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概览
考点01 材料作文 考点02话题作 文 03命题作文
材料作文
【2025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乐”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释义主要有:①快乐,如乐不可支;②乐于,如乐此不疲;③笑,如把大家逗乐了。
材料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材料三:宋濂衣食穿戴不如别人,却“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而怡然自得。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中“乐”的理解和感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可以发表看法,也可以抒发感想。
要求:①内容健康积极;②表达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不限文体;④不要套写、抄袭;⑤不少于600字;⑥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例文:
乐在其中
乐是我们的乐,苦是别人的苦。一个人对于苦乐的看法并不是一定的,也不是永久的。在我看来关键是觉悟,人生的快乐痛苦都是觉悟,我们只需乐在其中。
欧阳修就是一个有觉悟的人,他也懂得乐在其中。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等人辩解,被贬滁州两年,刚开始的他还有些内心抑郁,可后来的他发扬“宽简而不扰”的政策使百姓和乐,他自己也乐在其中了,正如他的《醉翁亭记》写道“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全文丝毫不见一点忧愁,欢乐之情贯穿全文。虽说“醉翁之意不在酒”但自己也是乐在其中。因为一个真正有思想有觉悟的人是忧乐分明的,既懂得乐在其中的乐道,又知晓民间的疾苦。
人生的忧欢都只是过客而已。苏轼是一个极懂乐道的人,他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到了极致。最高官至礼部尚书,可他并不因此而极度兴奋,后来因为乌台诗案沦为阶下囚时,他也安贫乐道。在他看来,成败、权力、财富、忧欢,都是生命中的匆匆过客。因为就像杨慎在《临江仙》中道:“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们的人生也是这样:“人生成久必败,败久必成。”是非成败转头即是空,我们的心情不必为成败所起伏,我们需要的只有乐在其中。
要说寻找快乐源泉的鼻祖,庄子真是不得不提的人物,在他与惠子辩论中就可以看出,《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就可以看出,即使他已是暮年,也依然像个小孩子一样,为取得辩论胜利而诡辩。不仅自己为取胜而乐,还一同讨论“知鱼之乐”,自己更是乐在其中。
其实,乐本是无谓有,无谓无的。学会发现的人多了,那也就自在其中了。乐与苦本就是人定的,那何不让自己快乐一点,活得更有趣、更幸福,乐也在不经意间出现了。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一、审题。材料一是词典中对“乐”的解释。材料二句意是: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材料三意思是: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材料提出了学习的三层境界:知、好、乐。意在强调做任何事(包括学习)都要感受到快乐,要有享受的意识。材料中的三个关键词分别是“知”“好”“乐”,强调的是学习的“乐”,可从“知”“好”“乐”三者入手,阐述为什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可单从“乐”切入,写自己“乐”学的经历,写“乐”学的好处;也可写如何才能感受到学习之“乐”;也可写对待学习保持快乐心态的重要性。
二、选材。你对“乐”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哪些关于“乐”的经历和感悟?对于快乐,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有人因为读书而快乐,有人因为交友而快乐,有人因为学习而快乐,有人因为运动而快乐。可写的内容很多,“人、事、物、情”皆可入文。创作本文,应以“快乐”为表现的主旨。写出真情实感,以情动人。
以下三个构思示例供同学们参考:
①论学习的三层境界。学习有“知”“好”“乐”三层境界,古人强调“乐”是为学的最高境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与爱好学习的人和以学习为乐的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取得的效果必定是不一样的,但三者却不是相互独立的,我们只有在知道学习方法、爱好学习的前提下才能体会到学习之“乐”,才能成为真正的“乐之者”。
②书法“乐”途。我学习书法已经两年多了,在这两年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我的字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我还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学习书法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坚持勤学苦练,持之以恒才能练好书法。在去年暑假参加的书法等级考试中我取得了四级的好成绩,想想这两年来所受的苦和现在的收获,我心中有说不出的感慨。可以说书法让我感到惊奇和快乐,我愿意尽我最大的努力去掌握书法中的精华。
③找到学习之“乐”。语文科目中的作文是我最头疼的,但直到我遇到了一位新来的老师,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她读过很多文学作品,在课堂上引经据典,引导我们在作文中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记下自己认为美好的事物,在作文中吐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自此,我才感受到了文字的美妙及其对心灵的抚慰作用。写作文成了我的乐趣,我乐于在作文中表达自己,写的作文也受到了老师的好评。
【2025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给了我多少积雪
我就能遇见多少个春天
——外卖诗人
这是江苏昆山的外卖员王计兵,在他的最新自选诗集《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里写下的诗句。手中是外卖,心中有诗歌,这个来自平凡生活的行吟诗人带着真诚和尊严,赤诚而笨拙地书写着普通人的生活,用汗水和泥土写下质朴的诗句。
请根据你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和感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可以发表看法,也可以抒发感想。
要求:①内容健康积极:②表达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套写,不得抄袭;⑤不少于600字;⑥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答案】例文:
雪尽春回
去年的钢琴比赛,我遭遇了滑铁卢,成绩惨不忍睹。那一刻,世界仿佛瞬间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寒意刺骨,我陷入了自我怀疑的黑暗深渊,甚至想要放弃钢琴。
消沉了许久,一次偶然,我在书中看到外卖诗人的那句“生活给了我多少积雪 / 我就能遇见多少个春天”。这句话如同一束光,直直地穿透阴霾,在我心底种下一颗名为希望的种子。我决定重新出发,为下一次比赛拼搏。
每日放学后,我便一头扎进琴房。起初,之前比赛失利的阴影如影随形,每一次弹奏,手指都似有千斤重,弹出的音符杂乱无章,往昔流畅的旋律仿佛再也无法找回。可我没有退缩,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指法,一个小节接着一个小节地攻克难题。夏日的琴房酷热难耐,汗水不停地从额头渗出,顺着脸颊滑落,滴在琴键上,我顾不上擦拭,只是全神贯注地盯着琴谱;冬日里,手指冻得僵硬,我哈着热气,活动一下手指,又继续弹奏,冰冷的琴键让指尖生疼,却无法冷却我心中的热情。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我的演奏逐渐找回了状态,流畅度和表现力都有了明显提升。可就在我满怀期待迎接比赛时,意外再次降临 —— 比赛时间提前,曲目难度加大。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无疑是又一场暴雪,将我重重包围。我几近崩溃,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满心委屈与不甘。但想起心中的那句诗,我咬咬牙,决定背水一战。
那些日子,我争分夺秒,白天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脑海中反复默练指法和旋律;夜晚,伴着窗外的月光,在琴键上一遍又一遍地雕琢细节。比赛那天,我深吸一口气,走上舞台,指尖触碰琴键的瞬间,所有的努力与坚持都化作灵动的音符流淌而出。演奏结束,台下掌声雷动,那一刻,我知道,我成功了!
生活的“积雪”虽冰冷沉重,但只要心怀希望,不懈努力,终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这一场从雪到春的 journey,我将永远铭记,未来,无论遭遇多少风雪,我都将勇敢前行 。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一、审题
“生活给了我多少积雪 / 我就能遇见多少个春天”,这两句诗运用了象征手法。“积雪”象征着生活中所遭遇的重重困难、挫折与困境,如生活的压力、经济的拮据、工作的不顺等。而“春天”则代表着希望、美好、转机与收获。诗句传达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即无论生活给予我们多少艰难困苦,只要我们保持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心态,就一定能迎来充满希望的时刻,困难与希望是成正比的,经历的困境越多,收获希望的可能性就越大。材料进一步介绍了诗句的创作者外卖员王计兵,他虽身处平凡岗位,从事着辛苦的外卖工作(这是他生活中的“积雪”),但心中怀揣着诗歌,用诗歌书写普通人的生活(这便是他所遇见的“春天”)。这不仅强化了诗句所表达的在困境中追求美好的主题,还强调了即使是平凡之人,也能在生活的磨难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希望与价值。
二、立意
1.从乐观面对困境角度立意。“以乐观之姿,迎生活之春”。强调在生活的重重困难面前,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至关重要。生活中的挫折如“积雪”般冰冷且沉重,但只要我们拥有乐观的精神,就如同在寒冬中坚信春天必将到来,能从困境中看到希望的曙光,最终战胜困难,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2.从困境与希望的关系角度立意。立意为“困境如积雪,希望似春生”。阐述生活中的困境与希望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困境如同堆积的积雪,看似冰冷、压抑,但正是在这艰难的环境中,孕育着希望的种子,只要我们不放弃,积极努力,困境终将被克服,希望就会如春天般如期而至。
3.从平凡人在困境中追求美好角度立意。立意为“平凡之躯,困境中逐光”。突出像外卖员王计兵这样的平凡人,虽然生活充满艰辛,处于社会底层,面临诸多困难(生活的“积雪”),但他们依然怀揣着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在平凡的生活中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用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春天”,展现出平凡人在困境中的坚韧与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