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 不要指望任何人,努力提升自己才是王道,没有光的时候,连影子都会离开你。唯有变得强大,才能坚如磐石
对以上文章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自拟标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做自己的光:论逆境中的自我觉醒》
《人民日报》曾言:“不要指望任何人,努力提升自己才是王道,没有光的时候,连影子都会离开你。”这句话直指人性深处对依赖与独立的永恒矛盾。在人生长河中,外界的援助或许如流星划过,但唯有自我锻造的光芒,才能照亮前路。从古至今,无数个体的崛起与文明的进步,无不印证了这一真理。
中国历史上,苏轼的“黄州突围”堪称典范。元丰三年,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昔日的挚友纷纷避之不及。然而,正是在这至暗时刻,苏轼完成了从“士大夫”到“东坡居士”的蜕变。他垦荒东坡、研究烹饪、写下《赤壁赋》,将失意化作诗意。没有朝廷的眷顾,没有同僚的援手,他却以文化自救的方式,在精神荒漠中开辟出绿洲。这种自我提升的力量,使他在千年后仍被铭记——真正的强者,从不等待救赎,而是成为自己的救世主。
张桂梅的故事为当代写下生动注脚。在云南华坪的深山里,当她目睹女孩因贫困辍学、被迫早婚时,没有等待政策扶持或慈善捐助,而是用五年时间徒步家访、募集资金,最终建成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12万公里山路、1804名学生的命运改写,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人的执念:“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当外界的光熄灭时,她将自己燃成火把,照亮了整片山野。这启示我们:真正的强大,是即便身处沟壑,仍能仰望星空并成为他人的星辰。
华为面对芯片断供的突围更具时代意义。2019年美国制裁令下达时,海思半导体一夜之间从“备胎”转正。但任正非说:“我们不恨美国,只想比他们做得更好。”此后五年,华为投入2200亿元研发经费,联合国内高校培养基础学科人才,终于在2025年初发布完全自主的“鸿蒙-麒麟”生态系统。这场科技领域的“独立战争”证明:当外部支持化为泡影时,内在的创造力反而喷薄而出。正如大航海时代的欧洲,当奥斯曼切断陆上商路,倒逼出地理大发现--文明的飞跃,常始于被迫的自强。
敦煌研究院的樊锦诗用半生诠释了这种共生关系。1963年,24岁的她面对莫高窟的风沙侵蚀与经费短缺,没有等待国家拨款,而是自学地质学、化学,创造性地用“数字敦煌”技术让千年壁画永生。她说:“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这才是守护的意义。”如今,全球游客可通过VR技术欣赏洞窟细节,文物保护与文旅开发实现双赢。这揭示了一个深刻逻辑:个体的自我提升从不是独善其身,而是为时代难题提供新的解法。
尼采曾说:“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从苏轼到张桂梅,从华为到敦煌,无数事实昭示:依赖外界的温暖终会冻毙于风雪,唯有内心燃起的火种能融化坚冰。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人民日报》的箴言愈发振聋发聩——当我们停止寻找救世主,转而成为自己的光时,个体的觉醒终将汇成文明的长明灯。这或许就是人类最伟大的生存智慧:在孤立无援处扎根,于至暗时刻里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