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要求】
拓展探究类试题是一种开放性试题,是近些年来最受关注的试题,也是最有分量和最精彩的试题。这类题型的命题点多在阅读材料没有直接给出现成的结论、情景、语句等处,需要考生根据文章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它重在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联系现实生活的能力,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主要题型】
常见题型有:启示感悟型,议论评价型,建议献策型,补充论据、对联型,情景再现型等。
【命题趋势】
内容理解题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备考策略】
1、启示感悟型
这类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选文的感受、启发、体会等。回答时,考生应紧扣选文的中心和材料来作答,力求切实,不要泛泛而谈,言之成理即可。
(1)答此类题时要挖掘原文所蕴含的意义,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启示。
(2)答此类题时要注意答题层次。启示感悟型题目,设问方式往往为“你是如何看待的?”请简要阐述“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请简要阐述理由”“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简要阐述”。因此,解答时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如“我是这样看待的”“我赞同或不赞同”“我得到了这样的启示”,然后按顺序写出自己的几点感受或理由。
2、议论评价型
一般就一篇文章中的两个不同人物进行比较,要求考生比较两者异同,回答问题。这类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探索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在中考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
(1)答此类题时应该首先读懂文章,弄清文章中的人物究竟是怎样的人,作者对他的基本态度是什么,是肯定还是否定,是赞赏还是批评等问题。
(2)答这类题目时,考生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对自己的观点进行简要的阐述,要言之成理。
3、建议献策型
针对文章的某种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答此类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限制要求。例如:“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请你从文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本题要求提出对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这里的“学习”二字就是对建议的限制。文中的邹忌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对学生而言,可以提出要敢于指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缺点或错误的建议。从齐王善于纳谏方面考虑,可以提出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和建议。
4、补充论据、对联型
即根据文章观点,补充恰当的事例(论据),或是给出上联,结合文章内容补充下联。
(1)答补充论据类题目时,要了解论点是什么,再围绕论点寻找典型论据。解答这一题型,需要考生平时多注意积累,注重课外拓展。
(2)解答补充对联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补充的对联要对仗工整和语境契合。如果题目要求“结合作者心境”就须对文段进行整体把握,得出作者心境,再结合对联知识恰当填写。
5、情景再现型
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选文中某一语句所表现的情景,也叫合理式想象描写般包括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又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