经验敏感地察觉到,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共方面的出兵,对于中共军队武装解决台湾问题显然起到了一种滞缓作用。而在当时,尽管美国政府已经派遣海军第七舰队来到了台湾海峡,但蒋介石不能保证之后美国肯定会把这一政策长期持续下去。

因此,他认为,台湾方面有必要向美国表示出一种超常的友好,同时,也必须申明自己一方对当前世界形势的态度和立场。于是,蒋介石就向美国方面提出:为支持美国对于“韩战”的政策和联合国的相关决议,台湾愿意派遣精锐军队前往朝鲜参与作战。不料,美国出于对朝作战全盘形势和整个世界潮流态势的发展考虑,拒绝了蒋介石的要求。

蒋介石理解美国方面的用心,很快就调整了策略,放弃了出兵朝鲜的企图,改为对大陆派遣特务实施收集情报、蓄意破坏等活动。这一策略的具体主持者,是主管台湾情报政治工作的蒋经国。蒋大公子所倚重的,自然是由毛人凤主持的“国防部保密局”。而从1951年初开始,蒋经国就开始频频与毛人凤见面,密议对大陆进行特务破坏活动。毛人凤对蒋氏父子绝对忠诚,也很善于领会蒋氏父子的心思,凭着自己过人的精力全力落实蒋介石的意图。

这天,毛人凤正在审阅一份由“保密局”特工专家策划的一个代号为“901”的绝密级行动计划。从理论上来说,这个方案如果实施成功,能够起到不亚于一个兵团的作战力量。当时,在“保密局”,凡是由毛人凤亲自拍板的行动计划,都被下属认为有绝对把握。这种计划一旦批准,通常就会上报给蒋经国,最后呈现在蒋介石的案头。

二十天后,“保密局”特务许骧璋受命主持执行“901”计划,从台北飞赴香港。稍事停顿后,许骧璋在一个雨夜偷偷上了日本一条名唤“九富丸”的渔轮,三天后抵达当时还被国民党军队控制着的一江山岛。1951年10月下旬的一个傍晚,化装成渔民的许骧璋搭乘一条浙江渔船抵达上海定海桥。至此,许骧璋完成了他从台湾潜赴大陆目的地的行程,摇身一变,以西药掮客的身份混进了大上海的茫茫人群中。

许骧璋,江苏无锡人氏,出身于一个商人家庭,抗日战争爆发那年他正在上海读大学二年级。跟当时中国许许多多热血青年一样,游行集会、募捐献血,只觉得满腔的爱国热情无处迸发。这时,刚从“复兴社特务处”改为“军统局”的特工专家为这些热血青年设计了一条“救国之路”,从他们中百里挑一遴选出适合从事特工工作的优秀分子,招收进“军统局”,送到了首期特工训练班接受特工训练。戴笠对这件事特别重视,三分之二的学员都是他亲自面试之后拍板的。许骧璋就是戴笠亲自选中的一位学员。

许骧璋从“军统”特训班毕业后,就被派往上海从事地下工作,在特训班他学的是情报,但到了上海他有时还客串着搞搞暗杀、设置定时炸弹等属于行动特工的活儿,对付的是日本宪兵队、特高课和汪伪“76号”特工总部,所以立了几次功。当然,也被日本人和汉奸列入了需要重点对付的特别危险分子的秘密名单。许骧璋算得上是一员福将,他在上海潜伏多年,竟然从来没有暴露过。

抗战结束后,许骧璋本来估计是可以到“军统局”总部当个什么官员的,因为戴笠接见他时曾经表示过这层意思。但他的官运有问题,戴笠这话说了不到一个月就死了,这样,许骧璋就被郑介民、毛人凤晾在一旁。后来,他们总算想起这位当年的地下工作有功之臣来了,给了他一个中校军衔,仍打发他去了上海,专搞经济情报。

用许骧璋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来说,叫做“金子总是要发光的”,他在上海竟然又干出了一番名堂,弄到了几份很有价值的国际经济情报。据说其中有一条被蒋介石提供给美国,换得了一个师的美援装备,当然这些装备后来都被林彪、罗荣桓的第四野战军缴获过去了。但是,许骧璋的名字因此而被蒋介石记了下来。这次,毛人凤准备实施“901”计划,蒋介石亲自点名说让“那个姓许的无锡人”去上海走一趟。

现在,许骧璋终于重新踏上了上海这块熟悉的土地。根据事先安排,他先去找住在黄浦区浙江中路上的一个名叫孔爱芳的28岁的女子。

孔爱芳是上海本地人,出身于一个西医家庭,其父早殁,所以家境不佳。孔爱芳在18岁时离家出走,被汪伪“76号”特工总部的一个姓姚的汉奸头目作为外妾养着,身边有佣人、保镖、车夫,日子过得很是滋润。姚先生在“76号”分管上海郊区诸县的情报工作,这自然就被纳入了“军统”派遣上海的地下工作者的视线。于是,孔爱芳就被内定为“工作对象”,“军统”上海特区头头命许骧璋采取“一对一”的手段把孔爱芳拿下后控制在手里。

许骧璋先收买了孔爱芳的佣人,通过佣人又软硬兼施地控制了车夫和保镖。这三位并不知道许骧璋的“军统”特工身份,只道是一个花花公子,看上了颇有几分姿色的孔爱芳,也就乐呵呵地接受了贿赂。哪知,许骧璋干的活儿是从孔爱芳那里获取“76号”的情报。

所以,当后来事情终于败露,日本宪兵队的警车呼啸而至时,这三位甚至还以为人家东洋先生找错了地方。孔爱芳却因为不在家而逃过了一劫,她的姚先生因此吃了些苦头,后来还是汪精卫发了话才留了一条性命,逃往香港去做生意了。

孔爱芳脱险后,走投无路,找许骧璋求助。但许骧璋没有上峰发话是不能收留她的,于是就给了一笔钱让她自找生路。女人若是记起仇来那是很要命的事儿,孔爱芳从此就一直记着这件事。尽管她感恩于许骧璋当时给过她一笔钱钞,但不能原谅许骧璋是此事肇因。所以,后来她嫁给沪上一个有点名气的资本家做了小老婆后,可以对许骧璋客客气气,仗义疏财,但坚决拒绝许骧璋有时想逢场作戏的念头。这样,许骧璋和孔爱芳之间就属于那种保持着距离但又可以互相说说私话的关系。

这次,许骧璋就是基于这种情况设计了一个方案,让孔爱芳稀里糊涂地协助“保密局”执行“901”计划。

根据潜伏在上海的特务调查,孔爱芳在解放后的生活每况愈下。上海解放前夕,她那资本家老公瞒着她变卖了产业,携着大老婆和子女悄然逃往海外,没有给孔爱芳留下一文钱,只有她住的一套小洋房因为当初是她的产权而算是她的财产了。孔爱芳灵机一动把小洋房出租,用一部分租金在浙江中路租了一个住处,剩下的就作为生活费打发了。孔爱芳是一个不甘寂寞的女人,很喜欢跳舞,差不多天天去“百乐门”,不久就搭识了一个比她小两岁的名叫甘祖强的小白脸。两人这时已经同居了半年。

  许骧璋的登门使孔爱芳深感意外,这倒不是他的特务身份。许骧璋从来没有对孔爱芳暴露过自己的特务身份,多年前的那桩“76号”案子,事后对孔爱芳的解释也是“受朋友之托”,他对外的身份是生意场上的掮客或者洋行的买办。问题是,自1949年春天江南地区行将解放始,许骧璋就跟孔爱芳中断了联系,孔爱芳一直以为他已经失踪了。

现在冷不防突然冒了出来,许骧璋对她的解释是,自己去广州那边发展了,现在混得还可以,这次来沪考察商机,打算住一段时间,因为惦记着她,好不容易打听到了她,马上过来探望。说着,许骧璋就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礼品:高级化妆品、时尚服装、皮鞋,还有几筒香烟,都是舶来品。香烟是送给甘祖强的,因为这个小白脸也是“保密局”的“901”计划中的一枚棋子。

当时,上海滩能够享用舶来品的人已经不多,因为中国大陆已经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共同经济封锁,中断了贸易。所以,海外商品成了罕见之物,谁拥有那就不但具有一种享用之优,还代表着一份心理上的虚荣。因此,许骧璋的这些礼品极受孔爱芳、甘祖强这对同居者的欢迎,也就很容易地赢得了两人的信任。

二、恶毒计划

随后,许骧璋就跟甘祖强套起了近乎,对孔爱芳倒反而冷淡了。

甘祖强的出身并不高贵,他的老爸是给一位英国在沪经商的老板当听差的。正是由于这一点,甘祖强从小就从老爸那里学得了一口流利的英语,渐渐还知道了外国贵族的一些做派。这样,当他成年后,要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具有高贵门第背景、自小就在国外生活的华侨子弟,就不是一桩很犯难的事情了。他那副白脸小生的面容和经常从事“勃克新”(英语Boxing:拳击)活动而形成的体魄,要想吃软饭那就是上天特赐给他的福分了,对付孔爱芳那样的女人,自然就是小菜一碟了。

但是,他跟孔爱芳的交往却是看走了眼,他以为对方很有钱,寻思靠在孔爱芳身上挥霍一番不成问题,哪知同居了方才知道孔爱芳只有一套小洋房,暗叹自己眼力不济之余又动起了另一番脑筋。这个脑筋后来在他落网后交代出来,是想把孔爱芳的那套洋房骗卖后卷款玩消失。

不过,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计划,火候到了方才能把洋房的产权凭证骗到手,所以,甘祖强眼下就得捺着性子讨好孔爱芳。他是吃软饭的老手了,讨好女人倒是很从容,但就是缺乏实力,没有装扮如他对孔爱芳所说的自己是华侨子弟的经济基础。为此,他已经悄然背了若干债务。甘祖强以前吃软饭时曾经跟在人家后面接触过生意方面的事儿,他自己空闲时偶尔也做做掮客。所以,他盘算着最好先弄点掮客生意来做做,以解决眼前的经济拮据问题。

许骧璋的出现、许骧璋对甘祖强说的一番话,使甘祖强很感兴趣。许骧璋跟甘祖强喝了几次酒后,基本上已经摸清了对方的路数,这跟潜伏在上海的特务奉命调查到的情况差不多。于是对甘祖强说我在上海有一个好友,听说在经营西药方面很有路子,如果老弟有兴趣的话,我倒是可以介绍你们两人认识一下的,看是否有合作的可能。甘祖强一听,寻思这真是正想瞌睡有人送枕头来了,于是马上连声说好,谢声不迭。

这样,“保密局”潜伏在上海的特务仇学武就出场了。仇学武年岁比许骧璋大几岁,但参加“军统”却是抗战结束后的事儿了。他原是“国军”的中尉政工人员,抗战结束后裁减部队政工人员,戴笠正好择优录取从中挑选了一批,进行特务技能训练。当时,给仇学武当教官的那批人已经属于许骧璋当年在“军统”特训班当学员时的学弟了,所以,若按武林规矩来论的话,许骧璋应该是仇学武的师叔了。

这次,根据台湾方面的指令,让仇学武担任许骧璋在沪执行“901”计划的助手,这对仇学武而言自然不得不生发出一丝受宠若惊之感,寻思一定得好好表现一番,努力完成使命,给自己创造一条升官发财之道。

说到这里,我们应当让“901”计划的内容曝光了。要说这个计划内容,先要从“二战”时最为风靡的一种西药盘尼西林说起。盘尼西林是英文的音译,中文的准确表述是“青霉素”。

青霉素的发现开创了人类征服病菌的一条崭新的道路,之后科学家又据此生产了其他抗生素,一直到今天还在不断研制着这个霉素那个霉素。

1945年,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因“发现青霉素及其临床效用”而共同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在英美政府的鼓励下,药品制造商进入了这个领域,很快就解决了批量生产青霉素的方法。这种珍贵的新药一出现,马上就被公众认为是“神奇救命药”。由于产量低且成本高,最初两三年间青霉素只是留给战争伤员使用。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青霉素的价格大幅度下降,接着,英国、美国政府相继宣布解除青霉素出口的禁令,青霉素才以缓慢的速度和极少的数量流入英美以外的国家的黑市。对于全世界的需求量而言,这些流出的青霉素的数量显然是微乎其微的,因此,价格仍然高不可攀,令人咋舌。1946年上海西药黑市场上黄牛推出的盘尼西林的等重价格甚至一度超过了黄金。

随着中国大陆诸多城市相继获得解放,从事黑市走私盘尼西林的主儿们都闻风而遁。走私盘尼西林的主要渠道——香港、澳门那边的口子也已被封闭,因此,盘尼西林在黑市场上基本消失了。人民政府卫生管理机构则由于西方国家的禁运而无法从海外采购到盘尼西林,所以,医院、医药商店也是无此药可卖。当时的苏联已经能够自己生产盘尼西林,根据中国政府和苏联政府的协议,苏联能向中国出口一些盘尼西林。

但是,这些进口的盘尼西林相对中国的需求量而言,简直是微乎其微。尤其是当时中国大陆还在进行追击国民党残余军队和剿匪战争,军队对于盘尼西林的需求量很大。因此,盘尼西林是当时中国最为缺乏的西药。

鉴于这种情况,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对苏联进行访问时,与斯大林谈到了请苏联政府援建制造包括盘尼西林在内的一些西药的药厂。苏联政府将该项目列入了对新中国首批援建的项目。三年后,中国终于能够自己生产盘尼西林了,上市时的药名改为正规的名称——青霉素。

1951年,当时的情况是中国尚未能够自己生产盘尼西林,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大批官兵负伤。不难想象,盘尼西林对于当时的志愿军是多么缺乏。

台湾“保密局”的特工专家就是基于这种形势背景,策划了“901”计划:将一种由美国间谍机构研制的无色无味且通常药检手段无法检测出的毒药混入盘尼西林针剂药粉内,将这些盘尼西林作为走私货偷偷运往上海,物色一个蒙在鼓里的局外人作为货主接收货物;安排另一名局外人对此事进行举报,从而使中共方面安排力量截获这批走私药品;中共方面获得这批中国大陆特别急需的药品后,肯定会检验,但凭大陆药检部门目前的检测水平是不可能发现这些盘尼西林针剂中混入了毒药的,所以会作出这是正常的盘尼西林针剂的检测结论。

这样,这批药品就不会被销毁,根据大陆目前对于盘尼西林的缺货状况,自然也不可能送往医院或者西药房作为商品出售,而会将其放到最需要的地方——那就是提供给正在朝鲜作战的志愿军了。那些负伤的志愿军官兵在使用这种特殊的盘尼西林之后,初时跟使用正宗产品没有什么两样,伤口也能痊愈,身体也没有什么反应。

但是,过了大约半年之后,美国专家研制的慢性毒药就开始发挥作用了,它能够使人的内脏在没有知觉的情况下渐渐地腐烂,然后有一天就突然死亡了。更为可怕的是,即使死亡之后对尸体进行解剖,也无法查出这是毒药在起作用。

许骧璋物色的接收这批特殊走私货的“蒙在鼓里”的主儿,就是“花花公子”甘祖强,让助手仇学武去做具体工作,而他本人要做的是把孔爱芳“培养”成一个举报者,让她去举报甘祖强。鉴于孔爱芳与甘祖强的同居关系,要做通她的思想工作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必须得由许骧璋这个老牌情报特工亲自策划了。

之后几天,仇学武和甘祖强打得火热,已经具体谈到了关于走私这批盘尼西林的问题。甘祖强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就表示非常愿意跟仇学武合作,不过,资金却是一个问题。据仇学武说,这批盘尼西林的数量大约在3000盒,需要一笔巨款才能买到手。而走私货物的规矩甘祖强也是知道的,向来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因此,甘祖强就对仇学武说了这个问题,表示自己拿不出哪怕是百分之一的资金。

仇学武怎么说?他当然不能大包大揽地说你拿不出不要紧,由我来拿就是。如果这样说了,那就容易露馅,因为能够拿出这笔巨款的人,是不可能看中甘祖强这样的角色并将其选为合作对象的。仇学武的说法是由许骧璋事先传授过的。他说,老弟你拿不出百分之一,不瞒你说,老兄我连百分之零点五也拿不出。不过没有关系,这笔资金是由别人出的,我不过是他的代理人罢了,我一个人可能忙不过来,再说也没有经验,从来没有做过这种活儿,听说老弟你以前曾经走私过五金产品,所以想请你跟我合作一把,反正有好处大家平分就是了。什么叫哥们儿?这就叫哥们儿,还是铁的!

谈话进行到这一步,就该暂且打住告一段落了,一下子谈得太深了,容易吓着人家,甘祖强不过才26岁一个青年哩。又过了两天,仇学武再次跟甘祖强见面,这回就谈深了:老弟啊,我跟人家投资方说了,投资方的意思是这种事儿在旧社会就属于犯法,现在新社会那就更加不用说了,咱跟甘祖强初次结识,凭什么这样相信人家?

甘祖强一听就急了,这不是不带我了吗?于是就急赤白脸地打断仇学武的话要求一定带上他一起做,并说他眼下是如何如何需要获得发财的机会,说到动情处,甚至落了眼泪。这,完全在许骧璋的预料之中,这就是专业特工的水平了。仇学武见时机成熟就说:老弟啊,我没想到你对这件事抱有如此浓厚的兴趣,这份积极性真是令人感动。这样吧,我给你向人家投资方再说说看,尽量替你争取到这个机会吧。

当天晚上,仇学武到甘祖强下榻的浙江中路孔爱芳住所来了,“正好”许骧璋也来看孔爱芳。甘祖强自然要避着那二位,于是就把仇学武扯到房间里去说话了。仇学武对甘祖强说,人家投资方的意思是:既然如此,那就让你老弟交纳一笔保证金表示诚意吧。你可以放心,这笔保证金不是投资,不会拿去作为本钱的,不管这次买卖做得成与不成,事后都会一文不少还给你的。甘祖强一听就来了劲儿,问保证金需要交多少。仇学武说不能少于1000万元吧(注:旧币,相当于新版人民币1000元)。

当时物价低廉,1000万元不是一个小数额,甘祖强听了顿时脸有难色。仇学武说你如果觉得为难,那也有一个办法,可以用同等价值的东西作抵押的。甘祖强先是一喜,然后就苦着脸只是摇头,暗忖我的所谓华侨身份那是编造的,我家里最值钱的东西大概就是老爸那台十七灯旧收音机,拿到电器行去恐怕也卖不了1000万元保证金的百分之一哩,我有什么东西抵押?

仇学武对于甘祖强的神色不读也懂,因为事先“保密局”早已调查得清清楚楚,如果眼前这小子真拿得出1000万元保证金的话,大概特工专家也不会将其作为工作对象了呢。他没有对甘祖强说拿什么东西抵押,只是微笑着,用那种像是很和蔼、客气的眼光看着对方。甘祖强当然不笨,他既然一心要往这个套套里钻,那自会想出主意来的。片刻,他就打定主意,对仇学武说我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现在跟我同居的阿姐的一套洋房的房契悄悄借用一下。

用犯罪心理学来分析,甘祖强的这个选择属于偶然中的必然。之前他就有过把孔爱芳的那套小洋房偷偷卖掉后卷款玩消失的念头。只是要做成此事,得请孔爱芳本人亲自出场。当时上海滩的房屋产权凭证还延续解放前的旧凭证,如果房子是自己出资建造的,那就凭出资人与营造商的合约在房子造好后向工部局申领房契;如果房子是通过买卖所得,那就由房屋转让人约请两名中间人作证当场立下房屋出让契约。

解放后,市民如果要买卖房屋,还是按照旧规矩办。这对于甘祖强想把孔爱芳的洋房骗卖是一个难题,你即使拿到了孔爱芳当初买进房子时的房契也没用,因为必须让孔爱芳亲自到场签名画押才行,这需要他耗费时间对孔爱芳下水磨工夫,火候不到别撒网,否则准会把鸟儿惊飞了。而眼下的抵押就不同了,甘祖强只要把孔爱芳的房契偷偷拿到手,交给仇学武,就算完成抵押了,完事后再拿回来悄然放回原处就是。

甘祖强得意扬扬地对仇学武说了说,仇学武说这事我不表态,你自个儿看着办吧。甘祖强说那就这样定了,你等我的消息就是!

这番密议,自然落到了由许骧璋在外屋暗示下对甘祖强和仇学武的鬼鬼祟祟之举产生了好奇加怀疑之心从而进行偷听的孔爱芳的耳朵里,真个是又惊又恼,自然要作出一番反应。

可是,孔爱芳作出的反应却让许骧璋大失所望!

尘封档案系列—侦破保密局“901”绝密级行动计划(1)

尘封档案系列—侦破保密局“901”绝密级行动计划(2)

尘封档案系列—侦破保密局“901”绝密级行动计划(3)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